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演培法师

慈悲三昧水忏讲记卷中(1)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07 14:52:14    点击次数:

慈悲三昧水忏讲记(卷中)(1)

  以偈赞佛
  四八端严微妙相,僧祇三大劫修来,面如满月目如莲,天上人间咸恭敬。
  上卷以赞佛偈赞佛,现中卷以相好赞佛。佛身具有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为佛子所熟知。“四八”三十二,就是说的三十二相,一一相无不端严殊胜,所以说“端严微妙相”。偈中没有说八十随形好,而实含摄在诸相中,因八十随好,在诸相中,随诸相中,庄严佛身,极为妙好。相与好不但不相侵夺,反相显发,如林中花显发诸树。佛身相好,微妙庄严,也是如此。智论第二十九说:既说佛具三十二相,为什么又说八十随形好?设必须要有八十随形好,皆名为相即可,何必分说相好?相大可以严身,说相就已摄好;相粗而好微细,见佛就见到相,好确不易见到;且相在菩萨、转轮圣王都可得到,好唯佛有,不共他人。好在诸相之间,两者相互显发,所以说佛三十二相,必然说到八十随形好,怎不分说相好?
  有问:佛是远离一切相好,如金刚经说:“离一切诸相,则名诸佛”。为什么还要以相庄严?如凡夫的取相?错了!佛确是无我相、无人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,乃至离一切相,决不会如凡夫取相执着,但为度化所要化的众生,或有以为身无相好,不足以度化我,不特不受教化,且生轻慢之心,佛乃不得不以三十二相庄严其身。佛在众中说法,曾作师子吼,我于所有众生中;一切功德最为殊胜,佛身不以相好庄严,人见佛的形丑,怎信佛具一切殊胜功德?再说佛以相好庄严其身,尚有不肯信佛,何况没有相好庄严?是以佛特相好严身,令诸众生确信佛具殊胜功德!佛以愍念一切众生出现世间,不是无因无缘来这世间观光,为饶益利根众生,就以智慧等诸功德庄严内心,为饶益钝根众生,就以身相等威德庄严其身;身相庄严可拔众生出三恶道,不再在恶道中受苦,内心庄严可拔众生出三界狱,不再在牢狱受不自在苦。有这么多利益众生因缘,佛怎不以相好庄严生身?佛庄严身相,不如世人求外在美,使人对他生起好感,完全是为利益众生,才修种种相好业的,不可误为如世人的要求漂亮!
  佛子皆认诸佛具诸相好,但相怎样修来或还不知,现在颂说“僧祇三大劫修来”。反说是由三大阿僧祇劫修来。僧祇,又名阿僧祇,或阿僧伽、阿僧祇耶,中国译无数或无央数,为印度的数目之一,是极大数,不可数。智论第四说:“天人中能知算数者,极数不复能知,是名一阿僧祇”。古德说:“三祇修福慧,百劫种相好”。采智度论说:菩萨进入第三阿僧祇劫,心思大行,开始种三十二相。最迟经百劫修成,快则九十一劫就可。智论续说:“三十二思种三十二相,一一思种一一相,一一相百福德庄严”。每一相要百福庄严,怎样才能修成一福?有说: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众生,皆是盲无眼目,有人将这么多盲者治愈能见诸物,是为一福,像这样的要有百福,始修成一相;有说:世人皆被毒药之所毒害,有人将这么多中毒者治愈,是为一福,像这样的要有百福,始修成一相,诸如是类,论中说得很多,现不一一引说。可知要得三十二相,不是简单的事,亦非短时间事。我佛释迦牟尼,由于特殊精进,九十一大劫间,就修成三十二相业,而此相好完成,当与众生广结良缘,不能以已得诸相好满足。
  在三十二相中,现举面与目二相赞美。人与人相见或见佛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孔及眼睛。佛的“面”貌犹“如”明亮、光辉、清净的“满月”,如八月中秋的月亮,显得特别明净,见者无不欢喜。“佛面犹如净满月”,众生见佛皆大欢喜,即由于此。佛的双“目”犹“如”青“莲”华,青莲华的特色,举瓣黑白分明,佛眼也是如此,特说“目如莲”。
  具有相好庄严的佛陀,若天若人见到,无不尊敬,所以说“天上人间咸恭敬”。佛的三十二相,经论都有说明,现依智论略举一二:一、足下二轮相:千幅、辋、毂三事具足,自然成就,诸天工师毗首羯磨,虽是最极会化作的巧匠,但不能化作这样的妙相,因佛妙相从无量劫中,修诸智慧所成的,毗首羯磨一世所得的智慧怎能化成?二、梵音声相:如梵天有五种声,从口发出,甚深如雷,清彻远闻,人心敬爱,谛了易解,听者无有感到厌患。三、白毛相:佛的白毛生于眉间,不高不下,白净右旋,舒长五尺。四、顶髻相:顶有骨髻,大小如拳,生在头顶,无人得见。诸如此类的三十二相,不可多一相,多就会乱,不可少一相,少不端正。三十二相庄严其身,端正不乱,绝对不可增多减少。
  叙忏礼敬
  一切诸佛愍念众生,为说水忏道场忏法,今当归命一切诸佛。南无毗卢遮那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弥勒佛,南无龙种上尊王佛,南无龙自在王佛,南无宝胜佛,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,南无袈裟幢佛,南无师子吼佛;南无文殊师利菩萨,南无普贤菩萨,南无大势至菩萨,南无地藏菩萨,南无大庄严菩萨,南无观自在菩萨。
  此文叙忏及礼佛菩萨,上卷忏文略说,现不重述。
  
  丁六广明烦恼行障
  戊一起观灭罪
  礼诸佛已,次复忏悔。某等即今身心寂静,无谄无障,正是生善灭恶之时,复应各起四种观行,以为灭罪方便。何等为四?一者观于因缘,二者观于果报,三者观我自身,四者观如来身。
  如上顶“礼诸佛”及诸大菩萨“已”,其“次复”当“忏悔”。想起“某等”在上卷末:“折憍慢幢,竭爱欲水”等,“即今”在道场内,“身心”无有过失,三业自然“寂静”,“无”有“谄”诳,“无”有“障”碍,如此安然自在,“正是生善灭恶之时”,理当“复应各起四种观行,以为灭罪方便”。寂静,通常说有身寂静与心寂静二种:身寂静,显示身不掉举而得轻安;心寂静,显示心无烦恼活动而得轻安。古德对身心寂静,作四句料简:一、身寂静心不寂静,如身坐禅远离一切愦闹,但内心仍受贪等烦恼鼓动;二、心寂静身不寂静,如内在的心中烦恼已停止活动,但身仍接近大众不得清闲;三、身心俱得寂静,如诸佛及大菩萨并如法修行的人,身心均能不为内外在的纷扰所动;四、身心俱不寂静,如一般凡夫,内心固终日计算这样那样,外身同样东奔西驰的不停,谋求所需要的更多财物。生起四种观行,就是灭罪方便,如无观行即无方便,怎能生善灭罪?方便为梵语沤波耶的音译,一般说为权巧施设,或说诸法同体巧成的相状。不论修行说法及诸作为,凡能善巧而为,皆可说为方便。四种观行是哪四种?文中先为标出,下面再为解说。
  戊二释四观行
  第一观于因缘者:知我此罪,藉以无明,不善思惟,无正观力,不识其过。远离善友诸佛菩萨,随逐魔道行邪险径。如鱼吞钩不知其患,如蚕作茧自缠自缚,如蛾赴火自烧自烂。以是因缘不能自出。
  所起四种观行,“第一观于因缘者”:当“知我”人造“此罪”业,不是无因无缘而来,乃是“藉以无明”为起罪之因,复以“不善思惟”为习罪之缘,如是因缘和合,隐覆真知正见,“无”有“正观”之“力”,亦即没有正知正见,明明是在造诸罪恶,竟然“不识其”为大“过”,反而以为做得不错,不是无明蒙蔽是什么?无明,亦称愚痴,对于诸法事理,愚而不能了达。无明是以痴暗为性,其体与痴无别,所以无明又名愚痴,愚痴亦说无明。无明从无始来,恒时障碍体认诸法真义的智慧,所以无法知道自己所造的过失!
  正观,意以正确的观慧,观察缘起正法,通达缘起法的真实相,悉是空无自性,所以名为正观。如观八不中道为正观,若观生灭、断常等则为邪观。或说大乘是明正观,诸大乘经,同以不二正观为宗,约方便作用不同,诸部派的说法容有不同,但以不二正观为宗,彼此没有什么不同。或以二谛中道发生二慧正观,以得二慧正观,寂灭断常诸边,说离断常等八邪名为正观。正观所观的缘起正法,没有一法不是依因托缘而生,亦无一法无因而自性有。缘起本指一切而言,但对缘起认识是否正确,就分是邪观还是正观。如凡夫无时不在缘起中活动,不但不能正确认识缘起无自性,反以为所接触到的一切是实有,当然不能说是正观。如具中道妙观的菩萨,透澈了解缘起法的本性空,离空而不坏缘起假名,是为正观。唯有正观诸法性空,一切皆是缘生了无所得,所行所为合于缘起正法,自就不会为诸贪着之所缠缚,亦即不会造诸罪恶。众生所以会造五逆十恶,乃至无穷无际罪业,皆由不识其过而来,亦即不知缘起如幻,不知就是无明,以是因缘失于正智,所以说为无正观力。
  无正观力的众生,不特不认识缘起正法,对人的好坏亦分不清,所以“远离善友”。善友即善知识,最高善知识,无过“诸佛菩萨”。唯佛菩萨方能正确引导吾人走上光明大道,教示吾人远离诸恶广行众善。现因远离诸佛菩萨善友,终日唯有“随逐魔道行邪险径”。魔,具说魔罗、恶魔,译为杀者、夺命、能夺命者,或译障碍。意说魔能夺取人的生命及慧命,妨碍人的胜善,憎嫉贤圣之法,作种种扰乱事,使行者不能成就出世善根。智论第五十六详细说天魔状态:“魔作龙身种种异形可畏之像,夜来恐怖行者;或现上妙五欲,坏乱菩萨;或转世间人心,令作大供养,行者贪着供养故,则失道德;或转人心,令轻恼菩萨,或骂或打,或伤或害,行者遭苦,或生瞋恚忧愁。如是等,魔随前人意所趣向,因而坏之,是名得便”。天魔,具足应说他化自在天魔,居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并其眷属,专坏欲出三界行人的一种暴恶鬼神。经中亦说波旬。不特魔王本身,有种种魔力,还有魔军、魔女等,亦常娆乱佛及其弟子,如意志力坚强,自不会为魔所娆,愿力不够,为魔诱惑,败下阵来,可说很多。佛法行者在向佛道前进时,理应远离恶魔并予降伏,现不如此,反而“随逐魔道”,走上危险的恶道,是为无明之所戏弄!
  “如鱼吞钩不知其患”,是第一喻,譬喻贪毒。在水中优哉游着的鱼,不知钓鱼者的钩上,有使它丧身失命的过患,一见钩上香饵,立即就去吞食,于是为其所钩,因而结束生命。为人贪着五欲,何尝不是如此?五欲有害于人,好像踏着毒蛇,世人愚惑不知其害,贪着五欲死而后已!古德说:“随他香饵浮波面,独守深潭得自由”。果然如是,怎有伤身之祸?有智慧的人,对世间欲乐,不起贪染心,“无累无所欲,是名真涅槃”,怎会为其障蔽堕三恶趣?五欲过患,宜应认识。
  “如蚕作茧,自缠自缚”,是第二喻,譬喻愚痴。蚕为求得生命的坚固不受伤害,特地吐丝裹起身体为巢,以为生命就可无虞生存,殊不知这是自缚自己,终使自己生命,窒息于所吐露的丝巢中,这不是愚痴是什么?愚痴无知的众生,触境为境所迷惑,全是自己的懵懂,从而在无明窟中转来转去,不能得到自在解脱。大经说:“如蚕作茧自生自死,众生亦然,不见佛性,自造结业,流转生死,犹如拍毱”,不是邪知见力是什么?
  “如蛾赴火自烧自烂”,是第三喻,譬喻瞋恚。蛾与蝶为同类的飞虫,一般说为飞蛾。唯蝶常喜飞花间,蛾则爱飞于灯火,一见赤色的灯火,立即飞投过去,以为非常好玩,哪知结果自烧焦烂,使大好生命葬身火窟。吾人在这世间,遇到违逆之境,立刻大动瞋火,以为发了脾气,心中稍感舒适,哪知瞋恚之火,不特能坏法身,亦烧功德之林,并令现前面孔,变得极为难看,试问常发脾气,对己有何利益?证知三毒烦恼,实是极大罪魁!
  “以是”无正观力的“因缘”,恣任三毒造种种罪,于是久沦生死海中,不藉三宝及正观之力,怎得超出三界?想凭自己出离三界,那是很难,所以说“自不能出”。如观诸法因缘性空,生起善思正智,就不为三毒惑乱。
  第二观于果报者:所有诸恶不善之业,三世轮转苦果无穷,沉溺无边巨夜大海,为诸烦恼罗刹所食,未来生死冥然无涯。设使报得转轮圣王,王四天下,飞行自在,七宝具足,命终之后,不免恶趣,四空果报,三界极尊,福尽还作牛领中虫,况复其馀无福德者,而复懈怠不勤忏悔?此亦譬如抱石沉渊,求出应难。
  此讲“第二观于果报者”:众生由于无明不善思惟,所造成的种种罪业,此罪业因必要感果,不是有因而无果的。是以“所有诸恶不善之业”,感受“三世”生死“轮转”,从未一刻停过,且此生死“苦果”,在业还未穷尽,一直“无穷”无尽下去,不会放松造作者一步。
  如是轮转无穷的苦果,好像“沉溺”在“无”有“边”际的“巨夜大海”中,随波逐浪的漂来漂去,四顾茫茫的无有依靠,不时“为诸烦恼罗刹”之所“吞食”,在没有了脱生死前,从过去到现在,由现在至未来,众生生命就这样无限延续,能说吾人生命不是佛所说的“忧悲苦恼纯大苦聚集”吗?无有边际黑暗重重的大海中,有很多罗刹生存其间,时刻择人而噬。罗刹,又名罗刹娑、逻刹娑、罗叉娑、阿落刹娑,译为可畏、速疾鬼、食人鬼,或译护者。是诸恶鬼的通称,亦名暴恶鬼。男罗刹的相貌极丑,女罗刹的相貌较为姝美。不论男女罗刹,或在空中飞行,或在地上行走,或在海内来往,行动都很迅速,令人感到可怕,因罗刹极喜食人的血肉。除海中有诸罗刹,传说别有罗刹女国,居于大海岛中。有部毗奈耶说那罗刹国,为锡兰所有的赤铜洲。罗刹女国,有说就是指锡兰岛,以锡兰为罗刹的住处,印度古代叙事诗中,有此一说。原因南印地方的住民,向来是啖食人肉见称。另有一说:罗刹在地狱呵责罪人。智论第十六说:“恶罗刹狱卒,作牛马等种种形,吞噉、咬啮罪人”。俱舍第十一说:“阎罗王使诸罗刹娑,掷诸有情置于地狱”。诸如此类的说到罗刹很多。现以之比喻烦恼,显示烦恼汩没人的慧性,伤害人的法身,促使吾人一生又一生的受生身苦果,所以“未来生死,冥然”犹如巨夜,“无涯”犹如大海,无边无际的一个生命接续一个生命,哪有穷尽时候?
  在生死中流转,不完全是造恶,有时亦会修善,善感人天乐果,同样是不究竟。以感得人类生命说:一般人的生命,固会很快结束,“设使报得转轮圣王,王四天下”,同样不免堕落。转轮圣王,经上说有金、银、铜、铁四种轮王:王一洲的是铁轮王,王二洲的是铜轮王,王三洲的是银轮王,王四洲的是金轮王。转轮圣王出现之说,盛行释尊时代,经论比说佛与转轮圣王之处很多。杂含第三十七说:“转轮圣王出世时,有七宝现世间……如是如来出现世间,亦有七觉分宝而现”。智论第二十五说:“佛与转轮圣王有何相似?答曰:如王清净不杂种中生,随姓家业成就,众相庄严身;王德具足,能转宝轮,香汤灌顶,受王位于四天下之首,坏除一切贼法,令无敢违。宝藏丰溢,军容七宝以为校饰,以四摄法摄取众生,善用王法,委任贵姓主兵大臣以治国政,妙上珍宝乐以布施,有所知念,终始无异。佛法王亦如是;释迦牟尼、燃灯、宝华等佛。诸佛清净姓中生,先佛威仪行业,具足三十二相以自庄严;圣主威德备具,转真*轮,智慧甘露味灌智首,于三界中尊;破坏一切烦恼贼,学无学众欢喜,所结禁戒无敢违者。无量法宝藏具足、七觉分宝庄严、八万四千法聚军,出世间四摄法以摄众生,知方便说四圣谛法为法王仪;舍利弗、弥勒等大将,善治佛国法,诸无漏根、力、觉,种种妙宝乐以布施,深求一切众生善事为所念坚固,是为相似”。佛典转轮圣王,有很多的相似。虽如此具诸福德,且可“飞行自在”,称为飞行皇帝,而且还有金轮宝、象宝、绀马宝、神珠宝、主藏臣宝、玉女宝、主兵臣宝的“七宝具足”,不能不说轮王福大无比,其金轮圣王的寿命,亦有八万岁这么久,但到“命终之后”,仍“不免”堕入“恶趣”,因诸烦恼未断,仍没老死泥中,何况没有福德及寿长的凡夫?
  再说“四空果报”,是“三界”中最“极尊”贵的,但到“福尽”时,“还作牛领中虫”。四空果报,就是无色界的四空处,为修四空定所得的果报。修空无边处定,生空无边处天;修识无边处定,生识无边处天;修无所有处定,生无所有处天;修非想非非想处定,生非想非非想处天。此天所得果报,为三界最尊贵,寿长八万大劫,定乐亦极殊胜。外道误认此为涅槃,佛法认为仍在三界,一旦八万大劫果报寿尽,“福”报也享“尽”时,还要堕入畜生作牛领中虫,苦果仍得自己去受。有福德者尚且如此,何“况其馀无福德者”?未来堕落更不用说。想到这点,现在值遇佛法,理当精进修行,“而复懈怠不”好好“勤”行“忏悔”吗?果能作如是想,必定修出世法,不再求世间的福乐!设若不然,“此亦譬如抱石沉渊”,要“求出”来,“应”是相当困“难”的。如人空身掉落深渊,要求出来已很不易,何况抱住石头不舍,求出甚难不说可知。无色天人所以会堕入牛领中虫,经说佛有一次与阿难在田陇中经行,见到一牛项领腐烂,有很多虫在食该牛的脓血,其中有只大而且肥的大虫,佛问阿难认不认识?阿难说不认识,佛告阿难:此虫在过去世,曾经修四空定,感得四空果报,现由天福已尽,恶业因缘又告成熟,所以堕作此虫,修忏能不诚恳?罪业能不忏悔?
  第三观我自身,虽有正因灵觉之性,而为烦恼黑暗丛林之所覆蔽,无了因力不能得显。我今应当发起胜心,破裂无明颠倒重障,断灭生死虚伪苦因,显发如来大明觉慧,建立无上涅槃妙果。
  此讲“第三观”于“自身”。我们这个自身,看来是臭皮囊,或说是血肉躯,殊不知在此自身中,本就具有灵觉之性,亦即真常大乘常说具有佛性,或说凡有心者皆得成佛。如此,为什么不能像佛那样的得道成佛?要知“虽有正因灵觉之性,而为烦恼黑暗丛林之所覆蔽,无”有“了因”之“力,不能得”到开“显”。大般涅槃经第二十八说:“众生佛性亦二种因:一、正因,谓诸众生,二、缘因,谓六波罗密”。又说:“缘因即是了因。世尊!譬如暗中先有诸物,为欲见故,以灯照了,若本无者,灯何所照?如泥中有瓶,故须人水轮绳杖等而为了因……是故虽先有性,要假了因然后得见”。又说:“正因者,名为佛性,缘因者,发菩提心。以二因缘,得无上菩提,如石出金”。有问:众生的佛性,既与一切功德相应,为什么没有如来德用?当知犹如莲华尚未开敷,为诸恶见叶共所包裹,又如一座很大金山,被瞋恚污泥之所封着,又如广大明净的虚空,被愚痴乌云之所盖覆。
  文中所说灵觉之性,是众生本所具有,为烦恼障蔽,好像黑暗丛林,覆住日月之光,所以在丛林内,不能见日月光。灵明觉性为烦恼覆,没有了因的智慧之力照烛,本有觉性无法予以开显。大般涅槃经说:“了因者,犹如灯明,照了于物,缘因者,即施、戒等五,与般若为资缘故,资彼正因力,断惑成菩提”。众生确有佛性,唯是诸佛境界,为声闻、缘觉所不了知,十住菩萨少分见到,何况凡夫?正因众生不见佛性,常为烦恼系缚,不断流转生死,若能见到佛性,烦恼所不能系,就得解脱涅槃。
  佛性既是本有,“我今应当发起胜心”,不让本有佛性,永远埋没不显。胜心,可说常胜义菩提心,亦可说前七种心,或四观行的前二观心。如是胜心一发,就可“破裂无明”黑暗“颠倒重障”,亦得“断灭生死虚伪苦因”。无明盖覆本有觉性,不是一层两层,如说四十二品无明,即是显示有四十二层,所以说为重障,重障是生死苦果的原因。虚伪意说在本有灵觉性中,根本没有真实生死之因的无明,亦无真实生死之果的苦报,有的只是虚假不真实的,所谓“无明实性即佛性”,哪有真实无明?无明如有实在自体,根本没法可以忏尽。就因无明无实自体,藉发胜心可以裂破,灵觉妙性自然开显,所以说“显发如来大明觉慧”。古德说“觉慧,是无上菩提之因心,即当人不动不变之心体,即觉字本不可得,不过藉以破众生之迷耳。觉慧显明,如日月大明,始悟生本是佛,如川有珠而不枯,山有石而增润”。没有觉慧,不特不能证得无上菩提,亦不能“建立无上涅槃妙果”。无上菩提与涅槃妙果,是显佛的二转依果。但要完成二转依果,必须裂破无明罗网,如何击破无明,是观自身最极重要的一着!
  
  第四观如来身,无为寂照,离四句,绝百非。众德具足,湛然常住,虽复方便入于灭度,慈悲救接未曾暂舍。
  前观自身,清楚知道吾人身体是惑业不净的,现在“第四观如来身”,则是洁白无染的清净身,如是对比,应厌患自身,求取如来身。如来身向说有二,就是生身及法身。生身是示现的父母所生身,到一定时期又会示现寂灭;法是“无为寂照”的,亦即永恒的存在。法身亦说有二:一、以佛所说的正法为身,二、以佛所证得清净无漏法为身。不论哪种法身,都可保持不灭。正法为身的法身,遗教经说:“自今已后,我诸弟子展转行之,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”。增一阿含经第一序品说:“释师出世寿极短,肉体虽逝法身在,当令法本不断绝”。增含第四十四又说:“我灭度之后,法当久住……我释迦文佛寿命极长,所以然者,肉身虽取灭度法身存在”。此皆以佛所说法为法身,正法不灭,名为法身。除以正法名为法身,复以佛所成就的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不共法诸功德法,名为法身。
  大乘亦说如上的法身,但又以佛的自性真如清净法界为法身,而此法身无漏无为无生无灭,是以真理之法名为法身。维摩诘经弟子品说:“诸如来身即是法身,非思欲身;佛为世尊过于三界,佛身无漏诸漏已尽,佛身无为不堕诸数”。是经卷下见阿閦佛国品说:“如自观身实相,观佛亦然。我观如来前际不来,后际不去,今则不住”。于三世中推求,不见有佛,是真见佛。古德说:“过去若有便应更来,然其不来,明知佛不在过去;未来若有便应即去,然其不去,明知佛不在未来;现在若有便应有住,然其不住,明知佛不在现在”。三世推求了不可得,是为观见如来真实法身。大般涅槃经第三金刚身品说:“如来身者,是常住身,不可坏身,金刚之身,非杂食身,即是法身……如来之身非身,是身不生不灭不习不修”。佛地经论第七更说:“法身,以清净真如为体。真如,即是诸法实性,法无边际,法身亦尔,遍一切法,无处不有,犹如虚空”。诸如此类,皆约真如法性之理,名为法身,常自寂然,虽常寂然,而恒朗照。
  “离四句,绝百非”。四句,随拈一字,皆可成四:如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,即为四句。所以要离此四句:有是增益谤,无是损减谤,亦有亦无是相违谤,非有非无是戏论谤,必须予以远离,方可免于诸谤。有、无业可成四句,断、常等亦可成四句;一、异等同样可成四句。古德说:“凡作四句,有本、末、三世、已起、未起,积成百,皆不得真,故云非”,是为绝百非。古德说:“一法若有,毗卢堕在凡夫,万法若无,普贤失其境界”。有无尚且如此,何况四句百非?所以应当离绝,不可有所执着,要像大火一样,触着皆为烧得干干净净。
  如来身,不但“无为寂照”,而且“众德具足”。功德所成就所庄严的法身,固是具诸功德,真如法性之理的法身,同样众德具足,不唯证得法身的如来,具有无量无边的功德,依真常大乘说,众生本具的佛性或如来藏,亦含摄如来一切功德。具足,显示所修的万行无一不具,所得的相好无不圆满。所得果位,所证法身,已经究竟圆满,无有任何变易,不属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所摄,如水澄净那样的“湛然”,亦如虚空那样的“常住”。大般涅槃经第三十五说:“如来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所有佛性,一切佛法,常无变易,以是义故,无有三世,犹如虚空……虚空无故,非内非外,佛性常故,非内非外,故说佛性犹如虚空”。
  唐顺宗问佛光如满禅师:“佛从何方来?灭向何方去?既言常住世,佛今在何处”?禅师答说:“佛从无为来,灭向无为去,法身等虚空,常在无心处;有念归无念,有住归无住,来为众生来,去为众生去,清净真如海,湛然体常住”。顺宗又问:“佛向王宫生,灭向双林灭,说法四十九,又言无法说;山河及大海,天地及日月,时至皆归尽,谁知不生灭?疑情犹若斯,智者善分别”!禅师复答:“佛体本无为,迷情妄分别,法身等虚空,未曾有生灭;有缘佛出世,无缘佛入灭,处处化众生,犹如水中月;非常亦非断,非生亦非灭,生亦未曾生,灭亦未曾灭;了见无心处,自然无法说”。顺帝又问:“如来法身既常,众生如何不见”?禅师更答:“大经云:其性常住,是不变易,无智慧眼,不能得见,如彼肉眼,不见暗中树影”。我认为这解说很好,特地引录于此。
  法身湛然常住固是不错,但佛灭度亦无可否认,自有佛陀以来,若从无佛入灭,世间就应到处有佛,事实佛灭过去很多,如说过去有无量佛。这究是什么道理?已成佛的诸佛,“虽复方便”的“入于灭度”,但仍“慈悲”不舍的“救接”众生,从来“未曾”有时“暂舍”。诸佛是入无住涅槃,虽入涅槃并未住在涅槃,而仍住于生死以大悲愿示现受生,分身无数到他方各个国土,无时无刻不在救接众生,不过一般众生不识其为佛的示现,虽处处受生以救济群品,但以般若空智而常住于涅槃,从未能离寂灭,享受寂静之乐。经说:“即生死而证涅槃,即涅槃而入生死”,生死涅槃一如。入灭是方便示现,非真入灭。
  生如是心,可谓灭罪之良津,除障之要行,是故至诚求哀忏悔。
  忏悔行人,果能“生”起“如是”四种观“心”,真“可”说是“灭”除“罪”业最“良”好的“津”梁,亦是“除”去染“障”最重“要”的“行”门。“是故”应当“至诚”恳切的“求哀忏悔”。以此四心真诚忏悔,可以做到无罪不灭,无福不生,对于忏悔怎不特别重视?
  
  戊三烦恼障过
  己一陈障名数
  庚一起障原因
  某等无始以来至于今日,长养烦恼,日深日厚,日滋日茂,覆盖慧眼令无所见,断除众善不得相续。
  上明四种观心以忏悔,未明烦恼过患,现特一一列出烦恼过患。发心忏悔的众“等”,应知吾人从“无始以来”,一直“至于今日”,由最初一念无明的妄动,烦恼不特没有减少,且无时无刻不在“长养烦恼”,以致烦恼,“日深日厚”,亦复“日滋日茂”。人的内心有诸烦恼,好像地上有诸草丛。烦恼增长,生死大海自然日深,无明泥地自也日厚,如再浸润爱水,或是倍以欲泥,使烦恼会更一日一日地滋长茂盛,成为烦恼之林,“覆盖”吾人的“慧眼”,使“令”吾人终于一“无所见”,不能辨别善恶,邪正更是不分,因而原应修的“众善”,反而予以“断除,不得相续”的勤修,众罪反而不断地造作。如是生起烦恼障的原因及其过患,怎不予以密切注意?
  庚二列诸障失
  辛一明世间障
  起障不得见佛,不闻正法,不值圣僧烦恼;起障不见过去、未来一切善恶业行,出离烦恼;障受人天尊贵之烦恼;障生色、无色界禅定福乐之烦恼。
  起障,不是在某一方面,而是在多方面,此中说有四障,是属世间的障。
  一、由“起”烦恼“障”,断诸所应修的众善,因而无缘得遇三宝,慧眼为烦恼所覆而盲,更未深深的种诸福德,于是明明有佛住世,“不”能“得”见无上“佛”陀,明有如来正法流行,“不”能听“闻”甚深妙“法”,明有圣僧化导世间,“不”能“值”遇“圣僧”开示,这就是所生起的障遇三宝的“烦恼”。
  二、由“起”烦恼“障”,盖覆自己的智慧之目,因而“不见过去、未来一切善恶业行”。什么是善的业行,什么是恶的业行,本可看得清清楚楚,从而善业尽量去做,恶业竭力避免。但因烦恼障蔽慧目,不能看清善恶,自就不能如实的离恶行善,“出离”生死更说不上。这就是所生起的不见善恶业行的烦恼。
  三、由“起障受人天尊贵之烦恼”,所以人中尊贵的果报,如转轮圣王及诸大姓大长者等,无法获得,天上尊贵的果报,如欲界的帝释天,色界的大梵天,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处天,都同样的不能获得。
  四、由“障生色无色界禅定福乐之烦恼”,所以色界的离生喜乐等的四禅定,无色界的空无边处等四空定的福乐,亦复不能从自身中获得,证知烦恼对吾人的过患,确是深重极深重的,不应让它日积日厚的滋茂起来。
  辛二明神通障
  障不得自在神通,飞腾隐显,遍至十方诸佛净土,听法之烦恼。
  由于生起“障不得自在神通”等烦恼,以致所要得的不能如意的得到。如大小乘圣者所得的自在神通,“飞腾”于广大虚空中,或“隐”而不现,或“显”而浮水,不管前面是高山或深海,都能无碍的直行过去,甚而“遍至十方诸佛净土,听”闻诸佛宣说无上妙“法”,都可随意能往,且迅疾的无有障碍。现因有了“烦恼”,根本没有办法可以做到,是为障碍神境通的烦恼。
  辛三明二乘障
  障学安那般那数息、不净、因缘观等诸烦恼;障学暖、顶、忍、第一法、七方便等诸烦恼;障学慈、悲、喜、舍;闻、思、修等诸烦恼;障学空、平等、中道解、三观义诸烦恼;障学助道品、念处、正勤、根、力、如意足诸烦恼;障学八正道、示相之烦恼;障学七觉支、不示相烦恼;障学八解脱、九空定烦恼。
  此明二乘所修生起的各种烦恼。
  一、明“障学安那般那数息等”所生起的烦恼,以致要修数息观、不净观、因缘观皆不可能。安那般那是印度话,中国译为遣来遣去。安那是遣来义,亦即是入息,是引外界的风入于身中;般那是遣去义,亦即是出息,是引内界的风出于身外。就是一般说的数息观,是为专门对治散乱的。“不净”,就是不净观,此是专门对治贪欲的。世人不知这身体秽恶不净,以为清净得很,终日为身而忙,佛特指示行者观身不净,不要为此不净之身所骗。“因缘观”,诸法本是各种因缘和合而有,愚痴众生不知缘生无实自性,妄于其中执为实有,佛特开示行者观诸因缘,以对治众生的愚痴无知。初发心的行人,首修五停心,就是前说的数息、不净、因缘三观,另有慈悲观对治瞋恚,念佛观对治多障,没有列出,用一等字代表。合为五停心观,或名五观,或名五念,即为对治粗强的五种惑障而修的五种观门。于中,又以不净观及数息观,为初心入道的要约,经中称为二甘露门。
  二、明“障学暖、顶、忍、第一法”的烦恼,以致不能修四加行,又名四善根,即于见道前观四圣谛,修十六行相,有四种位别,名四善根位,又名修习顺抉择分善根位。称为善根,因圣道涅槃,是真实善,此四为真实善的初基,亦为真实善的安足处,所以名为善根。暖,是火前的相状,此位善根,可烧烦恼柴薪,为无漏圣道智火的前相,所以名暖;顶,为前暖善根渐次增长,到成满时而成善根,在动善根中最胜,犹如人顶一样,或如在进退两际的山顶,所以名顶;忍,是顶善根到达成满所生的善根,于四谛理忍可最胜,再也不会堕落恶趣,所以名忍;世第一法,是上忍位无间所生的善根,如上品忍位,缘欲界苦谛,修一行相,唯一刹那。于有漏世间最为殊胜,名世第一法。从此无间入于见道,生无漏圣道。前说五停心观,另有别相念处,总相念处,再加现所讲的四加行,论中,或说为七贤位,或说为七方便,或说为七加行,显此是为声闻行者,在见道前所有七级行位,名方便道。文说“七方便”,就是小乘的七贤位。前三是外凡位,后四是内凡位,或说前三是远方便,后四是近方便。修七方便,无漏圣道虽还没有生起,但确是趣入正性离生的方便加行。此本每个行者可修,因为“烦恼”所障,不能如法修此。
  三、明“障学慈、悲、喜、舍;闻、思、修等诸烦恼”,以致不能如法修四无量及有漏三慧。慈等,就是前说的“广四等心”,现不重说。闻、思、修的有漏三慧。慧是简择的意思,是简择事理的精神作用,有三种差别:一、闻所成慧,略名闻慧,谓听如来所说言教,依此发生闻慧,而此闻所成慧,于一切时依名了义;二、思所成慧,略名思慧,于闻法后,对所闻法,加以审慎思惟,因而发生思慧,此思所成慧,于所思惟法,有时依名了义,有时不依名了义;三、修所成慧,略名修慧,于法思惟后,依所思惟法,切实依之实践,因而发生修慧,此修所成慧,于一切时不依名了义。经说如有三人,入池沐浴:一、未学而浮;二、虽学未善;三、学已善巧。未学浮者,于一切时,攀岸草等,然后沐浴,闻所成慧,应知亦尔。学未善者,或攀不攀,而能沐浴,思所成慧,应知亦尔。学已善者,于一切时,无所攀附,自在沐浴,修所成慧,应知亦尔。如此三慧,每次行者,可次第学,因烦恼障而不能修。
  四、由“障学空”观、“平等”假观、“中道解三观义诸烦恼”,不能勤修。三观说,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学观品,如经说:“初地已上,有三观心而入一切地。三观者:从假入空名二谛观;从空入假名平等观,是二观为方便道。因是二空观,入于中道第一义谛观,双照二谛,心心寂灭,进入初地法流水中,名为摩诃萨圣种观。璎珞经所说三观,是天台宗所说空、假、中三观之本,因而三观之名,原出璎珞经。三观义,天台说得最为详尽:空观,明因缘所生一切诸法,看来好像是有,而实如幻如化,但有假名,无实自体,是为从假入空观;假观,明虽入空但不住空,而仍入于幻化,假名世谛,分别无滞,是为从空入假观;中观,中以不二为义,道名能通,照一实谛,虚通无滞,名中道观。中道正观,实能双照二谛,双融二谛,遮照同时。此三观义,行者应当修学,力求了解,但为烦恼所障,欲学而不可能。此三观,放在明二乘障中,是不大妥当的,因这是大乘行者所修。
  五、由“障学助道品、念处、正勤、根、力、如意足诸烦恼”,因而不能修学。佛法行者所修,向分正行、助行两种,或说正道、助道。助行,是助正行的。综合正、助二行,或说正助兼修,或说助正兼修,或说正助合行。以助行言,显示诸行共相资助,以使正行得以成就,或说助成主要的正行,兼修其馀的诸行。如修六波罗密,当以般若为主,为助般若、修馀五波罗密。如菩萨正行施时,守护身口,离七支恶,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戒行。由持此戒施得成就,所以戒能助成施舍。不论以哪一法门为主修行,更以其他行门助成,皆名助行。
  现说助道品,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,亦有将这说为正行,现姑不论。念处,是相念处,以自相共相而观身受心法,对治净乐常我四倒。此又名为四念住、四意止、四止念,或单名四念。此四念处,虽各有四,但观身时多观不净,观受多观是苦,观心多观无常,观法多观无我。佛说此四念处,由未入道凡天,经常在此四法,邪行起四颠倒,为被此四颠倒,所以说四念处。此为向涅槃的重要法门,如长阿含第十三聚经说:“云何四法向于涅槃?谓四念处”。是以四念处为佛法行者所应修的法门。
  四勤,就是四正勤,亦名四意断、四正胜、四正断,为断恶生善所运用的方便精进。未生恶令不生,好像预防洪水泛滥;已生恶令断,好像除去毒蛇;未生善令生,好像钻木取火;已生善令增长,好像灌溉甘果。增一阿含经第十八说:“若无放逸比丘修四意断:云何为四?于是比丘,若未生弊恶法,求方便不生;已生弊恶法,求方便令灭;若未生善法,求方便令生;已生善法,求方便增多,终不忘失,具足修行心意不忘,如是比丘修四意断”。
  根,就是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。此五于伏烦恼引生圣道有增上用,所以名根。根的这样次第:先于因果生起信心,次为其果修因,生起极大精进,精进住念所缘,念力令心得定,心定能如实知。杂含第二十六说:比丘若于五根如实观察,于身见、戒取、疑三结断知,是名须陀洹,不堕恶趣,决定正向正觉,七有天人往生,究竟苦边。力,就是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力。此五于发生圣道的力用,有五种差别。于五根外立此五力,所缘境界以及自体等,与根虽相似,而果有差别,显此五者具有不屈服的特义,所以别立力分。婆沙第百四十一,以此与五根对照说:能生善法的叫根,能破恶法的叫力;不倾动的名根,能摧伏他名力;势用增上义是根,不屈服义是力。信力,于如来所修植净信,不为沙门、婆罗门,或馀世间等引夺;精进力,于已生不善法,为永断故生起策励,乃至广说四种正断;念力,于内身住循身观,乃至广四种念住;定力,离欲恶不善法,乃至广说四种静意;慧力,如实了知此是苦圣谛,此是苦集圣谛,此是苦灭圣谛,此是趣苦灭道圣谛。可知根、力的意思是不同的。
如意足,具名四如意足,或名四神足,由欲、勤、念、慧四法之力,引发现起种种神用的三摩地。长阿含第五阇尼沙经说:“诸天!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。何等谓四?一、欲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;二、精进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;三、意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;四、思惟定灭行成就修习神足。是为如来善能分别说四神足。又告诸天:过去诸沙门、婆罗门,以无数方便而现无量神通,皆由四神足起”。是以欲得神通妙用,必须修此四神足。
  六、由“障学八正道示相之烦恼”,因而对之不能修学。八正道,又名八支圣道,八支正道,八圣道支,八圣道分,八贤圣道,八正圣路等,为三十七菩提分的一类。八正道说,早在佛于鹿野苑为五比丘说法时就已提出,可知八正道为佛所特别重视。中阿含第五十六罗摩经说:“五比丘当知:有二边行,诸为道者所不当学。一曰着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;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法无义相应。五比丘!舍此二边有趣中道,成明成智成就,于定而得自在,趣智趣觉趣于涅槃,谓八正道:正见乃至正定,是谓为八”。到最后涅槃时,对阿跋陀罗说:“若诸法中无八正道,则无第一沙门果,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沙门果;以诸法中有八圣道故,便有第一沙门果,第二、第三、第四沙门果”。八正道是唯一而不容别异的正道,求证四沙门果及求证寂灭涅槃,都不能没有八正道。佛为五比丘及须跋陀罗说八正道,皆得漏尽,心得解脱,慧得解脱,自知自觉自证,得无上安隐涅槃。于中,正见最为重要。正见,又名谛见,见苦确实是苦,见集确实是集,见灭确实是灭,见道确实是道。正思惟,又名正分别,正思、正觉、谛念,就是没有欲觉、恚觉、害觉。正语,又名正言、谛语,就是离妄言、两舌、恶语、绮语等。正业,又名正行、谛行,就是远离杀生、不与取、邪淫。正命,又名谛受,就是舍去咒术等的邪命,如法求取床榻、汤药等诸生活具。正精进,又名正方便、正治、谛法,就是已生的恶法愿断,未生的恶法愿不生,未生的善法愿生起,已生的善法愿增长。正念,又名谛意,就是以自共相观身受心法。正定,又名谛定,就是离欲恶不善法,成就初禅乃至四禅。八正道次第,四谛论第四说:依理观于圣谛,先立正见,于所观执视不舍,次立正觉;其次安立正言、正业、正命;于所观法为离为得,次立精进;于所离得永不忘失,次立正念;由不失念,于所见境心不散动,次立正定。八正道,以智慧为根本,因所观的四谛境,甚深最甚深,没有智慧不能了知,所以正见最为重要。
  七、由“障学七觉支不示相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七觉支。七觉支,又名七等觉支,七遍觉支,七菩提分,七觉支宝,七菩提宝等,为顺菩提的七种修法。是念觉支、择法觉支、精进觉支、喜觉支、轻安觉支、定觉支、舍觉支。念觉支,又名念等觉支、念觉意等,心明记为性,以念为体,忆持不忘。择法觉支,又名择法等觉支、法解觉意,就是毗钵舍那,以慧为体,能简择分别诸法。精进觉支,又名精进等觉支、精进觉意等,以勤为体,能策励不息。喜觉支,又名喜等觉支、爱喜觉意,以喜为体,即欣悦欢喜。轻安觉支,又名轻安等觉支、息觉支等,以轻安为体,即身轻安与心轻安。定觉支,又名定等觉支,定觉意、惟定觉意等,心一境性,以定为体,做到其心安住不散。舍觉支,又名舍等觉支、护觉意、行护觉意,心平等性,以行舍为体,心无警觉而住寂静。婆沙第九十六对觉支作这样问答:觉支是什么意义?为能觉悟说名觉支?为觉之支说名觉支?若以能觉悟说名觉支,就应一是觉支,馀六不得名为觉支,若是为之支说名觉支,就应六是觉支,馀一不是觉支。有说此以能觉悟者说名觉支。果如此,就应唯一择法觉支得名觉支,馀六不得说为觉支。不然!要知馀六为觉支分,能随顺觉,从胜而说,亦名觉支。有说为觉之支说名觉支。果如此,就应念觉支等六种得名觉支,择法应不名为觉支。不然!要知择法是觉亦名觉支,馀六虽是觉支,不得名觉。为什么作此分别?择法觉支,体是智慧,所以名觉,成总修位,亦名觉支;馀六觉支,体非智慧,不得名觉,成总修位,得称为支。依此分别,可知七觉支,虽皆为助如实觉的支分名为觉支,但唯择法其体是慧,既称为觉亦名觉支。
  八、由“障学八解脱、九空定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此法门。八解脱,就是上卷所说“洗八解水”,此处不再重述。九空定,就是九次第定,又名无间禅、鍊禅,就是次第无间的鍊修九种定。一、初禅次第定,二、二禅次第定,三、三禅次第定,四、四禅次第定,五、空处次第定,六、识处次第定,七、无所有处次第定,八、非想非非想处次第定,九、灭受想次第定。智论第二十一说:“九次第定者,从初禅心起,次第入第二禅,不令馀心得入;若善若垢,如是乃至灭受想定。问曰:馀者亦有次第,何以但称九次第定?答曰:馀功德皆有思心间生,故非次第。此中深心智慧利,行者自试其心,从一禅心起,次入二禅,不令异念得入;此于功德心柔软,善断法爱故,能心心相次”。因此,得名九次第定。智者大师说:行者修禅观时,先修定多智少的根本味禅,又修观多定少的观禅,定观两轮一强一弱,行用尚未调鍊,随有所缺,其心柔软,出入中间,不免异念。然今进一步地修此定,定观均等,定深智利。定深,在缘不散,智利,进入捷疾无碍,从一禅起入于一禅,心心相次,无诸间杂,就是此意。如是没有异念间杂,所以亦被称为无间禅。又以此禅鍊诸味禅,使得清净,譬如鍊金,所以此禅亦称鍊禅。
  辛四明菩萨障
  障学于十智,三三昧烦恼;障学三明、六通、四无碍烦恼;障学六度、四等烦恼;障学四摄法广化之烦恼;障学大乘心四弘誓愿之烦恼;障学十明、十行之烦恼;障学十回向、十愿之烦恼。
  一、由“障学十智”的烦恼,对于十智不能修学。智是梵语若那的译语,决定了知一切事理的精神作用。智论第二十三说:“决定知,无所疑故名为智”。经论对智分类有诸不同:或说二智、三智、四智、五智、六智、八智、十智,乃至七十七智等,现说十智,有小乘所立十智,有大乘所立十智。小乘十智是:一、世俗智,是缘世俗之境的智,亦即凡夫所有的有漏智。二、法智,于三界中,特观欲界四谛的智,具足说有苦法智、集法智、灭法智、道法智。三、类智,是观色无色界四谛的智,具足说有苦类智、集类智、灭类智、道类智。四、苦智,是了知上下界苦谛理的智。五、集智,是了知上下界集谛理之智。六、灭智,是了知上下界灭谛理的智。七、道智,是了知上下界道谛理的智。八、他心智,是了知他人心理如何的智。九、尽智,是于无学位上,显示我已知苦,我已断集,我已证灭,我已修道,与漏尽得的俱生的无漏智,亦即是断尽一切烦恼时所生的自信智。十、无生智,是于无学位上,显示我已知苦,不复更知,我已断集,不复更断,我已证灭,不复更证,我已修道,不复更修,复更遍知不用再修,与非择灭得俱生的无漏智,有了此智,自觉已得无生,所以名无生智,于此十智,第一世俗智,是与烦恼相应的有漏智,为凡夫缘世俗境所有的智;法智、类智乃至道智的六智,是属无漏智;他心智,通于有漏无漏;尽智及无生智属无漏智,不说可知。
  大乘所立的十智,是明如来所具的十智:一、三世智,于三世一切诸法通达圆明之智。二、佛法智,于一切佛法通达而能说法度生之智。三、法界无碍智,能了知一切众生本具法界之体,事理融通不相障碍之智。四、法界无边智,能了知法界众生色心诸法,充满一切而无边际之智。五、充满一切世界智,如来从定起广大妙用,周遍充满于世间之智。六、普照一切世间智,如来有大智慧光明,普遍照了无量世界之智。七、住持一切世界智,如来有大神力,住持世界,摄化一切众生之智。八、知一切众生智,如来知一切众生善恶因缘之智。九、知一切法智,如来既知所化众生,复知能化诸法之智。十、知无边诸佛智,如来出现无边诸佛世间,而知说法教化一切众生事之智。此所说的如来十智,出于华严经卷第十六。
  二、由“障学三三昧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三三昧。三昧是印度话,中国译为正定、等持等,是心住于一境不动的状态。智论第二十八说:“三昧有二种:声闻法中三昧,摩诃衍法中三昧。声闻法中三昧者,所谓三三昧”。三三昧,就是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,或说空空三昧、无相无相三昧、无作无作三昧。有以定相、慧相、舍相配三三昧。定相,是空三昧,慧相,是无愿三味,舍相,是无相三昧。空三昧,于二十五有不见一实;无作三昧,于二十五有不作愿求;无相三昧,无有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生、住、灭、男、女的十相。智论同卷还说有觉有观、无觉有观、无觉无观的三三昧。大乘所立的三昧,智论第二十八说:“摩诃衍三昧者,从首楞严三昧,乃至虚空际无所着解脱三昧。又如见一切佛三昧,乃至一切如来解脱、修观师子嚬呻等,无量阿僧祇三昧。试检现所流行的诸大乘经;或详述一种三昧,或略说三昧相,或举出三昧名。总之,三昧很多,通常多数说三三昧。
  三、由“障学三明、六通、四无碍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此法门。三明,是天眼智明、宿命智明、漏尽智明。六通,是天眼通、天耳通、宿命通、神境通、他心通、漏尽通。如是三明、六通,上卷都已讲过,四无碍为四无碍解之略,又名四无碍辩、四无碍智,或略称四解、四辩,为四种无碍的解智,一、我无碍智,是于法所诠的义理,能如实的领悟,决断无有碍滞;二、词无碍智,是对各个方域的种种言词,能无碍自在的通达;三、法无碍智,是于能诠法的名句及文身,如实领悟,分别无滞,决断无碍;四、乐说无碍智,是于文义能以无有碍滞的名词宣扬,对于其中道理能无碍的开演无尽,对诸禅定亦得自在无滞,乃至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,于一语中能说一切语,于一法中能说一切法,或随众生根的好乐而说,如乐说空的就为说空,好精进的就为说精进根,纵横自在,无有碍滞。
  四、由“障学六度”烦恼,所以不能修学六度。六度是中国的译语,或译六度无极、六到彼岸;梵语略称六波罗密,具称六波罗密多。意说到达彼岸的胜行,有六种差别:一、布施波罗密,又名施波罗密,或名布施度无极,有财施、法施、无畏施三种,能对治悭贪,除去贫穷。二、尸罗波罗密,又作施波罗密,持戒波罗密、戒波罗密、戒度无极,即持摄律仪戒,摄善法戒,饶益有情戒的三聚净,能对治恶业,得身心清凉。三、羼提波罗密,又称忍辱波罗密、安忍波罗密,忍辱度无极。如修耐怨害忍、安受苦忍、谛察法忍的三种忍辱,能对治瞋恚,使心安住不动。四、毗离耶波罗密,又作毗梨耶波罗密、精进波罗密、精进度无极。实行披甲精进、方便精进、饶益有情的三种精进,能对治懒怠,使善法增长。五、禅波罗密,又作禅定波罗密、静虑波罗密、禅度无极。修习现法乐住静虑,引发神通静虑,饶益有情静虑的三种,能对治乱意、摄持内心不散。六、般若波罗密,又作智慧波罗密、慧波罗密,明度无极。若缘世俗慧,缘胜义慧,缘有情慧的三种,能对治愚痴,晓了诸法实相。六度的如是次第,大乘庄严经论第七,虽说三种理由,现在姑说一种:由对资财能够施舍,就能如法持戒,由能奉持净戒,就能实践忍辱,由能忍辱无瞋,就能精进不懈,由于能大精进,就能善修禅定,由能善修禅定,所以了解真理。由前引后,次第如是,不容紊乱。
  此六波罗密:有说施、戒、忍三为福德资粮,般若为智慧资粮,精进、禅定,通于福、智资粮;有说施、戒、进三为福德庄严,忍、禅、慧为智慧庄严;有说施、戒、忍为修福德,禅、慧为修智慧,精进通修福慧。六波罗密,为菩萨修行的方轨,任一大乘行者,必修六波罗密。大乘经论,虽广说六波罗密,但小乘有部,唯说施、戒、进、般若四波罗密;外国诸师说六波罗密,即于前四之外,再加忍与静虑;加湿弥罗诸师,说后二波罗密,可摄在前四中,如忍可摄戒中,静虑摄般若中,不必另说;复有别说六波罗密,于施、戒、般若、进外,加闻及忍成六。如是说六波罗密,虽没有什么不可,但与大乘说仍然有别。经中有时将六波罗密,为戒、定、慧三学所摄:施、戒、忍三为增上戒学所摄;般若为增上慧学所摄;禅为增上心学所摄;精进通于三学。
  五、由生障学“四等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四等。四等,就是四无量心,为慈、悲、喜、舍的四等心。大乘经中固然到处讲到,小乘阿含亦常谈及,这里不再多说。不过楞伽经说有字、语、身、法四等,现略一说:一、字等,如诸佛成佛皆名为佛,其字绝对平等,没有丝毫差别。二、语等,每佛成佛,皆具六十四种梵音,以此梵音为众生说法,其语平等无异。三、身等,每佛成佛,皆具法、报、应三身,而应、报二身所具相好,亦是平等无别。四、法等,诸佛成佛,皆得三十七菩提分法,平等无别。
  六、由“障学四摄法广化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此广化众生。四摄法,又名四事摄法、四摄事,或略称四摄,为菩萨摄受众生、调熟众生的四种方法。大品般若经第十三闻持品说:“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,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:所谓布施、爱语、利益、同事”。一、布施摄,又名布施摄事,布施随摄方便,或名惠施。谓以无所舍心,行财法二布施,以摄受所度化的众生。如有众生希求钱财,就舍钱财以摄受他,如有众生希求正法,就施正法以摄受他。智论第六十六说:“以财施、法施二种,摄取众生”。因以种种财物布施饶益有情,有情得你实际利益,对你生起好感,然后对他说法,就会接受佛法,如实依教奉行。二、爱语摄,又名爱语摄事、爱语摄方便,或略名爱言。谓以美妙的柔软的语言,随顺一切有情,说其所乐佛法,众生乐以听闻,生亲切心依附菩萨,随受道住真理中。集异门论第九对爱语作如是说:“爱语者,谓可喜语、可味语、舒颜平视语、远离颦慼语、含笑前行语、先言爱慰语、可爱语、善来语。谓作是言:善来具寿!汝于世事可忍、可度安乐住不?汝于饮食、衣服、卧具及馀资具勿有乏少?诸如是等种种安慰,问讯语言名善来语,此及前说总名爱语”。三、利行摄,又名利行摄事、利益摄,或名同行、同利等。谓起身口意行,能使众生各沾利益,众生蒙受胜利,欣所得利,自然生亲爱心,依附菩萨受道,住于真理之中。集异门是论第九说:“利行者,谓诸有情或遭重病,或遭厄难困苦无救,便到其所起慈愍心,以身语意方便供倚,方便救济是名利行”。四、同事摄,又名同事摄事,同事随顺方便,或名同利。谓菩萨用法眼,明见众生根缘,随诸有同欣者,即分散形影,普和其光,同彼事业,各沾利益,使诸众生生亲爱心,依附菩萨,信受其道,得住涅槃。集异门是论第九说:“同事者,谓于断生命深厌离者,为善助伴令离断生命;若于不与取深厌离者,为善助伴令离不与取;若于欲邪行深厌离者,为善助伴令离欲邪行;若于虚诳语深厌离者,为善助伴令离虚诳语;若于欲酒深厌离者,为善助伴令离欲诸酒。诸如是等说名同事”。四摄事,是菩萨广行化他的方便行,如不修学四摄事,就不能广化众生,在菩萨化他方面,是极重要的法门,就是人与人间的关系建立,亦不能缺这四摄事。以偈总说四摄:“布施及爱语,利行与同事,如应处处说,普摄诸世间。如是四摄事,在世间若无,子于其父母,亦不欲孝养。以有摄事故,有法者随转,故得大体者,观益而施设”。菩萨对四摄事,怎可不修不学?
  七、由“障学大乘心四弘誓愿烦恼”,所以不能起大乘心发四弘誓愿。四弘誓愿,又名四弘愿行、四弘誓、四弘愿,略名四弘,或总称愿。一切菩萨于因位中,必发此四广弘誓愿。一、众生无边誓愿度,意说众生尽管有无量无边之多,诸有未解脱痛苦者,皆令度脱痛苦,不让众生再受痛苦袭击。二、烦恼无尽誓愿断,意说烦恼虽有无穷无尽之多,我愿诸有未断烦恼的有情,皆令脱离烦恼,不再受到烦恼缠缚。三、法门无量誓愿学,意说如来所说一切法门,我愿尽我自己所能去学,如有一法未达未知,决不停止我的学习。四、佛道无上誓愿成,意说佛道是至高无上的,又是极为遥远的。为了利益众生,我发愿得成佛,菩提道上纵然遇到魔障阻碍,没有到达佛果,决不中途退堕!有约四谛而发四弘誓愿的庄严大誓:愿度苦谛是第一弘愿,愿解集谛是第二弘愿,愿修道谛是第三弘愿,愿得涅槃是第四弘愿。有说四弘誓愿,有随事顺理的二种:随事、烦恼无数悉愿断除,善法无量悉愿修学,众生无边悉愿度脱,于此三事决定期求愿成。初是如来断德正因,次是如来智德正因,三是如来度生恩德正因。如是三德会为无上菩提之果,即总三种愿心,为无上菩提之因,是随事发心的状态。顺理、信解诸法如幻如化,非有非无,离言绝虑,依此信解发广大心。虽见烦恼与善法的差别,但不拨无可断可修,虽愿烦恼悉断善法悉修,但不违于无愿三昧。无量有情虽皆愿度,但不存有能度所度,随顺空及无相三昧。如经说:“如是灭度无量无数众生,而实无一众生得灭度者”。如是发心,是为顺理发心的状态。
  八、由“障学十明”之烦恼,所以不能修学十明。十明,是十种智明的意思,又名十通,为十地菩萨所具的十种智明。此十明出华严经,如旧译华严经第二十八十明品说:“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明,一切天人不能思议……唯有如来乃能演说此人功德,馀不能说。佛子!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智明。此菩萨摩诃萨住此智明,悉得三世无碍智明”。一、善知他心智明,又名善知他心明,就是菩萨悉能了知一切众生善恶心的差别。二、无碍天眼智明,又名天眼明,就是菩萨完全见到一切众生在此死去,其后所生善恶诸趣,所受苦乐,种种思愿业行。三、深入过去际劫无碍宿命智明,又名宿命明,就是菩萨得九世眼,于过去世一切世界自他本事,过去诸佛因果等,悉能忆念不忘。四、深入未来际劫无碍智明,又名未来际智明,就是菩萨于一切世界,未来无量众生的业报相,及未来相诸佛因果等,皆悉明确了知。五、无碍清净天耳智明,又名天耳明,就是菩萨成就无碍天耳,于十方世界远近等一切音声,随意能够听到,于如来所说法,悉能闻持而不忘失,广说妙法度诸众生。六、安住无畏神力智明,又名神力智明,就是菩萨得无作神力,乃至随顺行神力等的十二神力,往诣一切世界的现在诸佛所,供养赞叹佛,常闻正法,成满胜愿,修无量行。七、分别一切言音智明,又名分别言音智明,就是菩萨悉能了解无量世界的中国、边国,乃至天龙、人非人等一切言音及其法义。八、出生无量阿僧祇色身庄严智明,又名色身庄严智明,就是菩萨知一切法,深入无色法界,随其所应,住持、变现无量无边的色身,度诸众生。九、一切诸法真实智明,又名真实智明,就是菩萨了一切法真实义,远离二边,不着中道,不舍本愿,摄受众生,恒具无碍自在的智用。十、一切诸法灭定智明,又名灭定智明,就是菩萨于灭尽定能够寂然不动,不舍大慈大悲,满足一切菩萨行。有将十明摄为二智:前八是缘差别的如量智,后二是缘如如的如理智,虽可这样分别,而实唯是一无碍智。
  九、由“障学十行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十行。十行,又称十行心,是菩萨于地前所修的十种行。一、欢喜行,为佛子者,具足无量如来的妙德,随顺十方,为大施主,能舍一切,三时无悔,令他欢敬,名欢喜行。二、饶益行,菩萨行者,自身严持净戒,降伏众魔,常以戒法摄化众生,使诸众生皆得法利,如是自他皆得饶益,名饶益行。三、无瞋恚行,又名无瞋恨行、无违逆行、无恚行。菩萨行者,内而善修忍辱,外而受诸捶打,乃至身如大地,任人履践,远离瞋恚,谦卑恭敬,不害自他,对怨能忍,名无瞋恨行。四、无尽行,又名无屈挠行,菩萨虽多劫的受诸剧苦,仍能勤修精进,求法济度众生,广摄一切善法,利他之行无尽,名无尽行。五、离痴乱行,又名无痴乱行,菩萨行者,常以禅定持心,不为无明之所失乱,于一切法不昏不掸,名无痴乱行。六、善现行,菩萨行者以般若观照,知一切法无所有,三业寂灭无缚着,不舍一切众生教化,常现一切众生之前,名善现行。七、无着行,菩萨行者历诸尘刹,供佛求法心无厌足,而以寂灭观于诸法,于一切法皆无所着,名无着行。八、尊重行,又名难得行,菩萨行者依四弘誓,运大慈悲与乐拔苦,成就难得善根,增修二利之行,种种诸法现前,皆是第一波罗密多,受诸天人之所恭敬,名尊重行。九、善法行,菩萨行者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,成就种种化他善法,守护正法,不绝佛种,名善法行。十、真实行,菩萨行者成就第一义谛语,如说能行,如行能说,语行相应,色心皆顺,一一清净无漏,无有虚假,名真实行。此十行法,是三世诸佛之所宣说。为厌有为修此诸行,为求菩提满足佛陀修此诸行,为欲救度现在及未来世众生修此诸行,为求实际得证法如修此诸行。是则修此四行,有此四种要义。
  十、由“障学十回向”之烦恼,所以不能修十回向。十回向,又名十回向心,略称十向,地前菩萨所修的十种回向。一、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,或名救护众生回向。菩萨行者以六度四摄等护一切众生,具怨亲平等的无所简择,以无相心而入果报,不受而受故名。二、不坏回向,又名不坏一切回向,菩萨行者于三宝所得不坏信,回此善根给诸众生,使皆得到善利。三、等一切佛回向,又名等一切诸佛回向,菩萨行者等于三世佛所,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,不着生死,不离菩提,如是修菩萨行,等三世佛而作回向。四、至一切处回向,又名遍至一切处回向。菩萨行者以大愿力,入一切佛土,供养一切佛,遍至诸佛乃至众生之处,回向令得利益。五、无尽功德藏回向,又名无尽功德回向,或名无尽藏回向,菩萨行者随喜一切无尽善根,将之回向而作佛事,以得无尽功德善根。六、随顺平等善根回向,又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,或名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。菩萨行者回所修的施等善根,佛为守护,能成一切坚固善根。七、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,又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,或名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。菩萨行增长一切善根,回以利益一切众生。八、如相回向,又名真如相回向。菩萨行者顺于如相,回向所成的种种善根,心得自在等三世佛,寂而常照为有,照而常寂为空,一切契真如相。九、无缚无着解脱回向,又名无缚无着解脱心回向,无缚解脱回向,无缚无着回向。菩萨行者于一切法,无所取执缚着,得解脱心,回以善法,行普贤行,具一切种功德。十、法界无量回向,又名入法界无量回向,法界无尽回向。菩萨行者修习一切无尽善根,以之回向,愿求法界差别无量功德。此十回向,出华严经第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。古德说这十回向相,各有回向众生,回向菩提,回向实际的三义,或说各有回事向理,回因向果,回己功德普施众生。事理圆融,顺入法界之故。
  十一、由“障学十愿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十愿。十愿,又名十大愿,即菩萨所发大愿有十。此可分为普贤菩萨所发的十大愿与初地菩萨所发的十大愿。普贤十大愿是:一、礼敬诸佛,愿十方三世诸佛世尊如对目前,以清净身语意业而修礼敬,尽未来际的无有穷尽。二、称赞如来,愿从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,从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,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。三、广修供养,愿以华云、鬘云等诸上妙具供养诸佛,又修如说修行供养等最胜法供养。四、忏悔业障,又称忏除业障,愿由过去无始劫中贪瞋痴所造一切恶业,今于诸佛菩萨众前,以清净三业诚心忏悔,后不再造,恒住净戒。五、随喜功德,愿诸佛如来从初发心至分布舍利的一切功德,及诸菩萨乃至六道、四生所有功德,悉皆随喜。六、请转*轮,愿对成正觉的一切诸佛,以身口意业的种种方便,殷勤劝请转妙*轮。七、请佛住世,愿对将示现涅槃的诸佛如来,乃至一切大善知识,为利众生,劝请莫入涅槃。八、常随佛学,愿如毗卢遮那如来,从初发心,精进不退,树下成道,处诸众会,成熟众生,乃至示现涅槃,一切皆愿随学。九、恒顺众生,愿随顺所有众生差别,种种承事供养,如敬父母、如奉师长,乃至如来,平等饶益。十、普皆回向,愿从第一礼敬乃至第九随顺所有功德,悉皆回向一切众生,常得安乐,究竟成就无上菩提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四十说:“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,则能成熟一切众生,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”。
  初地菩萨所发十大愿,旧译华严经第二十三十地品说:“菩萨住欢喜地,以十愿为首,生如是等百万阿僧祇大愿”。十大愿:一、供养愿,又名供养佛愿、摄功德愿。菩萨行者以清净心,常愿用一切乐具,供养十方一切诸佛。二、受持愿,又名护正法愿,摄智慧愿。菩萨行者愿受持诸佛教法、证法而不忘失。三、转*轮愿,又名摄法上首愿。菩萨行者愿劝请诸佛转未曾有的*轮。四、修行愿,又名增长众生心愿,修行二利愿。菩萨行者愿以一切菩萨所修诸行,教化一切众生,使其心得增上。五、成熟愿,又名知众生愿,化众生愿,成熟众生行所愿。菩萨行者愿知一切所化众生的差别,随其所知,化令生信,入三乘道。六、承事愿,又名知世界愿。菩萨行者愿知众生所居一切世界净秽的差别。七、净土愿,又名净佛土愿。菩萨行者愿求诸佛净土,摄取所当摄取的众生。八、不离愿,又名同心同行愿。菩萨行者愿与一切菩萨,同智慧心及功德行,方便度化一切众生入于大乘。九、利益愿,又名三业不空愿。菩萨行者愿以身口意业,利益众生而不空过。十、正觉愿,又名成菩提愿,成正觉愿。菩萨行者愿自己于成无上菩提后,以菩提道利益众生。
  初地菩萨所发如是十愿,是以真如为体,因入初地就已体悟真如之理,所以得能成立此十大愿。古德将此十愿,分别而为自利利他二愿:初二愿是自行的开始,次三愿是自行所出生的功德智慧,后五愿则是外化的行愿。于诸行愿复作这样分别:初愿是为众生求法,第二愿是依法化增众生善心,第三愿是知所化的众生,第四愿是知所化的住处,第五愿是自求清净佛土摄取众生。最后三愿,自他不定,随相分别;第八一愿,是说自利的行成,第九一愿,是说利他的行成,第十一愿,是明自利利他得果:菩提的自体是自利果,菩提的作业是利他果。通论后三大愿,既可说为皆是自利,亦可说为皆是利他。
  障学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明解之烦恼,障学五地、六地、七地诸知见烦恼,障学八地、九地、十地双照之烦恼。
  十二、由“障学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明解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明解。明解,是见真如的智慧,亦即以空观内照,明解诸法的真相。从初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,虽皆是属圣者菩萨,但因能障的烦恼不同,所以分为三个层次:一、欢喜地,又名极喜地、喜地、悦豫地。菩萨行者从十回向后心,刚刚得到过去所未得过的出世心,现在始得大事大用,而且真正成为如来家族的一员,现证诸法法性,分证无上菩提,知道自己将来得以成佛无疑,内心所生起的无限欢喜,到了没法形容的程度,所以名为欢喜地。到了此地,既然证得法性空的真理,当然是就断除一些烦恼,而此所断的烦恼,犹如小乘初果所断的萨迦耶见、戒禁取见及疑的三结。断三结证圣果,虽是大小乘所共的,但所证入的法空性,其程度有很大的不同。初地菩萨虽说广修一切法门,但因布施是福德资粮的要素,亦是摄受众生的最胜方便,所以特别常行大施,并能内施、外施等的无所不舍,原因在于已真正的通达无我我所。
  二、离垢地,又名无垢地、净地。从初地踏上二地,已经入于修道,在此地中所修法门,是以持戒为主修行。戒是佛法行者所特别重视的,但能将戒严持得清净不犯,在凡夫位上,不说极为小心谨慎,难以达到真正清净,就是专心一意的密切防护,亦还不能做到这个地步。可是离垢地菩萨,自然能离犯戒垢行,亦即远离毁犯一切微细之罪,破戒的过失皆已得到清净,不说白天任运自然的不会犯戒,就是夜晚睡梦时,亦能保持戒行的清净。为什么能到达这样程度?原因“性自远离一切杀生”等犯戒行为,不再会有微细的犯戒垢,具足清净尸罗,所以名离垢地。
  三、发光地,又名有光地、兴光地、明地。此地菩萨在所修的一切行门中,以修忍辱行为主,原因菩萨入于无量智慧光明三昧,不为任何外在内在的一切之所倾动,亦无任何一切可以动摇菩萨意志。因为在此光明三昧中,运用智慧透视一切,了解一切无不是无自性空,对于众生的度化,不说对柔和的众生慈念不息,就是对难调难伏的刚强众生,不论怎样对我致以怎样的打击,决不放弃这个无理取闹的众生,而且对他更加同情怜愍,忍辱无瞋的更要运用方便,将这众生感化过来,使他也能走上佛道。由于如此,菩萨的智慧更加光辉明净,所以名发光地。
  四、焰慧地,又名增曜地、晖曜地,或简说焰地。此地菩萨虽不是不修其他法门,但以精进为主修的行门,因菩萨深知世出世间的一切功德,皆由精进之力推动而来,没有说是不经一番精进努力,而有诸善功德的完成。精进在修学佛道方面,确是极为重要的,但修什么法门需要精进?经论中说,以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为主。一般说这是三乘共修的,但“为不舍一切众生故”而勤修三十七菩提分法,显然这是菩萨所修的。由于精勤修习菩提分法,所以发出火焰般的慧光,烧毁一切烦恼的柴薪,降伏扰乱修道的众魔,增进智慧的光辉,所以名焰慧地。
  十三、由“障五地、六地、七地诸知见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诸清净知见。五、难胜地,又名极难胜地。菩萨所修智慧,向来分为分别的世间智与无分别的真谛智,而此二智的行相互相相违的,在此地前菩萨,虽同样的修此二智,但还不能做到并观,亦即未能使行相互违的真俗二智和合相应。可是第五地菩萨,由于不断的修习禅定,且已达到圆满成就,不但对于二谛已经善巧通达,二智亦使和合相应不违,确实到达真俗无碍,空有不二的程度,不会再如前四地那样的观空不能达有,达有不能观空,这步工夫很难做到,五地菩萨做到,极为难得,名难胜地。
  六、现前地,又名现在地、目见地。五地菩萨继续不断的修行,将精神集中不再向外驰散,住缘起智,引发无分别的最胜般若智慧现前,亲切体验到缘起诸行,确实是无自性的,亦即缘起空寂性的。是时菩萨运用所现前的般若智慧,观察世间万有诸法,无不是缘起而空寂的,一切诸法本是空寂,现在如其本空而见为空,是般若智慧现前的功用,原因此地菩萨以修般若为主,唯有甚深般若,方能现见空性。八十华严卷三十七说:“菩萨如是观察有为多诸过患,无有自性不生不灭,而恒起大悲不舍众生,即得般若波罗密现前,所以名为现前地。
  七、远行地,又名深行地、深入地、深远地。现前地菩萨,虽可入灭尽定,不是要入就入,还须加行引发。可是远行地菩萨,已到无相住功用后边,于入灭尽定时,做到出入自在,前一刹那入定,后一刹那就可出定,根本不用什么加行引发,出过世间与二乘之道,无漏无间,无相思惟。不但如此,且亦得般若慧,从智慧起方便,度化一切众生,离生死已很远,接近彼岸边缘。此地菩萨以修方便度为主,而且修得极为殊胜。因是修的无相有功用行,不如前六地从法性空出,以后得智观一切时,仍然有相现前,现能无间无相现行,到此边缘,名远行地。
  十四、由“障学八地、九地、十地双照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二智双照。永嘉集说:“无即不无,有即非有,有无双照,妙悟萧然”。真俗二谛注说:“空智照真为实,假智照俗为权。此真俗二谛,空假二智双照,权实双显,故名双照”。八地、九地、十地菩萨,本皆可以修学双照,但因被诸烦恼所障,所以要修而不能修。菩萨进入第八地,不如八地前的诸菩萨,因还未能断尽微细烦恼,有时仍然不免为微细烦恼所动,但一踏上不动地,已能做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,任何微细烦恼皆不能动,所以名不动地。此地菩萨以愿波罗密为主修的行门,而且修到极为清净,所以能于无相无功用行中修习一切,不像第七地菩萨,只能做到无相行,还不能没有功用,功行当然胜过前地。不为烦恼所动的八地菩萨,三界所有修所断的烦恼,已经断尽无馀,其所得的境界,与阿罗汉一样,本想入涅槃的,因得佛力加持,加上本有愿力,未即入于涅槃。如想入涅槃时,诸佛即现其前,对他劝说:你是发愿要度众生的,现应不忘本所誓愿,起来度化所当度化的众生,怎可独自入般涅槃?菩萨经过诸佛的劝说,不但不入涅槃,且深入生死海,运用其悲愿力,普现一切色身,教化无量众生。从这显示出真正不共二乘的菩萨道。
  九、善慧地,又名善哉意地、善根地。菩萨从不动地进入善慧地,不特行解相应的工夫做得很到家,就是知识能力亦已达到相当的圆满,于诸菩萨当中,说法最为第一,所以名为善慧。八十华严第三十八说:“佛子!此菩萨,善能演说声闻乘法,独觉乘法,菩萨乘法,如来地法。一切行处,智随行故,能随众生根性欲解,所行有异,诸趣差别,亦随受生烦恼眠缚,诸业习气而为说法,令生信解,增益智慧,各于其乘,而得解脱”。原因善慧菩萨,已得四无碍智——法无碍智,义无碍智,辞无碍智,乐说无碍智,所以于一切说法人中,最为第一。此地菩萨以力波罗密为主修行门,其所修力波罗密,已达到清净圆满。
  十、法云地,又名法雨地。菩萨在前第九地,既已成为说法人中最为第一,再进一步的修智波罗密,以无量智慧观察一切,亦常观察如来十力、四无畏,不共佛法,得一切种一切智智,诸佛乃从眉间光清净光明,以智水灌到菩萨顶上,菩萨就入佛数。因到这时,菩萨的菩提智光,与佛的菩提智光,已经平等无有差别,这不是入佛数是什么?菩萨以这样广大的智慧,接受诸佛所有的法雨,为诸众生说法,以法雨滋润众生的善根,好像天降大雨以润万物,复以慈悲荫蔽众生,如空中的大云覆荫万物。如是菩萨现通说法降大法雨,是从慈悲云中而来,生长一切众生善根,好像从大云而来所降的及时雨一样。
  法云地为圣者菩萨的最后一尊菩萨,从此进一步就得到成佛。中观与唯识,不如真常者,更立等觉位。如上所说十地菩萨,不唯释尊是这样说,三世诸佛皆如此说。旧华严经第二十三说:“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,已说、今说、当说,为是地故,我如是说”。如在唯识学说:于资粮、加行等五位中,初欢喜地名通达位,意即已证通达二空的真理,从此以后直到第十法云地,名修习位,意显前虽通达真理,只是部分的通达,如要究竟通达,还得继续修习,扫除其他障蔽真理的惑染,方能跃登最高佛位。
  辛五明佛果障
  障学佛果百万阿僧祇诸行之烦恼。
  上来从世间障乃至菩萨障,皆已详细说明,现明最后佛果位障。由“障学佛果百万阿僧祇诸行之烦恼”,所以不能修学到达佛果所应修的无量诸行。阿僧祇,又名阿僧伽、阿僧企耶、阿僧,或作僧祇,中国译为无数,或无央数,为印度的数目之一,是不可数的数目。智论第四说:“天人中能知算数法,极数不能知,是名一阿僧祇。如一一名二,二二名四,三三名九,十十名百,十百名千,十千名万,千万名亿,千万亿名那由他,千万那由他名频婆,千万频婆名迦他,过迦他名阿僧祇”。总之,这是世人所不能数出的大数目。佛的成佛,一般说经三大阿僧祇劫,但亦有说要经无量阿僧祇劫。在这长时期间,要将所修万行,修到究竟圆满,方得圆成佛果,所修万行,如有一行没有圆满,就不可能成就佛道,这是不容有所放松的。本师释迦牟尼如此,过去诸佛皆然。现在有很多学佛的人,对于成佛决没有疑问,可是要他经过这么久的时间,修学这么多行门,对成佛似有所畏惧,最好今天开始学佛,今天就能得到成佛,所以“即身成佛”,“立地成佛”,大行其道,使诸学佛者,都走上速成班,可是不如想像那么容易,于是退心者不乏其人!不过依正常道,一旦到达佛果,那就“如清净无染的虚空中,有皎洁的月光,朗照着大地,使黑暗的大地,完全呈现着一片光明,这实是个难得的明月之夜。于此,虚空是显示无碍;月光是显示光明;清净是显示远离垢秽;月夜是显示清凉。而这一切,都是赞仰佛果位上的福德智慧清净无染,广大无边,交互无碍的”。成佛,不论从哪个角度说,都是极为理想,值得学佛者去追求的,但这不是要想成佛就得成佛的!
  己二总忏得益
  如是行障无量无边,今日至祷稽恳向十方佛、尊法、圣众,惭愧忏悔愿皆消灭。愿藉此忏悔障于诸行一切烦恼,所生功德,愿在在处处自在受生,不为结集业行之所回转,以如意通,于一念顷,遍至十方,净诸佛土,摄化众生。于诸禅定甚深境界,及诸知见通达无碍。心能普周一切诸法,乐说无穷而不染着。得心自在,得法自在,方便自在。令此烦恼及无知结习,毕竟永断不复相续,无漏圣道朗然如日。
  “如是”像上所说“行障”,有“无量无边”那么多,是不是就这样让它障修万行?不可!应当从“今日”起,“至”诚祈“祷,稽”首“恳向十方佛”,十方“尊法”,十方“圣众”前,生起大“惭愧”心,“忏悔”所有行障,“愿”在三宝慈悲威德加被下,悉“皆”得到“消灭”,好修世出世间自利利他善法,从而得证无上菩提。
  同时,“愿藉此”真诚“忏悔障于诸行”的“一切烦恼”,生起“所生”的一切“功德”。仗此功德,“愿在在处处”,就是不论在什么地方受生,得以“自在受生”,再也“不”会“为结集业行之所回转”。众生在生死中转来转去的轮回不息,不是由自己自由自在的做主,完全听凭所结集的业行之所指挥,业行指挥你在这儿受生,不由得你不在这儿受生,想到另外一个地方受生决不可能。现由忏悔得到很多功德,以此功德愿在哪儿受生,必然就会在哪儿受生,结集的业行再也没有力量牵动你!
  愿此忏悔障于诸行所生功德,“以如意通”,“于一念顷”的极短时间,就能“遍至十方”所有“净诸佛土”,学习诸佛“摄化众生”的方法,作为自己净佛国土、度化众生的榜样。如意通,就是神足通,运用飞行自在的神足,如意自在的要变现什么就变现什么,要到哪一佛国土去立即就可到哪一佛国土中,所以名如意通。
  愿此忏悔障于诸行所生功德,“于诸禅定甚深境界及诸知见通达无碍”。禅定,是有各式各样的,有世间禅定,有出世禅定,有出世间上上禅。禅在印度,叫做禅那,又名驮衍那、持阿那,中国译为静虑、思惟修、思惟修习,或译弃恶,功德丛林。不论修怎样禅,初步必要使心安住于一境,正审思虑,达到定慧均等的一种状态。在诸禅定当中,要得甚深境界,如入于佛地住,自证圣智三种之乐,为诸众生作不思议事,固是甚深境界,若在定中如实观察诸法实相,或是观察缘起中道,皆是甚深境界,同时以佛知佛见为本,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,皆能无所障碍的通达,亦即一切诸障皆已澈底消除。因为如此,所以“心能普周一切诸法”,对于诸法如实了知,度化众生而说法时,能够“乐说无”有“穷”尽,且要怎样说就怎样说,如水银泻地的无所迟滞,“而不”生起“染着”,既不以为自己是怎样的通达甚深境界,亦不以为自己是个极为善说法要者,当然不会有所染着。
  愿此忏悔障于诸行所生功德,“得心自在,得法自在,方便自在”。自在是梵语伊湿伐罗的意译,是无碍纵任之义,即随意所欲、所为,皆得纵任无碍。自在并不是容易得到的,因是诸佛及上位菩萨所得的功德,不是普通凡夫所能得的。心自在,是由出生阿僧祇那么多三昧,于中得到甚深智慧,其心就可自由自在,要想思惟什么,就可思惟什么,要想观察什么,就可观察什么,决定不会受到任何阻碍,不像心不自在的凡夫,不能周遍的观察一切。法自在,是于诸法真理得到自在,如说“佛为法王,于法自在”,就是通达真理之法,于一切法无不正确认识;或能示现无量无边的法门,亦是法自在;或了知一切法即是一法,一法即是一切法,而不有违众生的法相,是为法自在;或将一切法入一法门,于不可说劫分别解说无有穷尽,是为法自在。方便自在,是乃运用种种方便,度化各类不同众生,无不得到自在无碍,如一切方便入一方便,分别解说无量方便,皆能得到自在;或说一切诸法本是言语道断,但能方便演说无量法门,而得自由自在;或于一切法运用巧方便,转妙*轮无有穷尽,是为自在。
  其他有命自在,或称寿自在,寿命自在,即自己寿命,要住世多久即住世多久,或为教化利益无尽众生,能长劫的住持自己寿命。另有财自在,又名物自在,庄严自在,众具自在,由于财物众多,能以极大庄严,庄严一切国土,无所吝惜的施诸众生,能无碍自在的施舍,不会感到财物的缺乏,甚至越施舍越多,是为财自在。复有业自在,是于诸业得到自在,什么时候要以业受报,什么时候就可随业受报,由业受报没有时间的限制,是为业自在。众生虽亦随业受报,但受业力的时间限制,在业缘未成熟时,感果是不可能的,不得说为业自在。更有生自在,又称受生自在,显示能于一切国土自在受生。其他还有多种自在,在此不再多说。
  由于忏悔障行各种烦恼,所生种种功德,“令此烦恼及无知结习,毕竟永断”无有遗馀,从此“不复”再有烦恼“相续”,所修“无漏圣道”,自得“朗然”现前,“如日”丽天那样的无幽不烛,再也没有黑暗残存。
  己三礼佛结愿
  发愿已,归命礼诸佛。南无毗卢遮那佛,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,南无阿弥陀佛,南无弥勒佛,南无龙种上尊王佛,南无龙自在王佛,南无宝胜佛,南无觉华定自在王佛,南无袈裟幢佛,南无师子吼佛。南无文殊师利菩萨,南无普贤菩萨,南无大势至菩萨,南无地藏菩萨,南无大庄严菩萨,南无观自在菩萨。
  忏悔行人“发”如上大“愿”所生功德“已”,对前文可算作一总结;“归命礼诸佛”句,是生起下面所要礼敬的诸佛及诸菩萨。佛菩萨的德号,在前已经略为解说,现在不再重述。
  丙二忏业障
  丁一障显业报
  戊一承前起后
  礼诸佛已,次复忏悔。某等略忏烦恼障竟,今当次第忏悔业障。
  “礼”拜“诸佛”及诸大菩萨“已”,其“次复”再“忏悔”。忏悔什么?“某等”前来虽已“略忏烦恼障”究“竟”完了,现“今当”再“次第忏悔业障”。
  业在印度叫做羯磨,以造作为它的定义,即有情身语意的种种造作,如以现在话说,是生命界的各种活动。业的思想理论,在佛教确占有极殊胜的地位,因而世间有些学者,称佛教为业宗,太虚大师亦认业果为佛教最重要的一法。业为什么被人看得这样重要?当知佛教所说道德,不论是一般或特殊的,都建筑在业上。如吾人生命出现到世间,固由业的招感,生命得以延续生存,亦全赖于业力支持,业是生命生存的唯一因素,业如什么时候不再支持,生命立刻就会宣告崩溃,怎能不说业的重要?
  不特有情生命不能离业,就是世界以及所有一切,没有一样是属偶然出现,同样都是由业而来。当知广大宇宙的存在,以佛法说,实是业的延续,没有有情所造业,就是广大的宇宙,亦会归于灭亡。世间各种学说及各宗教,虽欲为解决宇宙人生问题,各各绞其脑汁,但因不知它们怎样产生,为什为存在得或久或暂,只好说是自然如此,或说大力者的创造。过去,或有人以为确是这样,但到现在,由于科学的进步,已没有人相信这样说法。
  世学所说宇宙人生,佛教说为器世间及有情世间。俱舍论颂以“世别由业生”句,就简明扼要的说出两者的来源。婆沙第百二十四说。“如契经说,佛告摩纳婆:世间有情皆由自业,皆是业分,皆从业生,业为所依,业能分判诸有情类,彼彼处所高下胜劣”。这不但明显的说业是生命的源泉,亦是生命存在的根基,更是生命高下胜劣最有力的判别。其论第百三十四又说:“谓有情类,于此处所共业增长世界便成,共业若尽世界便坏”。这亦明显是说由于有情的共业,始有器世间的成坏差别。所以佛教认为,一切万有诸法,无不基于因果。有情的种种苦乐果报,固由于业,依报世界的净秽,亦由于业。
  没有众生所造的业,高下胜劣的生命,固无由生,净秽差别的世界,亦不会出现。佛法所说业,对宇宙人生,有着怎样重大关系。因而生而为人,特别为佛弟子,对自己的行为活动,应予详细观察,并应予以确切认识。要知每一行为活动,不论是大是小,是好是坏,是净是秽,都是业的一种造作,将所造业积聚起来,对未来生命会有很大影响。如不注意自己行为活动,不知什么行动是对是不对,什么行动会得乐果苦果,对未来生命相当不利。
  原因吾人所表现的行为活动,对他人及诸众生,有益或有损的性质不同,佛法将之分为善、恶、无记,或罪、福、不动三业,且任何一种行业的表现,不是表现就算,终要自己负责的。如过去的行为活动,决定我们现在的一切,现所有的各种遭遇,苦痛或快乐,有恩或是怨,并非完全现在造成,都是以前行为结果;未来所将出现的生命怎样,全看现在的行为如何。佛法常说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未来果,今生作者是”。自己的行为活动,对自己关系如此重大,怎不密切注视自己行为活动?
  戊二不明业力
  夫业者,能庄饰世趣,在在处处,不复思惟求离世解脱。所以六道果报,种种不同,形类各异,当知皆是业力所作。佛十力中,业力甚深,凡夫之人,多于此中好起疑惑。
  “夫业者”既是一种造作,当然就“能庄饰世趣”。庄是庄严,饰是修饰。如维修或粉饰组屋,使组屋更为美观,谓之庄饰。吾人勤劳不怠的造作种种的业行,好像有庄严修饰之象。作业所要庄严光饰的,在凡夫,只庄严六道。如造三途十恶等的罪业,是庄严世间的三恶趣,若行五戒、十善等的善业,修四禅八定的不动业,是庄严世间的人天趣。如问世人为什么老是劳碌奔波的在忙,世人总说是为衣食忙,为儿女忙,实际在为自己将来所要趣向的地方忙着庄饰。为忙庄饰世趣的众生,由于技术的巧劣不同,所庄饰的环境自亦有别:有的庄饰得相当美观,如人天趣,住在其中,相当不错,感到满意;有的庄饰得越饰越丑,如三恶趣,住在其中,相当不满,因不舒服,所庄饰的世趣,虽有庄饰得美观,但仍在世趣,并未能出世。
  正因为庄饰世趣而忙,“在在处处,不复思惟求离世解脱”。原因众生有个错误的观念,以为世间还可以,只要庄饰美观,安住有何不可?为什么要求离世解脱?殊不知如火宅般的世间,任你庄饰得怎样美观,于中不免会感到痛苦,且庄饰美观的环境,不能长期为你所拥有,不求离世解脱岂非大错?正因众生不知要求离世解脱,“所以”所招感的“六道果报”,就有“种种不同,形类”也是“各异”,“当知皆是”众生的“业力所作”。诸如人生的各种不同遭遇,不同众生所受的不同果报。以人类言:有的出生很卑贱,有的出生很高贵;有的身体很强壮,有的多病很衰弱;有长得相当美丽,有长得丑陋到极;有生来被称为天才儿童,有生来是个大白痴,有生在富贵家享受福乐,有出生贫苦人家吃种种苦,有的寿命很短,在婴儿时就离开人世,有的寿命活到百岁甚至更长。诸如此类的不同生命,亦即各种不平等的现象,不能看成自然是这样的,是各行为活动的差别。佛在阿含经说:你播下的是什么种子,必得怎样的果实,为善的得善果,为恶的得恶果,因果必然如此,丝毫没有差错!
  “形类各异”,是显六道众生,有种种的形态,如人类的形色各别,众所共知,毋庸多说。“至于畜类众生,你到街市去看看,就可发现种种不同。且以大海的鱼类来说,就有大小长短奇形怪状各式各样的鱼,前年在新加坡参观水族馆,里面所收的鱼,已是名目繁多,其中有种叫做降落伞鱼,真的好像降伞部队所用的降落伞。其他为我们所没有见过的鱼类还多得很。至于猪马牛羊各有其相,亦复如是。如一百只狗,就一百只不同样子。什么狼狗、猎狗、哈吧狗、东洋狗、西洋狗,其别是说不完的”(见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)。其他还有什么横形的、竖形的、四足的、多足的、两足的、无足的等,形类各各不同,多得难以枚举。如是形类不同的六道众生,没有一类不由自己所造善不善业,而有如此差别。因而,为人要时注意自己的行为活动,不要让它将世趣庄饰得难以入目。
  “佛十力中”,是佛所成就的十种智力,其中第二“业异熟智力”,能如实知道三世业报因果,而此业力是由功德智慧善业妙力所成,所以说为“业力甚深”。以佛甚深的业力,比之凡夫的业力,同样是甚深的,因众生在世间,若好若坏生命,皆由善恶力感,众生不知说为甚深。“凡夫之人”,对此甚深业力不知,“多于此中好起疑惑”。
  戊三不达业理
  何以故尔?现见世间行善之人,触向轗轲,为恶之者,是事谐偶。谓言天下善恶无分,如此计者,皆是不能深达业理。
  “何以故尔”?是问凡人对业行为什么好起疑惑。佛法所说业果,总是说行善业得乐果,造恶业感苦果,可是事实不然。如“现见”到“世间行善之人”,不特没有如佛法说得到好果,反而“触向”无不“轗轲”。轗轲就是坎坷,显示车行不利。此喻行善之人,不论做什么事,皆不顺利如意,或是不能得志,岂不是于行善精神不合?反之,一些无恶不作的“为恶之者”,无论做什么都很遂心称意,所以说“是事谐偶”。如是行善作恶对比,不知三世因果的世间愚人,便“言天下善恶无分”。如此,做人为什么要做善事?做个无恶不作者,取得不正当钱财,多多享受岂不很好?大错!要知“如此计者”,“皆是”由于“不能深达业理”而来。业理,指下所要讲的三世善恶因缘果报业,如只着眼现在行善为恶,怎能了达业理?
  戊四明三业报
  何以故尔?经中说言有三种业。何等为三?一者现报,二者生报,三者后报。现报业者,现在作恶,现身受报;生报业者,此生作善作恶,来生受报;后报业者,或是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,于此生中受,或在未来无量生中方受。
  “何以故尔”?是问身为凡夫的人,为什么不能深达业理。所造业,在时间上,不论行善作恶,不定在现生中,立刻就见效果。佛在“经中说言有三种业”。接着问道“何等为三”?经中复说:“一者现报,二者生报,三者后报”。所谓“现报业者”,是说“现在作”了什么罪“恶”,就在“现身”当中“受”其果“报”。如人告诉猎师熊的所在,其手立从身上堕下,此即恶业于现生中受其果报。反之,现在做了什么善行,于现生中受其果报。如身为国王爱护人民,处处为人民设想,人民有什么困难,立刻设法为之解决,因而国泰民安,风调雨顺,谷稼成熟,五谷丰收,此即善业于现生中受其果报。如有经说:“今世造善恶,今生受苦乐,名顺现报”。
  “生报业者”,是说“此生作善作恶”,要到“来生”方“受”苦乐的果“报”。如人于现生中,受持戒行善法,到了来生又感再来做人的果报。反之,在现生中,如造种种罪恶,到了来生就感堕三恶趣的果报。诸如此类的生报业,可说很多。如有经说:“若今世造善恶因,来世方受苦乐果,名顺生报”,此亦有说顺次生受报。
  “后报业者”,此“或是过去无量生中作善作恶”等诸业,到了此生方才受报,所以说“于此生中受”。甚或到现生中,过去所作善恶业,受报因缘尚未成熟,“或”许要到此生以后,乃至“在未来无量生中方受”其果报。经中称为顺后报业,就是受报已决定了,哪生受报没有一定。原因在过去生中造作善恶业时,其业并不很重,用心亦不很猛,业行成熟的时间,不得不延期很久。譬如熔金做各各装饰品,火力不很炽然,自需一些时间才能做成。
  此上所说三种业,又名三时业,或名三报业:如现报业,又名顺现法受业,或名顺现受业;生报业,又名顺次生受业,或名顺生受业;后报业,又名顺后次受业,或名顺后受业。发智论第十一说:“复有三业,谓现法受业,顺次生受业,顺后次受业”。成实论第八说:“经中佛说三种业,现报业,生报业,后报业”。俱舍论第十五说:“顺现法受者,谓此生造即此生熟;顺次生受者,谓此生造第二生熟;顺后次受者,谓此生造从第三生后次第熟”。诸论所说,皆是此三种业。

 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