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坦尼沙罗法师

辨识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16 00:15:45    点击次数:
辨识
 
[作者]坦尼沙罗尊者
[中译]良稹
Perception
byVen.ThanissaroBhikkhu
 
 
       刚才念诵的一句——“那些不辨察苦的人”[Yedukkhaṃnappajānanti]——听起来有点奇怪,不是吗?你以为人人都会辨察苦,不过这里用到的动词很重要。人人体验苦,但并非人人都辨察到它。“辨察”,意思是如实懂得,如实看见,直到能够放开它,终结它。
       那就需要极其仔细的观察它。我们在生命中经历那么多苦,对它的仔细观察,偏偏作得那么少。我们的问题就在这里。我们对苦有许许多多的观念,但你有没有停下来自问:“那些观念是从那里得来的?”它们当中,有些可以追溯到你未谙语言之前。
       你初生的第一件事,就是哭——除非震惊得哭不出来,他们还得拍打你的臀股逼你哭。甚至在子宫里,人也体验苦。圣典中有一个故事,讲一个小男孩在母亲的子宫里住了好几年,等他终于给生出来时,已经会说话了。他讲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在子宫里,在那个血牢里是如何悲惨。
       所以说我们一直在受苦,而且,我们应对早期那些苦的方式,仍然影响着我们现在如何应对苦。比方说你有腿痛。可能你对那个痛有一个心理形象——也许是一个视觉形象,一种触觉形象,对它有一种形状感。儿时信鬼怪时,也许你一直把痛看成鬼怪。它是一个有意志的东西,你以为它是来找你麻烦的。当时你不懂事。尽管如今你的有意识的心懂事了,你的许多下意识的思维也许并不懂事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禅定的原因之一——即:使心静止到你能够看见那些下意识思维的现行。
       你必须懂得,心并未被隔成两部分:有意识的心和无意识的心。只是有意识到的作为和意识不到的作为,意识到的事件和意识不到的事件。禅定的目的之一,就是使心更寂止,以至于那些过去是下意识的东西,能够被意识到。这就好比把它们提升到光天化日之下。
       或者可以把它比作调入某个电台频道。你把频率调得越准,杂音就越少。杂音越少,讯号就听得越清楚。你会收听到以往听不到的许多细节,因为之前的杂音使之模糊。
       你令心静止到开始能分辨出围绕那个痛的苦迫。你会在两个层次上操作。一个层次是身体固有的痛;另一个层次是心的苦。医学家们已经证实,我们对痛的辨识实在有赖于多种心理因素。这件事你在禅定时将会看到——并且它只能各自证知。医生可以作诸项测试,找不到身痛的任何体内证据,但那个人确实在体验痛。他们可以观察脑部的痛感中心,看它是否被激活,但他们说不清你的痛是什么样的感觉。
       因此,仅仅身痛本身,就包含了许多心理因素,最重要的就是辨识[perception,认知]这个因素——也就是我们给事物贴标签的方式。有时,sañña这个词也被译成“记忆”,实际上不十分准确。记忆在辨识中是起作用的——我们把痛的旧辨识应用到新的痛体验上——但记忆针对的是过去。这里我们在试图专注当下,却用过去的记忆来遮掩当下,来塑形[影响]当下的体验。
       例如,当你有腿痛、腰痛、背痛时,心对它应用了哪些辨识?如果你看不见这个过程的现行,不妨有意识地应用一下不同的辨识。随着修定,你应该在这方面能得到一些练习——因为毕竟,定的每一阶段,直到空无边处,都被称作“辨识的成就”。
       举例来说,你在练气时,“气”的标签应该是你的主要辨识。你对身体的体验所应用的标签就是“气”。不仅对出入息:要试着对你身体的不同部位,都当作气能的种种类型来体验。假若你的手臂真是气能,它会是良好的气能,还是阻滞的气能?试一试,把那个标签,持续稳定地应用到手臂的感觉上,过了一阵,你对手臂的体验将会发生变化。试着把它[气的辨识]应用到所有不同的身体部位,看看那样做,将如何改变你对那些部位的体验。
       你会看见,对身体的实际体验,因为有那个心理标签,将会有变化。这样的好处是,你对那些觉受,可以开始做一些不同的事。假如对某个觉受,你把它辨识成某种硬物,对它就做不了什么了。如果你把它辨识成阻滞的能量,就有办法解除那个阻滞。你可以想办法疏导它,想办法松缓那个阻滞。换句话说,那个辨识之所以有用,是因为你可以用它来做事。
       如果你坚持气能的辨识,尽可能维持该辨识稳定不变,你将学得两件事。一是,你对为了维持那个辨识,自己正在做什么,越来越敏感。你开始对辨识的过程,明了得多。二是,你能使气平静下来,变得极其,极其寂止。一旦全身各处的气能像是在流畅流动时,它会越来越细微。如果你坚持那个单一的辨识,你会发现大脑用的氧气少多了。这样,你的呼吸就减少了,直到最后,达到只需要出入气孔的氧气。[口鼻]呼吸静止下来。
       气寂止时,你对身体形状的觉受开始变化。身体的内外界限开始融解。只有一团雾点感,就在那里,你可以改变你的辨识。与其专注那个雾,你可以专注那些小觉点之间的空间,于是你突然就与“空间”在一起了。
       如果你能把那个辨识维持得足够久,它将会改变你的当下体验,改变你对拥有一个身体[色]的觉受。存在一个色身的潜势就在那里,不过你选择不激发那个潜势。只与空间待在一起。仅这些东西,就可以教给你许多对辨识[的洞见]。
       或者,你去“空间”之前,也可以专注身内的不同元素——暖、凉、重。把身体辨识为“全火”、“全水”、或者“全土”。单持那种辨识,就将改变你对身体[色身]的具体体验。接着,把所有这些元素辨识为处于平衡态:不太冷、不太热、不太重、不太轻。一切恰好均匀混合。这也会教给你许多对辨别的洞见。你对自己正在应用的那些辨别,开始看清楚多了。随着你对自己有意识的辨识越来越熟悉,你开始探测到那些不容易觉察到的辨识了。
       并且,你也准备好拆解痛受了。你观察痛受时,最早注意到的一件事就是,这个痛,感觉似乎是体内一团坚硬的东西。这是真的吗?还是由你的辨识造成的?试一试改变你的辨识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再一次,要把痛想成是可以动来动去,当中有空间的微小的觉点群。气可以从那个痛当中轻易地穿流而过。血液可以很容易从那个痛当中穿流而过。要试着区分一下,在那些觉受当中,哪些只是身感[色],哪些是痛感,你开始意识到,你过去习惯于串在一起的那一切,实际上是许多不同种类的觉受。只不过,你对它们的辨识方式,使之如此具有威胁性。
       你之所以采取那个旧的辨识方式,可能是你以为给痛加上界限,是对付它的好办法。你以为,给痛加上界限,也许可以防止它的传播。不过,当你真正看一看制造和维持那个界限的过程,你会看出来,那种方法往往是对付痛的一个不善巧方式。那么,你就可以用比较善巧的方式来替代那个辨识。
       然后,你可以看一看围绕那个痛的其它辨识和思维造作——也就是内心的那些说词:心在自诉你已经痛了多久,你的人生多痛苦,“你真可怜啊”,这么多苦,这么多痛。你要开始问自己:“你真的非得相信那些故事吗?你能否停一会儿,不制造那些故事?”看看会发生什么。痛是开始观察到内心各种不同过程的一个好地方,因为你开始看见,它不仅是一种身体的痛。围绕这个痛,还有许多心理活动,它们有可能导致真正重要的痛,真正重要的苦:换句话说,就是你围绕那个痛,构造起来的心理负担。如果你观察得仔细,就可以把这些不同的说词,这些不同的辨识,只看成是内心的诸种事件,你就可以放下听从它们、相信它们的习惯。看看那样做会发生什么。
       你正在做的,并不是完全放开辨识的习惯。你是在施用一些新的辨识,因为你发现它们比较善巧。这就是佛陀对所有五蕴的处理方式。你不是在试图消除色、受、想[辨识]、行、识——起码不是现在。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,是学会如何把它们[五蕴]转化为圣道。经上用khandha的意思是,聚集体,堆积体。也许你可以把它们想成是大堆的碎石。你有这个选择:你可以把那堆碎石放进袋子,扛在肩上到处走,使自己沉重不堪,或者,你可以想办法把它变成铺造你的道路的柏油材料。把它铺到地上,用粘合剂混合——然后,你就有一条平整的路,可以在上面行走了。
       这里的粘合剂,正是念住与警觉:学会极其具念,警觉地利用这些不同的蕴。毕竟,五蕴本身不是实物。它们是活动。它们是内心的事件。你开始看到,哪怕你对色[form,形状,色身]本身的体验,也受辨识的影响。你开始带着念与警觉对付这一切。”具念”的意思是,心里牢记你要做什么,心里牢记你要灭苦的欲望。“警觉”的意思是,观察自己是否真在那么做,同时,看见正在做的结果。这两种素养,都需要一些辨识。
       接下来还有精勤。“精勤”意思是,如果看见自己在造苦,就尽量想办法采取别的行动方式。这三种素养——念住、警觉、精勤——是把这些事件,这些蕴,粘合成圣道的粘合剂。它们需要辨识,需要概念,才能发挥作用。
       因此,我们不是在谴责制造概念的心;我们不是在谴责辨识事物,给它们贴标签的那个心。我们是在学会观察那个辨识过程,想办法做的更善巧。最终,你确实会达到超越五蕴的体验,不过,达到那里的唯一办法,就是发展圣道——把五蕴从肩上的重负转化成脚下一条平整的路。
       因此,如果你想懂得辨识,首先需要做的,就是学会如何有意识地去做它。你越有意识地坚持某个特定的辨识——例如“气”或“空间”——你越能够懂得心是如何塑形种种辨识的。你开始探测到,看哪里才能看见那些不容易意识到的辨识,那些导致苦痛的辨识。你看见它们的现行,就可以把它们放下,代之以其它更善巧的辨识——直到最后,达到再也不需要它们的地步。
(根据2005年8月19日开示录音整理,本文来自坦尼沙罗尊者开示集《禅定——第三集》)
 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