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传印法师

《净土决疑论》讲记 三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07 12:25:27    点击次数:

《净土决疑论》讲记(三)
释印光造论释传印讲记

二、正宗分
  (一)决教疑以启信
  1、据《弥陀要解》以明净土法门之殊胜
  (1)引启:①上座举流俗知见
  【论文】上座因谓余曰:“《要解》一书,吾昔曾一视。见其词曰:‘《华严》奥藏,《法华》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。’若此者不胜枚举。直是抑遏宗、教,过赞净土。谤正*轮,疑误众生。不亿蕅益大师,以千古希有之学识,不即直指人心,宏扬止观,反着斯解,以为愚夫愚妇之护身符,俾举世缁素,守一法以弃万行,取蹄涔以舍巨海,同入迷途,永背觉路,断灭佛种,罪过弥天矣!欲报佛恩者,当即毁灭令尽,又何堪着钞,以助其流通耶!”愤心厉气,若对雠仇。
  上座谓印光大师说:《要解》一书,吾昔曾一视之。说明这位上座参学有相当的经历,只是先入为主,理毒滞心,致使丧失择法的眼光和能力。这是佛门中相当普遍的现象。
  “见其词曰:‘《华严》奥藏,《法华》秘髓,一切诸佛之心要,菩萨万行之司南,皆不出于此矣。’”所引这一段话,出于《弥陀要解》五重玄义之第五教相的一段文字中。这也是论主造论的一种善巧方便的用心和手法,即借反面人物上座师之口,把蕅益大师在《弥陀要解》中对《佛说阿弥陀经》在释迦如来一代教法的地位及其重要性,和盘托了出来,让我们认识到古来祖师制定朝暮课诵让我们天天要念的这部经——《佛说阿弥陀经》是多么地重要!启示我们,切切不可日常习知而不察也。如同天天吃饭一样,你哪天不吃饭能行?如同生活离不开空气和水一样,如果在真空中,须臾之间,即将窒息而死去。要说水比吃饭更重要,而人们却往往不明白天天吃饭的重要性,往往不觉得空气和水的重要性,硬要另求玄妙,结果无不徒劳精神、一无所获。
  蕅益大师(1599—1655),江苏吴县人,生于明末清初之际,俗姓钟,幼攻孔孟诸子百家等古今典籍,无不娴习。读《楞严经》佛言:“空生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”,遂疑此“大觉”究竟为何,能为无边无际虚空之张本?23岁,毅然决然,弃俗出家,誓要究明这一段大事。24岁,于径山禅堂大彻大悟。自是说法,如瓶泻水,而苦修益励。笃孝其亲,年中忌日法会,必为双亲诵种种经咒,念佛,燃臂香,代亲忏悔回向。严精戒律,过午不食,著《重治毗尼事义集要》等。著述等身,除《佛说阿弥陀经要解》外,还有《法华会义》、《妙法莲华经纶贯》、《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》、《梵网经玄义》、《梵网经合注》、《梵网经忏悔行法》、《大佛顶经玄义》、《大佛顶经文句》、《占察善恶业报经玄义》、《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》、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玄义》、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空论》、《佛遗教经解》、《佛说四十二章经解》、《八大人觉经略解》、《佛说盂兰盆经新疏》、《菩萨戒本经笺要》、《毗尼后集问辩》、《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》、《佛说优婆五戒相经笺要》、《佛说斋经科注》、《佛说戒消灾经略释》、《成唯识论观心法要》、《大乘起信论裂网疏》、《相宗八要直解》、《大乘止观法门释要》、《教观纲宗并释义》、《灵峰宗论》、《见闻录》、《选佛谱》、《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》、《四书蕅益解》、《周易禅解》、《阅藏知津》、《法海观澜》、《见闻录》等数十种著述。此外,还选定净土名著成《净土十要》,备受印光大师推崇。
  蕅益大师居北天目山灵峰寺所著《灵峰宗论》十卷,尤为吾辈学人不可不读的要典。其所有文字开示,皆是万古不刊之论。近世中,吾人皆认为弘一大师是解行相应、非常认真、一丝不苟的人。可是,我们看了《蕅益大师年谱》,就觉得他是和弘一大师同样对生活、对佛法的修持特别认真的人,而且更有过之。蕅益大师大彻大悟,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已经证得圆教的“名字位”,可是他认为自己还够不上一个真正的“比丘”。他不但不肯做“和尚”为人授戒,而且把“比丘戒”退掉,居于“菩萨戒沙弥”地位。他是以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的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,丝毫也不肯含糊。
  蕅益大师倾心礼忏——这都是明心见性、大彻大悟以后的事情,礼拜地藏菩萨占察忏,以验证消业灭罪的情况,他已经获得了“清净轮”相,为业消罪灭的证验。所以他的著述和说法,尘说,刹说,无畏说,无不皆契佛祖之心要。因此,印光大师曾说蕅益大师的《弥陀要解》为自佛说此经以来的第一妙解,纵然佛再出世,也不能对此《要解》更增减一字。《要解》一书如此,蕅益大师所有一切著作,亦无不皆然。这一点,吾辈后学,切须牢牢措心,切切莫要把黄金作黄叶,反过来却将黄叶当黄金。
  印光大师在论文中所举的“上座师”,虽然不必实有其人,但是,他的知见,在佛门中,则是很有代表性的,也是相当普遍的。正是因为如此,印光大师才不忍坐视,出于一种己事已办、化缘未了的为法为人、大慈大悲的本能,藉“上座师”其人的因缘,以揭示人天眼目,正法眼藏。抱有与“上座师”同样知见的佛门中的人们,可以说并不了解或没有真正地了解著作《弥陀要解》的蕅益大师是一位什么样的人,不知道蕅益大师的份量有多重,不知深浅,不明利害。看了佛经、《坛经》等描写的佛祖已经证悟的境界,自以为得,由于不明佛法事修的次第,于是便儱侗颟顸,以为生死就那样可以了了。抱有这种知见的人,蔑视净土的念佛法门为愚夫愚妇的行事,乃至把《弥陀要解》和蕅益大师看得连一文钱都不值了。形成类似“上座师”这样的知见,深中理毒——冥空、顽理,轻视念佛法门,自以为特别高明,这固然与其宿世根种以及现世先入为主有着莫大关系,然而,这并不是固定的。宿世也好,现世初入佛教也好,归根到底,都离不开现前的一念灵觉之心。如同灯光照明,明至暗消。但肯虚心,以菩提心、以抉择生死心,以明辨是非、追究真理和虚怀客观的态度,而不以成见,不以意气用事,问题便可以解决。实际上,论文中这位“上座”,便是抱着这样态度的人,且看下文。
  ②论主示法针砭
  【论文】余俟其气平,徐谓之曰:“汝以蕅益此解为罪过薮者,但知其末流,而不知其本源,是逐块之痴犬,非择乳之鹅王也。须知其过实不在于蕅益此解,在于释迦、弥陀及十方诸佛,与净土三经及《华严》、《法华》诸大乘经,文殊、普贤、马鸣、龙树、智者、善导、清凉、永明等诸大菩萨、祖师也。汝若能为大法王,正治其罪,庶汝之所言,举世奉行矣。否则即是山野愚民,妄称皇帝,自制法律,背叛王章,不旋踵而灭门诛族矣。汝作是说,谤佛谤法谤僧,当即生陷阿鼻地狱,永劫受苦,了无出期。恃宿世之微福,造穷劫之苦报,三世诸佛名为可怜悯者,即汝是也。”
  这位“上座”师胶滞己见,似是一片“护法”之心,一派誓不两立、势同水火的样子,慷慨激昂,满腔愤恨。当这种情况,不可遽与理论。若与之理论,则如火上加油,不唯于事实无补,反而会愈演愈烈,导致决裂的后果。如谚云:人当盛怒,勿进谏言。因此,善于教化者,必当善择其适时,乃可收效。所以,论主“俟其气平”。俟(sì),即等待。气平,即火气降落,气消了,情绪恢复到缓和、平静的状态。
  “徐谓之曰”,这才慢慢地对他说。向人进谏,说话的语气大有关系,不用感情,而以理智,这样可以感动对方,容易听得进去。论主对他说:你认为蕅益大师的这个《弥陀要解》是罪过的根源,这是只知其末,未知其本。由于净土诸经皆为佛说,诸祖以及蕅益大师不过是据佛所说阐发其义而已。由斯可知“上座”师的知见,其实是与佛经相抵牾的。这种论辩方式,是谓摄末以归本,溯流以显源,揭示真理,如宇宙普含十虚,如杲日普照大地,令人无处潜身。
  针对上座师的偏见,论主直截了当,开门见山,指出他的知见问题之所在。抱有这种藐视净土法门知见的人,其实对佛法的理解是非常片面、非常肤浅的,所以,论主严正地批评他是逐块之痴犬——拿土块向犬掷之,犬便随土块逐出,用鼻去嗅,以为是可以吃的东西,却又舍不得丢开。譬喻学佛的人,儱侗因果,颟顸事理,空腹高心。虽然曾于经教中或祖师语录里,记得几条义理或公案,却是啃不动、嚼不烂的,却又不肯抛开,如同痴犬逐块相似。
  鹅王择乳,谓水共乳和合在一器中,若是“鹅王”来喝,能够只喝水中之乳,而剩下澄清的水。喻如别初地、圆初住以上菩萨破除无明,证得法身。如《正法念处经》第64卷《身念处品》云:“譬如水乳同置一器,鹅王饮之,但饮其乳汁,其水犹存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17卷,第379页下)又,《法华玄义》卷五之上云:“无明是同体之惑,如水内乳。唯登住已去(圆教初住以上)菩萨鹅王,能唼无明乳,清法性水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33卷,第736页中)
  今论文中引用此典,意为辨别真伪、邪正。如临济禅师示众曰:“今时学者,总不识法,犹如触鼻羊,逢着物安在口里,奴郎不辨,宾主不分。如是之流,邪心入道。”又曰:“夫出家者,须辨得平常真正见解,辨佛辨魔,辨真辨伪,辨凡辨圣。若如是辨得,名真出家。只如今有一个佛魔同体不分,如水乳合,鹅王吃乳。”(《续藏经》第68卷,第24页下、25页上)
  文殊、普贤为华严三圣,皆求生西方,其愿文具在《华严经》中。
  《华严经·普贤菩萨行愿品》是《华严经》全经的总结,经文说:善财童子参礼文殊菩萨,由于文殊菩萨加持,便获得了“根本智”,而犹有“差别智”尚未获得,于是文殊菩萨教以南参。善财童子经历一百一十城,参见五十三位善知识,差别门庭,一一透过,末后参礼普贤菩萨,教发“十大愿王”,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这十大愿王的名目,便是我们天天做早晚功课时念诵的。从初“礼敬诸佛”,乃至第十“普皆回向”,每一大愿都说“虚空界尽,众生界尽,众生业尽,众生烦恼尽,我此大愿无有穷尽;念念相续,无有间断;身语意业,无有疲厌”。是这样无与伦比、无以复加的伟大,所以叫作“愿王”。
  发了这“十大愿王”以后,普贤菩萨对善财童子说:“善男子!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,具足圆满。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,则能成熟一切众生,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。”又说:“又复是人临命终时,最后刹那,一切诸根悉皆散坏,一切亲属悉皆舍离,一切威势悉皆退失……唯此愿王,不相舍离,于一切时,引导其前,一刹那中,即得往生极乐世界。到已,即见阿弥陀佛、文殊师利菩萨、普贤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弥勒菩萨等。此诸菩萨色相端严,功德具足,所共围绕。其人自见生莲华中,蒙佛授记。”
  大行普贤菩萨,又重宣偈云:
文殊师利勇猛智,普贤慧行亦复然。
我今回向诸善根,随彼一切常修学。
三世诸佛所称叹,如是最胜诸大愿。
我今回向诸善根,为得普贤殊胜行。
愿我临欲命终时,尽除一切诸障碍。
面见彼佛阿弥陀,即得往生安乐刹。
我既往生彼国已,现前成就此大愿。
一切圆满尽无余,利乐一切众生界。
彼佛众会咸清净,我时于胜莲华生。
亲睹如来无量光,现前授我菩提记。
蒙彼如来授记已,化身无数百俱胝。
智力广大遍十方,普利一切众生界。
  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为净土五经之一,唯愿同仁,常勤念诵。
  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偈云:“若人散乱心,入于塔庙中,一称南无佛,皆已成佛道。”又偈云:“诸法无常性,佛种从缘起。”《法华经》会三乘之权,归一乘之实,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洞明心、佛、众生三无差别,实即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。如彻悟禅师说,“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”二语,不仅是释迦牟尼佛一佛的佛法纲宗法要,实是三世诸佛的纲宗法要。此宗既透,何宗不透?此法既明,何法不明?所谓学虽不多,可齐上贤也。
  《文殊所说般若经》云:“文殊师利言:世尊!云何名一行三昧?佛言:法界一相,系缘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……欲入一行三昧,应处空闲,舍诸乱意,不取相貌,系心一佛,专称名字。随佛方所,端身正向。能于一佛念念相续,即是念中,能见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。何以故?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,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。不思议佛法,等无分别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8卷,第731页上)
  《大方等大集贤护经》:“如是,贤护!彼善男子、善女人,端坐系念,专心想彼阿弥陀佛如来、应供、等正觉,如是相好,如是威仪,如是大众,如是说法,如闻系念,一心相续,次第不乱,或经一日,或复一夜。如是或至七日七夜,如先所闻,具足念故,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、应供、等正觉也。若于昼时不能见者,若于夜分或睡梦中,阿弥陀佛必当现也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13卷,第875页下)
  马鸣菩萨,约公元前一世纪时出世,宏扬大乘,为禅宗第十四祖,著有《大乘起信论》,指示净土为便捷的法门。《大乘起信论》“修行信心分”文末云:“复次,众生初学是法,欲求正信,其心怯弱。以住于此娑婆世界,自畏不能常值诸佛,亲承供养。惧谓信心难可成就,意欲退者,当知如来有胜方便,摄护信心,谓以专意念佛因缘,随愿得生他方佛土,常见于佛,永离恶道。如修多罗说,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所修善根,回向愿求生彼世界,即得往生,常见佛故,终无有退。”(《大正藏》第32卷,第583页上)
  龙树菩萨,约公元150年至250年间人物,所著《十住毗婆沙论》、《大智度论》,皆指示应修净土法门,是为“易行道”;通途法门仗自力断惑了生死,是为“难行道”。
  所谓修行“易行道”得“不退转地位”(梵语“阿惟越致”),依靠的是仗佛慈力,是专为救度我等根器陋劣的众生。《十住毗婆沙论》卷五云:
  行大乘者,佛如是说:发愿求佛道,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。汝言阿惟越致地,是法甚难,久乃可得。若有易行道,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,是乃怯弱下劣之言,非是大人志干之说。汝若必欲闻此方便,今当说之。
  佛法有无量门,如世间道,有难有易。陆道步行则苦,水道乘船则乐。菩萨道亦如是,或有勤行精进,或有以信方便,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。
  勤行精进,指仗自力;以信方便,指仗佛力,当然这亦须勤行精进,自是感得佛力加持,为不同耳!论又云:
  若有菩萨,欲于此身,得至阿惟越致地,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应当念是十方诸佛,称其名号。
  问曰:但闻是十(方诸)佛名号,执持在心,便得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为更有余佛、余菩萨名,得至阿惟越致耶?
  答曰:阿弥陀等佛,及诸大菩萨,称名一心念,亦得不退转。……阿弥陀佛本愿如是:若人念我,称名自归,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是故常应忆念。(《大正藏》第26卷,第41—43页)
  智者,名智顗(538—597),陈隋时人,天台宗集大成者,著《净土十疑论》劝修净土。得法华三昧,定中亲见释迦如来灵山(中印度耆阇崛山)一会,俨然未散。屡应晋王杨广(后即位为隋炀帝)请,为杨广授菩萨戒,膺“智者”封号。最后一次应请于隋开皇十七年(597),行至今浙江新昌大佛寺,于石佛像前,念佛坐化,寿60岁。凡天台教下传人,无不教习天台,行归净土。
  善导大师(613—681),唐初人,是净土宗第二祖,道场在陕西终南山悟真寺和长安市内光明寺,著《观无量寿佛经四帖疏》大宏净土。由终南山到长安市,百姓念佛之声,盈溢城乡,屠市为之歇业。日本净土宗远尊善导大师为高祖。以《四帖疏》得异僧授梦写作,故善导被认为弥陀化身,日本塑善导像用半身金色以表示之。圆寂于长安县之香积寺,塔曰崇灵塔。1980年日本净土宗僧侣施资修复香积寺和整修崇灵塔,并内以“二祖对面”彩塑像。
  清凉寺澄观大师(737—838),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(737),贤首宗第四祖,世称文殊菩萨再来。唐德宗(李适)贞元十一年(795),南印度乌荼国王晋献《华严经》后分,澄观大师奉诏敕审定翻译为《华严经》四十卷本,亦即《普贤菩萨行愿品》的全部,并奉诏为德宗皇帝讲解,受封为“清凉国师”。至是时,《华严经》传来东土,具足了等觉菩萨以降法身大士往生极乐世界圆满佛果的总结,消除了枣柏大士李长者(通玄)认为西方净土是权非实的疑难,指示阿弥陀佛即为卢舍那佛。按《华严》十玄门义[1],此亦固不待言。
  永明延寿禅师(904—975),唐末、五代初出世,时为杭州吴越国库官,以大慈心为放生挪用了公款,坐死罪,吴越国王钱镠令人伺察临刑时样子。神色不改,定心不乱,王敕免死,遂出家,为禅宗五家之一的法眼宗第三世祖师(清凉文益——天台德韶——永明延寿),著有《宗镜录》一百卷,《心赋注》二卷以及《万善同归集》等,发明心要,指归净土。为禅宗、天台宗、净土宗祖师。
  这些诸大菩萨、祖师以及佛陀金口亲宣的诸大乘经和无上的大法王释迦、弥陀、十方诸佛,乃是蕅益大师著述《佛说弥陀经要解》的“本源”,即根本的依据,绝非蕅益大师师心自用,主观臆断的著作。
  论主用山野愚民,妄称皇帝,自制法律,背叛王章的譬喻,以为警示,非常贴切,真能指出问题本质之所在。真是拨云见日,振聋发聩,令人心灵为之震撼。于此言下,如果不能起死回生,那么,此人可以认为是不堪救药的了。
  论主更为指出谤三宝、堕地狱的严重后果,凡有心者,闻之能不深切警悟乎?
  梵语“阿鼻”,此云“无间”。有五事无间隔、无间断、无分别,故又谓五无间地狱。五事者:
  一、趣果无间:趣,即赴、往、向之义。谓无论贵贱、男女或天、龙、神等,凡罪业所感,悉同堕狱,无间(分别)于一切有情。
  二、受苦无间:刀山剑树,镬汤炉炭,烊铜铁汁,一切罪器无有间断。
  三、时无间:长劫罪报,无时间歇。
  四、命无间:寿命极长,动辄万劫。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相续而无有间断。
  五、形无间:此狱纵广八万四千由旬,有情于中受苦,一人亦满,多人亦满;各各有情皆感觉唯我一个人在受罪苦。
  盖一念心性,具真常性,诸圣证之为无量光寿,为竖穷横遍之法身。诸地狱人,罹报无间,形态若是,也没有离开真常的一念心性。体性虽一,只是由于真妄迷悟不同,作用不同而已!吾人于是应审思而熟虑之!
  (2)正启:①上座虚怀请教
  【论文】彼瞿然曰:“师言罪在释迦、弥陀等者,何反常之若是也?请详陈其故,若其理果胜,敢不依从!”
  瞿(读jù):惊悚的样子。以上论主的陈词,上座如闻惊雷,谓罪在释迦、弥陀等,远远出乎其一贯所思,因而惕然自失,乃言“何反常之若是也”,并且说“若其理果胜,敢不依从”。说明此上座师虚心求知,不是不可理喻之辈。
  ②论主发明佛旨
  [1]如来为度生出世
  【论文】余曰:“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,出现于世。所谓大事因缘者,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,直下成佛而已,岂有他哉!无奈众生根有大小,迷有浅深,不能直下畅佛本怀。因兹随机设教,对病发药,为实施权,开权显实,于一乘法,作种种说。或有善根成熟者,令其诞登觉岸;其有恶业深厚者,令其渐出尘劳。曲垂接引,循循善诱,虽天地父母,不能喻其少分矣。”
  论主此语出自《妙法莲华经·方便品》,经云:
  尔时,世尊告舍利弗:汝已殷勤三请,岂得不说!汝今谛听,善思念之,吾当为汝分别解说。……佛告舍利弗:如是妙法,诸佛如来时乃说之,如优昙钵华,时一现耳。
  舍利弗!汝等当信佛之所说,言不虚妄。舍利弗!诸佛随宜说法,意趣难解,所以者何?我以无数方便,种种因缘譬喻言辞,演说诸法。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,唯有诸佛乃能知之。所以者何?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
  舍利弗!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?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,使得清净故,出现于世;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,出现于世;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,出现于世。舍利弗!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
  佛告舍利弗: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。诸有所作,常为一事,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。舍利弗!如来但以一佛乘故,为众生说法,无有余乘,若二若三。舍利弗!一切十方诸佛,法亦如是。(《大正藏》第9卷,第7页上、中)
  所谓开示悟入者,开:是总的开显,即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,即皆具佛性之谓。示:是别为曲示,即示之以因果、事理、修证等。悟:豁然了知,直下承当,自心即佛,明心见性,或大开圆解,为“名字即佛”。入:修行契证,由观行、相似、分证乃至究竟。佛之知见:现前一念心性,迷即众生知见,悟即成佛知见。
  为实施权:“实”即无上一乘之佛法,“权”即声闻、缘觉、菩萨之三乘法。“实”是究竟目的,“权”是为了达到究竟目的的方便施设。所以,“权”名曰“化城”,“实”名曰“宝所”。
  开权显实:方便施设的三乘法,不过是为了引导众生达到一乘之实、究竟目的而采取的权巧手段而已!
  诸佛如来以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苦海、成就无上菩提为本怀,慈起无缘,悲运同体,利钝齐收,怨亲普救,心起无心,化成大化。如省庵大师《劝发菩提心文》“念佛重恩故”,应发菩提心。文云:“谓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,为我等故,行菩萨道,经无量劫,备受诸苦。我造业时,佛则哀怜,方便教化,而我愚痴,不知信受;我堕地狱,佛复悲痛,欲代我苦,而我业重,不能救拔;我生人道,佛以方便,令种善根,世世生生,随逐于我,心无暂舍。佛初出世,我尚沉沦;今得人身,佛已灭度。何罪而生末法!何福而预出家!何障而不见金身!何幸而躬逢舍利(在宁波阿育王寺)!如是思惟,向使不种善根,何以得闻佛法!不闻佛法,焉知常受佛恩!此恩此德,丘山难喻。自非发广大心,行菩萨道,建立佛法,救度众生,纵使粉骨碎身,岂能酬答!是为发菩提心第一因缘也。”是知佛恩难报,惟有发菩提心,信愿念佛,求生净土,以报莫报之洪恩。
  [2]一般法门仗自力,断惑甚难
  【论文】“又以一切法门,皆仗自力,纵令宿根深厚,彻悟自心,倘见思二惑,稍有未尽,则生死轮回,依旧莫出。况既受胎阴,触境生着,由觉至觉者少,从迷入迷者多。上根犹然如是,中下又何待言。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,况思惑乎?了生脱死,岂易言哉!以是不能普被三根,畅佛本怀。”
  论主此中所说,是一切学修人所面临的关键问题,只是有许多人因种种原因,木然不觉,无动于衷,所以于此殊胜易行的净土法门,难以生起信愿。兹依教理,稍作说明。
  见惑、思惑二十六种烦恼见前所注。见惑障于智理,亦称“见道所断惑”;思惑溺于情感,亦称“修道所断惑”。你我及众生不能脱离三界生死,就是由于见思惑业所系。见惑于三界有八十八使,思惑于三界有八十一品。
  所谓见惑八十八使,即众生因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的十种烦惑而迷昧于苦、集、灭、道的四谛之理,形成欲界三十二使,上二界(色界、无色界)各二十八使,合成八十八使。断除这见惑八十八使,方能见道。如论文说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”,这句话见于《大般涅槃经》(北凉·昙无谶译,共40卷)第36卷。经文的原话是:
  迦叶菩萨白佛言:世尊!如佛先说须陀洹人所断烦恼,犹如纵广四十里水。(《大正藏》第12卷,第577页中)
  “纵广四十里水”,按通常理解,便是纵广四十里的水(流),其流势之汹诵,不易遏止。其意是指十惑(如前说)迷于四谛,障于见道,其势力犹如纵广四十里水(流)——苦集灭道各为纵广十里水(流)。是即三界的见惑八十八使。
  断见惑八十八使,须修“七方便道”。所谓七方便道,即:一、五停心观;二、别相念处;三、总相念处;四、暖法;五、顶法;六、忍法;七、世第一法。所谓停心,就是要把妄想杂乱的虑知心停息止住,以净戒为基,定慧调适,故名停心。其名目是:一、多贪众生不净观;二、多瞋众生慈悲观;三、散乱众生数息观;四、愚痴众生因缘观;五、多障众生念佛观(着我众生析界观)。修行七方便道的人,称为“七贤位”,邻近圣位,故曰贤。以修此方便道,能够显发相似慧解,降伏见惑。如《法华经玄义》卷四下云:
  五障既除(指修五停心观已经成功——作者注),观慧谛当,能观四谛,而正以苦谛为初门,作四念处观,破四颠倒。(《大正藏》第33卷,第727页下)
  因此,五停心观修成以后,接着修“别相念处”。以欲界苦谛为境,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。别,谓各别,身、受、心、法不同故。相,谓行相,观此四法,作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行相故。是即先各别地修观。所谓“念处”的“念”,不可混同于“念佛”的“念”,须知观体非念,观是其慧。定慧调适,进一步地提高。
  别相念处修成以后,修“总相念处”,即将四者合修,四者之中任何一相,皆举一即四。如观身不净,则受、心、法亦皆不净;观受是苦,则身、心、法亦皆是苦;观心无常,则身、受、法亦皆无常;观法无我,则身、受、心亦皆无我。此中若要细说,尚有“境别观别、境别观总、境总观别、境观俱总”等分别。应该说,这实在不是一般没有根机的人或业障深重的人所能轻易修行成就的。而以上这三科(五停心观、别相念处、总相念处)仅属藏教的外凡位,名资粮位。
  七方便道的后四位——“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法”为内凡位,名加行位。所谓加行,顾名思义,即加功用行。渐见法性,心游理内,身居有漏,圣道未生,故名“内凡”。以定资慧,加功用行,故名“加行”。这四位是出生圣道的根本,所以也叫“四善根位”。经过资粮位的别、总相念处的修行,发相似解,伏烦恼惑,获得佛法气分,喻如钻燧取火,火发之前,先有烟生;又如阳春生暖,以喻四谛观慧的行相,故名暖法。慧解增胜,得“欲、念、精进、思惟”之“四如意定”,喻如登上山顶,观瞩四方,悉能明了,故名顶法。相似慧解继续增强,则“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”五种善法长成为根,于四谛十六行相[2]忍可于心,故名忍法。修至“上忍位”时,惟观欲界苦谛,仅为一行一刹那心,即入于“世第一法”[3],又一刹那间,遂即入于“见道”位,证初果须陀洹,至此,三界的见惑烦恼断尽。
  如上所说断除三界的见惑,不过是仅仅介绍了一点名目而已,此中内容,如果还欲详知,可以参阅《法华经玄义》、《天台四教仪》等。由此我们可以知道,断见惑如同截断纵广四十里河流的譬喻,是有根据的。
  证得初果的圣人,仍然有通于三界九地的思惑没有断除,直至断尽,方得完全摆脱三界生死。
  所谓三界九地者,即欲界六天、人间及三途,名五趣(阿修罗摄于天人畜等,故不计之)杂居地;色界初禅有三天,名离生喜乐地;二禅有三天,名定生喜乐地;三禅有三天,名离喜妙乐地;四禅有九天,名舍念清净地;无色界四天,名空无边处地、识无边处地、无所有处地、非想非非想处地。九地亦称九有,地,即区分、依托的意思。有,即有漏,以烦恼惑业未断,或断而未尽,系缚于三界,具惑、业、苦,惑、业为因,苦报即果,有因有果,故名曰有。
  这欲、色、无色三界九地,每一地具有九品思惑,系缚众生,使之不能解脱于该地。所以,三界共有思惑为九九八十一品。把这八十一品思惑统统断除了,才能完全超脱三界六道的生死苦轮。
  先说如何断除欲界的九品思惑。已经断除了见惑,证得初果——须陀洹果的圣人,继而要断除欲界的九品思惑,须要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七次。这种受生,叫作润生,是渐以断惑而得出离的意思,如人负有债务,须要还清,故曰润生。具体来说,欲界的九品思惑依其轻重程度不同,又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,即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,这是较重的思惑,也是较为难断的;中上品、中中品、中下品,这是次重的思惑,较前稍为易断;下上品、下中品、下下品,这是较轻的思惑,较前又为易断。
  初果——须陀洹果圣人,要断除欲界的上上品思惑,须要润生人间两次,即人间天上往返受生两次。为断除上中品思惑,须要润生人间一次,即天上一次、人间一次受生。为断除上下品思惑,又须要润生人间一次。为断除中上品思惑,亦须要润生人间一次。为断除中中品和中下品,这两品思惑合起来共须润生人间一次。至此,已经往返润生人间六次,断除了欲界九品思惑的前六品,证得声闻第二果,名斯陀含。梵语斯陀含,此云一来,意为仍须来此人间受生一次,为什么?欲界的生死债还没有了结,还有欲界的后三品思惑,即下上品、下中品和下下品。为断除这三品思惑,还须要来此人间润生一次。至此,欲界的九品思惑全部断尽,证第三果,名阿那含。梵语阿那含,此云不来,亦云不还,意即再不需要来此人间受生死之苦了,把欲界的生死债偿还完了。
  可是,还有上二界——色界和无色界的思惑没有断。为断除上二界的思惑,三果圣人住于色界第四禅上边的五天——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现天、善见天、色究意天,名曰“五净居天”,亦称“五不还天”。干什么呢?居在“五不还天”上修“夹熏禅”,以断除色界的和无色界的共八地七十二品思惑。
  所谓夹熏禅,就是要把九次第定修得滚瓜烂熟,要丝毫不杂异念地或顺或逆、或中间或跳跃,任运升降、往返出入于九次第定,是即“师子奋迅三昧”。
  所谓九次第定,即四禅定、四空定(名称与前述的离生喜乐地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地相同),另加灭受想定(亦称灭尽定)。对这九种禅定,行人要不杂异念地次第由一定入于一定,故曰九次第定。
  修夹熏禅成就,得到师子奋迅三昧,断除色、无色界七十二品思惑净尽,证第四果——阿罗汉果,则长别三界,永出分段生死。梵语阿罗汉,华译具三义:杀贼——杀见思烦恼之贼;应供——应受人天供养,是真福田;无生——永脱生死轮回,不受后有。
  这样仗自力了脱生死,叫作竖出三界,不仅要求行人的根机必须特别聪利、禅定的功夫非常高深,而且须要多生和长时。所以印光法师论文说:“了生脱死,岂易言哉!”
  现举一例。安世高,法讳清,为安息国(伊朗之古国)太子,让国与叔,出家修道,得宿命智。东汉桓帝(刘志)建和初年(147)来至洛阳,至灵帝(刘宏)建宁四年(171),二十余年间翻译经典,计有《安般守意经》等39部。遂告同居道侣说:“前世已经出家,其时有一道友,生性多瞋,屡劝不改,堕在恶道,受大蟒身,我要去度脱他。然而,我自己先世欠人命债,债主在广州,须先偿还。我至广州,正值寇贼作乱,行路逢一少年,唾手拔刀,便对我说:‘这回可逮到你了!’遂受其杀。转世为安清(安世高)。我当往庐山度昔时道友。”行达九江 (读gōng)亭湖庙,庙神颇有威灵,往来商船,皆须奉牲乞福。神见世高,犹识昔因,悲欣交集。世高为诵经咒,得脱蟒形。此庙遗址为浔阳郡蛇村,距东林寺五公里,今称“蛇头岭”。
  安世高复至广州,前世害己少年已成老者,至其家叙说宿世因缘,冤对既解,欢喜相向。世高告曰:“尚有宿债在会稽(今浙江绍兴),须往酬偿。”广州客悟知世高非凡,厚相资供,伴随世高前往会稽。才至市中,正值市中有人互相打架,相打者误着世高的脑袋,应时殒命。广州客频验先后因缘果报,远近闻知,莫不感叹,皆深信三世之有征。(《大正藏》第50卷,第323、324页《高僧传》卷一)
  安世高法师这样度众生了脱生死,只可独被上上利根之人,中下根人难以企及。此法不能普被三根,不能畅达佛度众生的本怀。
  [3]净土法门仗佛力,往生不退
  【论文】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,专仗弥陀宏誓愿力。无论善根之熟与未熟,恶业之若轻若重,但肯生信发愿,持佛名号,临命终时,定蒙弥陀垂慈接引,往生净土。俾善根熟者,顿圆佛果;即恶业重者,亦预圣流。乃三世诸佛度生之要道,上圣下凡共修之妙法。由是诸大乘经,咸启斯要;历代祖师,莫不遵行。
  论主阐明净土法门为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的所谓特别之处,大须着眼!总结如下:
  一、净土法门专仗阿弥陀佛宏誓愿力,所谓“四十八愿度众生,九品咸令登彼岸”。
  二、行人宿世与现生所有善根,无论成熟与否,但肯执持名号,临命终时与佛相应,即得蒙佛接引,往生净土。
  三、善根成熟者,顿圆佛果。破无明惑,得“念不退”,证常寂光法身,直至妙觉。
  四、据此可知,善根未熟者往生净土即得“行不退”,证入三贤之位。
  五、行人的恶业无论重或轻,但能临命终时心不颠倒,执持佛号,一念相应,即得往生。
  六、行人即使恶业重者,一得往生,即预圣流。预圣流,即意味着断除见思惑,得“位不退”,永超凡流。
  诸如上事,皆有别于通途教道的一般法门,故称之曰特别法门。吾人惟当仰信佛语,遵行励修,便获如是殊胜利益。
  关于善根和恶业的问题,彻悟禅师曾有言曰:
  然吾人无量劫来,业力轻重,善根深浅,皆莫得而知。但业力由心转变,善根在人栽培。是故宏法者,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;而学道者,不可不竭力奋勉,勇往直前。但一言入耳,一念动心,皆可转变业力,皆能栽培善根。
  虽闻种种紧要开示,都无一言所入;虽遭种种逆顺境界,曾无一念奋发。是为真业力深重,真善根轻鲜,则亦莫可如何也矣!(《梦东禅师遗集》卷上第24页,香港佛经流通处1990年版)
  有人问彻悟禅师:“诸方(十方诸佛)皆有净土,何以专赞西方阿弥陀佛净土?”
  彻悟禅师答曰:
  这不是为人师者独出心裁,其缘由可有如下数端:第一,此乃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诚言,分明指示故;第二,大乘显密诸经共同指归故;第三,令初发心修行之人专注一境,三昧易成故;第四,阿弥陀佛立四十八愿,以此为缘,此缘异常强胜故;第五,行人十念为因,此因殊胜故;第六,阿弥陀佛与众生偏有缘故。此土众生,无论僧俗、男女、老幼、善恶之人,当其处于极顺逆、苦乐境缘之时,多必由中而发,冲口而出念佛一声。然而不念佛则已,凡念佛必念阿弥陀佛。此谁使之然?盖众生久蒙佛化,久受佛恩,与佛缘深故也。
  且此《弥陀》一经,由鸠摩罗什最初译成,庐山东林寺慧远祖师,即与一百二十三人结社念佛。以次渐化,临终皆留瑞应。虽鹦鹉、八八儿(鸟)念佛,化时皆有瑞相。此非众生与佛缘深,谓之何哉?
  又《无量寿经》云,当来经道灭尽,我以愿力特留此经更住百年,广度含识。夫不留他经而独留此经者,岂非以此法门下手易而摄机普、入道稳而获益速耶?以是而知,其时愈后,此法愈当机矣!(《梦东禅师遗集》卷上第29页,香港佛经流通处1990年版)
  彻悟诗曰:
  说着莲邦雨泪垂,阎浮苦趣实堪悲。
  世间出世思惟遍,不念弥陀更念谁?
  [4]论主重斥邪见
  【论文】汝以禅教自负,而妄谓宏净土者为谤正*轮、断灭佛种,足征汝乃魔附其身、丧心病狂、认迷为觉、指正为邪之地狱种子耳!
  此上座师先是以蕅益《弥陀要解》为“谤正*轮”、“断灭佛种”,却不知这恰恰正是他自己的罪状!
  由于这是关系到三世诸佛和大地众生的法身慧命,即正法眼藏和人天眼目的大事情,所以,论主毫不含糊、一针见血地予以说破。惟其如斯,方有可能震撼和触动上座师的心灵。论主的口吻,似是挺严厉的,然而,这里没有一丝毫的意气或感情用事,完全是出乎一片彻底的、同体的、无缘的大慈悲心肠。其用意,也就是论主所以要写这篇《净土决疑论》的主旨,以之挽救这世间中抱有类似于上座师知见的人们。
  [5]结示二尊东西互化之仪
  【论文】夫释迦弥陀于往劫中,发大誓愿,度脱众生,一则示生秽土,以秽以苦折伏而发遣;一则安居净土,以净以乐摄受而钧陶。
  夫,发语词。以下的论文,是论主向上座师陈述弘扬净土念佛法门的根据,即缘由。
  释迦如来为示生东土(娑婆秽土)的世尊,弥陀如来为庄严西方净土的世尊,是为东西之二尊。二尊示生虽别,所施慈悲度化是一:东(秽)土世尊提示众苦以发遣之,西(净)土世尊庄严极乐以摄受之。是即:所行,形同分工;所办,实为合作。若知此意,则仰信此土佛语,求生彼土,首先得位不退,续行钧陶而进得行不退、念不退。由同居进方便,更进实报,乃至寂光。
  (待 续)  

  【注 释】
  [1]十玄门义,出《华严经·随疏演义钞》,为晋云华尊者依《华严经》一乘圆顿妙义而建立:一、同时具足相应门;二、广狭自在无碍门;三、一多相容不同门;四、诸法相即自在门;五、秘密隐显俱成门;六、微细相容安立门;七、因陀罗网境界门;八、托事显法生解门;九、十世隔法异成门;十、主伴圆明具德门。
  [2]四谛十六行相:缘苦谛四行相——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,缘集谛四行相——集、因、缘、生,缘灭谛四行相——灭、尽、妙、离,缘道谛四行相——道、正、迹、乘。
  [3]世第一法:意为这一刹那心,为世间有漏法中最为殊胜者。

 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