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昂旺朗吉堪布

菩提道次地略论释 卷之十二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14 23:17:00    点击次数:
卷之十二
寅二、戒之学处分三 卯初、戒之自性 卯二、戒之差别 卯三、于身心生起之
法。
寅二、戒之学处
  前于中士道讲三学时即已有戒度,何以此又重说。盖前说中士,以出离心摄受
,重在求解脱,故以别解脱戒为主。此则上士,须以菩提心摄受,对于其他一切有
情断离能害之心,而以菩萨戒为主。至于下士道,则以轻现世重后世为主,故依业
果取舍而行十善法戒,以求得暇满人身。故显教之三士道,皆以持戒辗转增上,趣
入地道而得佛果。密宗亦以戒为主。总之,显密皆不能离戒。
卯初、戒之自性
  「由遮止损他事,令意起厌离之思者,谓之戒。是以律仪戒为主,增上而作也
。以彼思之串习,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,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。入
行论云:『从得远离思,说戒到彼岸』。」
  广论谓:从损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厌舍,此能断除之心,即是尸罗;尸罗即防止
~P766
十恶业之律仪也。戒之总体。兼止恶、行善二分。此处所诠戒之自性,则专取防恶
一分,以律仪戒为三聚根本故。戒波罗密者。即具足菩提心有情修习能断害他之心
,辗转增上,至于圆满,即为戒波罗密。非由安立诸外有情悉离损恼,始为戒波罗
密多。否则现诸有情未离损恼,过去诸佛即有戒度未圆过。故戒波罗密圆满,乃就
内心说,不应依外境说也。又戒波罗密多,有二层意义:(一)、「起落」,谓回
头即到彼岸,即总断一切损害有情之恶心。(二)、「帕青」,青字,义谓向彼岸
而行,即串习此能断之心至于上上圆满,二者皆称戒波罗密多。入行论云:「鱼等
有何辜,驱彼令不杀,由得能断心,说为尸罗度。」尸罗为印度文,意谓得清凉。
入中论释为此为不忍诸烦恼故。不生恶故。又由心中息忧悔火清凉。故名尸罗。藏
文译为「楚称」,义为已得清凉。此处所谓戒。不仅指身语戒,尤以心中对于十恶
业之能生忧悔断令清凉为主故。「楚称」,又有合理义,即合于十善法义。合于十
善,乃能断离十不善忧恼火使清凉故。
卯二、戒之差别
  「戒之差别有三:一、律仪戒者,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;
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。此菩萨地中说。菩萨身心之律仪
~P767
戒,即七众别解脱之意者,若是具别解脱律仪。具菩萨戒律仪者,则或在家或出家
品之正别解脱律仪,及与彼身心共同所断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若是不堪为别解脱律
仪之身,具菩萨律仪戒者,则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远离律仪者
,是律仪戒也。菩萨身心之别解脱律仪者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
律仪,其余者,有与菩萨律仪所依相顺也。二、摄善法戒者,缘于六度等善,于自
身心,未生令生。已生令无衰退,展转向上增长也。三、饶益有情戒者,从戒门中
,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。如理而为之。」
  戒之差别,非谓其性体之差别。乃总说戒之差别分三:一、律仪戒。论曰:「
律仪戒者,若就发起作增上,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,若就自体作增上,乃断七不
善身语之七种远离,此菩萨地说也。」藏文「柬比楚称」即律仪戒,义为防护。如
专就律仪自性增上说,固为断七不善,就具律仪等起增上说,是断十不善。例如欲
于身业之杀远离,必须于意业之镇远离,方能断杀之不善业。如是身语七业皆与意
业之发起有关,故云断十不善。菩萨地所说菩萨身心之律仪戒,即具七众别解脱戒
~P768
之意,此处尚应善解,否则以菩萨律仪戒即作七众之别解脱戒矣。(广论于此引菩
萨地文云:「菩萨戒即七众别解脱戒」)。若菩萨戒即七众别解脱戒,则犯大乘有
情具菩萨戒者,应具随一七众别解脱戒之过。须知菩萨地此处所云者,谓菩萨能具
七众别解脱戒者,则于己之菩萨戒支分愈益圆满,非谓一切菩萨必具七众别解脱也
。例如非人,或北洲人,或天人等,即不堪受别解脱戒,然能受菩萨戒,故有具菩
萨戒而不具别解脱戒者。论又云:「或在家出家众之正别解脱律仪与彼身心共同所
断律仪,是律仪戒。其不堪受别解脱律仪之身,(如天、龙、非人等。)而具菩萨
律仪者,其远离共别解脱之性罪,及远离随类制罪之律仪者,是律仪戒。」律仪戒
,即断除性罪遮罪,随其所应断之律仪也。又如居士戒尽形寿,死后即舍,而彼之
菩萨戒,乃直至菩提亦不舍。故谓别解脱戒即菩萨戒。则有死后因舍别解脱戒,即
舍菩萨律仪之过。别解脱戒与菩萨戒,虽同属律仪戒防护戒而非别解脱律仪即菩萨
律仪。又于比丘戒清净者,不能即说为菩萨律仪清净。如入中论云:「虽于比丘戒
清净。若于法执有自性,如是则亦不能说,彼于菩萨戒清净。」故论又曰:「菩萨
身心之别解脱律仪,虽是菩萨身心之戒律仪,然非菩萨之正律仪。但其余亦有与菩
~P769
萨律仪相顺者。」月居士云:「若以至诚大悲为动机;则身语二业,虽似有不善。
然亦不能定为不善。」此谓菩萨以意为主,不必拘于身语。但凡夫无此堪能而欲妄
效,则等于食毒,鲜不自害。
  二、摄善法戒。菩萨万行,总摄为三聚戒。凡防护二乘心,及不善业。与菩萨
学处相违者,均摄于律仪戒。精勤于三学六度,未生令生,已生令长,均摄于摄善
法戒。对他有情作饶益,下至一举手一投足。均摄于饶益有情戒。
  三、饶益有情戒。凡过去诸佛菩萨于诸有情所作利益。我皆追随愿作,即饶益
有情戒体。都为十一事:(一)作助伴事业。此又分作益与去苦二种助伴。(二)
胜解方便事业。如为他有情开示取舍方便。(三)作涅槃事业。如对父母说无常等
理趣。使其厌离世间。趣向涅槃。(四)解救贫困事业。如施衣、食、财用等。(
五)作居住事业。如施房舍、田地、奴仆等。(六)同意方便,即和合事业。谓以
和合方便,而引他趣入正道。(七)护清净事业。即惩邪见事业。对具德者赞叹护
持,对上品造恶者,权巧施以重惩,轻微者薄惩,令其畏惧而遮造恶之门。((八
)(九)(十)三事,各本缺记。)(十一)显神通事业。此专对三昧耶有情而言
~P770
。祥见菩萨戒别释。
卯三、于身心生起之法
  「于身心生起之法。戒清净者,由于行止。如制守持,而得自在。彼亦随顺猛
利欲乐守护而坚固。于彼生起,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,及守护之胜利。于前中士时
已说。复次,摄波罗密论云:『坏戒尚不能自利,利他有力如何成,是故利他善勤
者,于兹缓漫不应理。』又云:『彼戒是得殊胜道,与诸悲性平等修,最胜净智之
自性,名为离过胜庄严。悦意香薰遍三界。山家不违之涂香。虽形义同若具戒。彼
于人中成殊胜。』谓依于此,则身心由上趣上,与诸禀性有悲之大萨□同等所学,
得断一切恶行种子之净智。世间装饰之具,施于甚幼及甚老者,则不端严,反招讥
笑。戒饰具者,老少中年,任谁具足,一切皆生欢喜,是为胜妙庄严之具也。余妙
香者,但趣顺方,不趣逆方,是一方分。戒称之香者,则趣一切方所。诸除热恼之
旃檀涂泥,于出家用之则相违。然救烦恼热之涂香者,于出家不违而且顺也。仅具
出家相,虽形仪同,然若具戒财者,则较余为最胜也。又前论云:『虽不自赞不致
力,聚所受用之承事。无须狠戾世皆敬,无功不行得自在,生无谈论之种姓,不作
~P771
饶益兰若者,虽先不识诸士夫,礼彼具戒之士夫,足下所履吉祥尘,以胜顶受天人
礼,稽首获得皆持去。』当知说而思之。如是戒虽有三,而正以律仪戒。于别解脱
之制罪,或与彼共同处以作行止,此在菩萨亦为首要。若护于彼,余亦成护,若不
护彼,余亦不护。若坏菩萨律仪戒,是坏一切律仪。此摄抉择分中说也。是故若作
是想,谓别解脱律仪是声闻戒,弃彼之行止诸制,而菩萨之学处须于余学者,是未
知菩萨戒学之关要也。律仪戒者,为后二戒之根本依处。以多次说故。律仪戒之主
要,亦是断诸性罪。摄诸性罪重大过患之关要者,是断十不善故。于彼虽仅等起心
,亦防护不令生起,当数数修之。摄波罗密论云:『善趣解脱安乐道,十善业道不
应坏,住此思惟利众生,当有意乐胜果生。诸身口意当正护,总谓是戒佛所说,是
摄无余戒根本,故于此告示当净修。』总之以彼为本,于自所受戒学,数数修学防
护之心等,即戒之修持也。具足六波罗密而作者,自住于戒,亦安立他于彼者是施
,余者如上。」
  求戒生起,须对于戒不犯。清净即为生起。欲戒清净。须如戒进止,令至究竟
。此又须对于守戒欲乐有猛利坚强之力。但此力须从久修不守戒过患,及守护胜利
~P772
而生。此二已详中士道中,应多阅读。中士重在解脱生死。解脱生死固由慧以破我
执。但慧由定生,定由戒生,故戒为解脱生死之根本。如摄波罗密论谓:「毁戒无
能自办力,岂有势力能利他。」又谓:「戒当与悲性平等而修。」意谓具戒者必有
悲性,具悲性者必能守戒。故赞戒为离过庄严之具,遍薰三界(上中下)悦意之香
(不违出家众之涂香)。凡行相同者,以具戒而为超胜。故依于戒,则能令身心在
善业方面,辗转胜进。七圣财中,戒财为第一。前论又云:「未曾出言未力集,能
摄所须诸资具。」此言具戒者,能任运得其所需。又云:「无怖世人悉敬礼。」此
言具戒者,不须威权,人自敬畏。又云:「无功未集得自在。」言具戒者,不须世
间功用,即可与自在天比拟。又云:「非可悦为诸亲族,未作利益及除害,先未相
识诸众生,皆礼持戒胜士夫。」此言世间礼敬,例如于亲族及为作利除害之人,而
具戒者不因此关系而人亦礼敬之。又云:「足履吉祥诸尘土。顶戴接受诸天人,稽
首礼拜得持供。」又云:「故具尸罗为胜种。」此言具戒能得三十二相等殊胜种姓
。此虽通言三聚戒,然以律仪为首。布登尊者言:「初业有情以律仪为主,加行道
以摄善法为主,登地者以饶益有情戒为主。」此与菩萨地说:「三种戒由律仪戒之
~P773
所摄持,令其和合。」之义相顺。在现观庄严论则谓,五地菩萨如欲圆满五地功德
,应于十恶业远离。据此,则律仪为首者,乃就戒言,非就守戒人言。故律仪清净
者,虽不必菩萨戒亦清净,而坏律仪者,必坏菩萨戒。所谓坏与舍有别。如一比丘
曾受菩萨戒。律仪有坏则余二亦衰,但尚非舍戒。别解脱以十不善为重,如犯十不
善则其动机必系为我,此与受摄善法戒宣誓「未生善令生,已生善令长」相违,故
坏摄善法戒。又与受饶益有情戒宣誓「诸菩萨如何利生,我亦追随如何利生」相违
,故坏饶益有情戒。在家菩萨所曾受五戒。即菩萨应防护之律仪戒。出家菩萨所曾
受之比丘戒,即菩萨应防护之律仪戒。且律仪戒是后二戒之所依处。如余处所言。
戒为一切功德基是也。或问:律仪戒是否声闻戒,答言是声闻戒共通学处。若起大
乘慢,弃舍声闻律取舍等制,则未知菩萨戒学之扼要。
  又戒分遮、性两罪。如佛制,比丘发不过寸,偏袒右肩,及应受施等。如违,
括遮罪。例如人以金钱赠我,我不受,在平常人为无罪,如受菩萨戒者不受,则违
佛制,应与有情作施供和合因缘之制,而得遮罪。杀盗等为性罪,律仪戒最主要功
~P774
用在断性罪。十不善为性罪之最粗重者,故大小乘皆重断十不善,应时时防护此心
,不令稍萌。不可以心未萌动身口所作为无妨也。摄波罗密多论谓:「不应失此十
业道,是生善趣解脱路。住此思惟利众生,意乐殊胜定有果。」又云:「应汉善护
身语意。」总之,佛说尸罗,意谓能护三业,故总说为五戒。又云:「此为摄尽尸
罗本,故于此等应善修。」谓以十善戒为本,于其上再加所受别解脱戒,或菩萨戒
,或三昧耶戒,数数防护,即名守戒。具足六波罗密而修戒者,自住戒,亦令他住
戒,是戒之施度。住戒时远离自利心,即戒之戒度。住戒时耐忍他害,是戒之忍度
。乃至住戒时三轮性空,是戒之慧度。又具六殊胜者,住戒时以菩提心摄持,即人
殊胜。住一戒时愿净一切戒,即物殊胜。余比施度类推。
 
 
寅三、忍之学处分三 卯初、忍之自性 卯二、忍之差别 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。
卯初、忍之自性
  「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,心正直住,于法善思胜解。彼相违品,谓镇恚
、怯弱、不解、不乐也。此中忍度圆满者,但是灭自忿等,心串习圆满,非观待一
切有情悉离暴恶也。」
~P775
  忍之自性,即以耐他怨害、安受自苦、法思胜解三种忍,作为自性。此三种皆
就心言,不为外物所驱使挠动。其违品亦三:(一)、即镇恚;(二)、即怯弱。
(无勇猛力,不能耐苦。)(三)、不解正法,于正法不生欲乐。(如对于道次法
、空性法无决心堪忍,即由先不解了此法。)忍度圆满,专就自心镇恚、怯弱、不
解、不乐等违品修习,令除灭尽。然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而言。如入行论云:
「恶有情如空,非能尽降伏,惟摧此忿心,如破一切敌。」
卯二、忍之差别
  「忍之差别者,谓他作损恼,皆不在念,自身生苦,安忍受之,于法决心堪忍
也。」
  他作损恼,自身受苦,心亦不动。自身生苦,安忍受之。于法,指修法所遭之
苦。不动,谓心如木石然。
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
  「于身心生起之法者,须知修忍之胜利,及不忍之过患也。初者,应思当来,
无多怨敌,亲友不离,有多喜乐,临终无悔,身坏之后,当生天中也。如摄波罗密
~P776
论云:『于有将舍利他意,最妙对治说为忍,世间善乐诸圆满,于镇过中忍皆救。
是具力者胜庄严,是断难行最胜力,是息害心野火雨,今后诸损忍能除,以胜士夫
忍甲铠,暴恶众生语之箭,反成赞叹微妙花,亦成悦意名称□。』又云:『具德庄
严饰相好,著色工巧亦忍是。』于此胜利,乃至未得猛利坚固决定,当修习之。次
不忍之过患者,入行论云:『千劫所积集,供养善逝等,所有诸善行,一镇皆能坏
。』此如马鸣菩萨所说而建立也明矣。文殊游戏经中则说为坏百劫积集之善也。所
对境者,一说须于菩萨。一说于普遍之境。前者与入中论中:『何故以镇诸菩萨,
百劫所积施戒善,以一刹那能摧坏。』所说同也。生镇之所依者,虽菩萨若镇犹坏
善根,况非菩萨而镇菩萨哉!其境为菩萨随知不知,见可镇之原因,随实不实,皆
如前说能坏善根,同入中论注中说也。总之坏善根者,不必须镇菩萨,如集学论引
说一切有部律云:『□刍于发爪□堵坡,若净信心以一切支分而作礼,乃至金刚地
基,尽其所压几许地之微尘,当受用千倍尔许转轮王位。』又云:『彼善根者,若
于同梵行所,出生疮瘩,悉当坏尽。以是之故,若于株杌犹不起镇,况于具识之身
~P777
耶?』坏善根之义者,谓坏往昔诸善能速生之果,转令果久远,而先出生镇之果,
以后遇缘,各各之果仍当出生。盖世间道,随以何法,皆不能断所断之种子,以烦
恼无有能断之种子故也。此有类善巧者所说。然彼因相不为决定。异生以四力对治
不善之清净,虽非断种,然其后遇缘,异熟亦不生故。又得加行道顶忍位时,虽未
断邪见及恶趣因之不善种子,然纵遇缘,亦终不生邪见及恶趣故也。如云:『业向
重处牵。』谓善不善业,以何先熟,余业则暂无熟之分位,仅依此理,不能建立为
坏善不善,彼未说故。惟就异熟暂远,不可以为坏善根义,若不尔者,则一切具力
不善业,皆应说为坏善根也。是故此中清辩阿□黎,如上所说,以四力而净不善,
及以邪见镇恚而坏善根二者,如种子坏,虽遇缘亦不生芽,后虽遇缘果亦无能生也
。彼亦如前,如说虽修四力忏罪而能清净,然生上道则迟缓,亦不相违。故有一类
所许,谓虽坏出生、布施、持戒、受用及身圆满之果,然不能坏修习施舍及断心之
所作等流,后乃易生施戒之善根。又有一类则谓:虽坏出生内戒等之所作等流,同
类相续,而不坏出生身受用等圆满。复有一类则如前所说,若不镇记●菩萨,则以
一劫能行圆满所证之道。倘生一镇恚之意乐,虽不舍彼身心中已有之道,然以一劫
~P778
行道则迟缓。总之如净不善,无须令彼一切皆净,其坏善根,亦不须令彼一切皆坏
,想当如是耳。虽然,此最切要,须唯佛之教及依彼之正理而观察也。当善阅经教
以观察之,如是感极猛利不悦意之异熟,及灭于他世出生极悦意之异熟果者,是非
现见之过患也。现法中过患者,意无领受寂静调柔,坏先所有欢喜安乐,后不复得
,不能安眠,心不正住。若镇增盛者,虽昔以恩而为将护,亦皆忘恩而兴杀害;虽
系亲友,亦为断绝,纵以施摄亦不住等。此入行论所说也。又入行云:『无罪恶如
镇,无难能如忍,由是应殷勤,种种理修忍。』思惟胜利及过患,当从多门励力,
修习堪忍,积集极苦异熟,与摧坏善根,二者之恶行,不定唯镇。如诽谤因果之邪
见及谤正法,于菩萨师长等前,生起轻□我慢等。于集学论中,应当了知。」
  思忍之胜利,无多怨敌,无多乖戾,具多喜乐,为等流果。临终无悔,又现见
果。(又称随顺果)后生善趣为异熟果,以上为十地经所说。摄波罗密多云:「若
有弃舍自他意,佛说忍为胜对治。」以弃他心多由镇恚故,惟忍能对治之。又云:
「世间圆满诸善事,由忍救护忿过失。」以劫夺善事亦由镇恚故,惟忍能救护。又
云:「是具力者胜庄严。」以具力者报怨最易,能忍而不报,则得大众赞叹,故为
~P779
庄严。又云:「是难行者最胜力。」难行即息镇,息镇最难,惟忍为能。又云:「
能息害心野火流。」害心如旷野之火,惟忍能息。又云:「现、后众害由忍除。」
又云:「诸胜士夫堪忍铠,恶人粗语箭难透。」具有忍力即胜士夫。又云:「反成
赞叹微妙花,名称花□极悦意。」名称花□,即指能忍之名称,能次第远播之意。
又云:「忍为巧处成色身,功德端严相好饰。」此喻忍为成就色身相好之工巧处。
以上略举修忍之胜利,其他经教尚多。乃至未得坚固猛利意乐时,均宜多取修习。
  不忍之过患,如入行论云:「千劫所积供养善逝等一切善行,镇悉能坏。」此
与马鸣菩萨说同,意谓布施持戒诸善,刹那镇心即可坏尽。曼殊游戏经则谓:「一
镇能坏百劫之善。」此种过患对境,一说对菩萨有情乃有如是罪力,一说总对一切
有情均有此力。但后说稍嫌过泛,以任对何境皆不生镇,不易办到,则将无一人能
有善根矣。前说与入中论相符。又以非菩萨镇菩萨,则刹那能毁千劫善。菩萨镇菩
萨,则刹那能坏百劫善。或释菩萨分地、道、果,小力镇大力,坏百劫善,或大力
镇小力,坏百劫。或谓小力镇大力,损百劫以上千劫以下。此就菩萨镇菩萨言,尚
~P780
且如此,则以非菩萨镇菩萨,更无论矣。经谓如大海如恒沙等善根将得异熟,一镇
即驱之使远,即指此类。总之,不问对境为菩萨与否,及所见过为实与不实,镇心
一起,均即坏善。但坏百劫千劫善根,其对境必为菩萨。如经说:「比丘以清净心
五体投地,礼一比丘爪发塔,如所覆地,下至金刚地基,尽其尘数,当受千倍转轮
王福报。如是福报,为对同梵行所而来。如对同梵行所而为疮患(即生镇恚),则
此福报即失!」因是之故,即对枯树尚不应引起镇心,何况对于有识之身。至坏善
程度如何,依过去大德释,谓前者坏先善,于应速感果功能,令善果缓远,镇果先
生。然非谓后遇缘善果亦绝不生。例如恒人,以世间道行善,不能清净烦恼种子。
犹之以四力忏罪,仅能摧毁罪业感果功能,不能断种。以断种为圣流以上事,圣流
以下,无论四禅八定,均不能断种。以此反证,则知镇心仅能坏善根感果功能,不
能坏其种子,以后遇缘,仍然可生。自宗则谓:前说推缓感果功能,固说不错,唯
种子遇缘复生一层,则不决定,例如凡夫以四力对治,虽不能断除罪种,但种已清
净,以后遇缘,异熟亦不生。又如加行至顶位时,名不坏善涅槃,善根方面无有动
摇,任何外缘不生邪见,但邪见种子仍未断也。至忍位时,名不堕恶趣涅槃,任何
 
 
 
~P781
外缘不堕恶趣,但恶趣种子仍未断也。由此可证明,种子有不定生果者,如豆麦种
,有遇水土等生苗芽,亦有不生者,在经教则谓决生因已坏故。如谓推缓异熟即为
坏义,则凡大力恶业亦可谓能坏善根之因,大力善业亦可谓为能坏恶业之因;亦即
大恶可坏一切善,大善亦可坏一切恶。以经言:业力强者先引果,先造者先引果,
但就十恶论,仅镇心邪见能坏善,余能坏善,经无明文。反之,大善能坏一切恶,
经亦无明文。故以推缓异熟释坏义为不当。清辩论师谓:四力忏罪及镇心邪见坏善
根,如种子经火,后虽遇缘,亦不生芽。种子之生芽与否,全视种子生芽功能是否
已坏,而坏法力又分上、中、下三等。如以上等镇心,将善根应感果功能完全摧毁
,譬如种子经火投沸,决不能生。如以下等镇心,容可生果。中等亦可以此例知。
四力忏罪亦然,如上等忏,异熟果不生,或仍感等流果,如见地狱火即脱,或感头
痛等。(如一刹那地狱境现前,一瞥旋即生天,而尚余头疼之等流果,如前引佛事
。)再镇心、邪见,即坏善根,仅坏福德善根一分,不能坏空性善根,以空慧恰为
对治镇心邪见之王也。如未能达空慧之人,则依承传上师教授,除已将善根回向无
~P782
上菩提者不能坏外,其余善根皆可以坏。又四力忏罪,虽可使异熟清净,然于生上
道亦感迟缓。此则自宗所许,亦即菩萨戒中所说,根本罪虽可依特别法忏净,但此
生决不得初地之意。故忏净云者,只净异熟而罪痕难净,喻如原即健全者,与受伤
而愈者之不同。一说镇心邪见之坏善,坏异熟而不坏等流,此就镇心重者言。一说
坏等流而不坏异熟,此就邪见重者言。一说对受记加行道菩萨不起镇,一劫即可证
上位。若起镇,虽不舍彼心中之道,而障其一劫得证上位。此言虽用四力忏悔,能
净异熟,而此一劫即能证上位之功,则非忏悔可以还原。总此可知,坏善根罪不必
一切皆坏。以此理隐秘,而又与因果相关,至为切要,须依佛经教正理,自善观察
。善观察者,知四力能忏异熟,能得大利。不善观察者,任作若干善根,不提防间
,遂为一镇所坏,能得大害。故对此理,不能由一己之知识判断。
  镇心所感之果有显与不显之分,其不显者,如感三恶道不悦意异熟,或因遮止
镇心转感人天悦意果,而镇心痕迹尚有等流果存在。如虽生人众,而眷属离散、不
和、不乐等,皆是其显者。如入行论说,意不寂静、不调柔、不正住,坏先所有安
~P783
乐。后不复得,不能安眠,无坚固稳定性,虽先有恩,反忘恩杀害,亲友断绝,虽
施以财,亦不汝附等,皆镇现前过患可见者。本生经亦云:「忿火能坏妙容色,虽
善庄严亦无美。纵卧安乐诸卧具,忿箭刺心而受苦。」又入行论云:「此生后世一
切乐,皆由修忍,此生后世一切苦,皆由不忍。」此包显与不显二法而言。又云:
「无如镇心恶。」即以镇心能感苦异熟,同时又摧毁其他善业所感乐果故。又云:
「无难能如忍。」即以摧毁镇心无过于忍,故一切难能之行无过于忍者,故结云:
「由是应精勤,依理而修忍。」依理二字,极为重要,谓依理、依教、依方便多门
,思惟观察而修。此外坏善根感粗重异熟者,尚有诽谤、邪见、谤正法、轻慢师长
及菩萨等,详见寂天集学论。
  「修耐怨害忍之理者,观察彼能害之人,于不作害有无自在,以非有自在故为
损害。谓以宿习烦恼种子,及非理作意等因缘,而起欲作损恼,以是复起诸损之加
行。由此于他发生苦故,然彼亦为烦恼自在,如作僮仆,于自无主。被他劝使而作
损害,故镇不应理。譬如被魔所附者,随彼自在而转,虽遇来救解为作饶益之人,
彼反作损害而行打等。然皆念彼因魔力故,毫无自主,故如是作。于彼无少忿恚,
~P784
惟努力令其离魔。菩萨亦须如是作也。四百颂云:『镇亦鬼所持,医不愤如是,能
仁见烦恼,非属烦恼人。』又如月称阿□黎亦云:『此非有情过,此乃烦恼咎,察
已诸善巧,不忿诸有情。』复次,领受损害所生苦者,是受我往昔所集恶业之果,
依于彼故,此业当尽。苦于彼修忍,则不新集于后受苦之因。苦镇恚者,则彼业亦
须受极大之苦焉。以是之故,如疗重病之方便,须忍于针灸,为除大苦而忍小苦,
极应理也。」
  谤正法、邪见,尚可由闻法依师遮止,惟有对殊胜境师长等,或平常境,遮止
镇心比较为难。故入行有三种修忍法(比菩萨地详):(一)修耐怨害忍,最易者
为观察能作害者有无自性,经观察后,则知彼能作害者,对于作与不作原无自在性
,一则作害由于镇心,二则镇心由于过去烦恼种子未除,境界为其因缘,而生非理
作意。种子、境界、非理作意,非缘和合,欲不作镇怒加行,势不可能。镇怒既现
行,或能失前安乐,或能生后苦恼,可见彼为烦恼僮仆,无有自在。内外道之分即
在判定自在。内道谓:凡有为法由于缘生,须依他而起,故无自在。外道则于因缘
法强谓有自在。如种水、土、诸缘和合,则苗芽非生不可,故为无自在之生。如苗
~P785
芽不依水、土等缘能生,则必为常生,或竟不生。即苗芽之生,为水土诸缘所促使
而生。镇心之生亦复如是,由众缘催促而生镇心。加行损害诸事,又由镇心为缘催
促而生,故能作害之有情实无有自在者,譬如国王失权,任其臣仆为害于人。如作
害有情能有自在,则其人必已离开烦恼而为已得安乐之人。又如作害有情果有自在
,自在者,如欲之义,所欲必为安乐。今不作安乐而所作不欲之损害,故决定其无
有自在。譬如为魔所使之有情,随魔而转,即对于为彼作解脱饶益之人,亦施打害
。如是则不惟不应生镇,且应生怜,速为之驱魔。菩萨对于作害有情亦复如是。四
百颂云:「虽忿由魔使,医师不镇怪,能仁见烦恼,非属烦恼人。」月称论师亦云
:「此非有情过,此是烦恼咎,智者善观已,不镇诸有情。」以上为修耐害忍依理
之最殊胜者。经教又谓:「设若能自立,如何时自害,观此不应镇,一切如魔事。
」又对真实作害事物不应生镇,如刀仗等。又对作害之因,不应起镇,如作害之因
为镇,以镇因为过去业力,故不应对之起镇。又对作害自性不应起镇,如火以烧热
为自性,不应镇烧热。又对作害偶然性不应起镇,如天气雨□乍变,不应镇雨□。
又对正当作害时修忍之法,如身受仗苦,则观有身无仗,有仗无身,皆不生苦。若
~P786
身仗皆无,则彼为害之有情虽欲苦我,其道无从。且非独彼有情有过,自身亦有过
。又思现前小苦不忍,是否更苦。以此沮抑镇心。又当观我对作害者,曾否作害,
如先害彼,彼来报复,则不应镇。或今生虽未害彼,推之前生则难保无害彼之事,
今彼加害,亦非无因,故应忍受。又当思一切乐皆由善因生,一切苦皆由恶因生,
今既受苦,则夙因可尽,于此能忍,则后因不起,倘不能忍,则重起恶因,后当益
受大苦。又复当思,彼作害之人,由我夙业驱使害我,今既害我,彼又造恶,当堕
三途。是则由我害他,非他害我,于他应悯,于我应忏。以上为入行论所说。又当
于彼作有恩想,彼不自顾善根,自念安乐,而来怒我,为我消业,宁不可感。又寂
天谓:一切称誉,徒空悦耳,于财无益,于寿无用,于此生后世利益均不能有助,
徒增我慢,使作非理,如忌妒有德,轻傲卑下等。今有人讥毁于我,即是摧我虚誉
上种种过患,救我三途之苦,应当感激,不应生镇。又凡粗恶语之来,于我身心无
损。霞惹瓦云:「如康龙巴师弟三人,向之作任何恶语,如向土木,无有差别,故
极安乐。后人耳根薄弱,故少安乐。」凡夫于名誉恭敬,恒生执著,讥毁之来,无
~P787
异摧我执著,故不应镇。又凡讥毁打骂之来,应认为系除苦方便。譬如重病,尚忍
针灸之苦,今彼之损我,即系除我重罪,不应错认或误会。又常人心理,于怨敌之
衰损生喜,顺则生镇,此恰与大乘法相反。昔有坐穴修梵行者,闻其怨敌有衰损事
,呼僮煮茗称快。一大德闻之,叹曰:如此岂得谓修梵行者。盖大乘人视一切有情
如母,誓为除一切衰损,安置于涅槃城,故闻仇衰称快,过患极大。藏中修学求加
持之愿文,有对他富饶生喜一条,即为防止此过。故于仇怨衰损,应生悲悯,于其
富饶应生欢喜。如其不能,应求加持,修耐他害忍。因此不过一时之快意,犯最易
,罪亦重。入行论于此言之颇详,应多参阅。
  「修安受苦忍之理者,彼已生苦,若有治法,则不须意不喜悦。若不可治者,
虽不欢喜,亦无益而有过。倘太娇惯,虽微小苦亦极难堪忍,若娇泰小,虽大痛苦
亦能耐故。心持苦品之理者,谓若无苦,则于生死不希出离,故有能劝解脱之功德
。又若遭痛苦,则摧矜高,故亦有除慢之功德。又若领纳猛利苦受,则思彼苦从不
善生。不欲彼苦之果,须止其因,故亦有于罪恶生羞耻之功德。以苦逼者,则希欲
安乐,需彼安乐,须修善故,亦有于修善生欢喜之功德。比例自心,念他亦苦,于
轮回者,知生悲悯。念此苦恼是希求处,而数数修心。彼复如云:『若修不易成,
~P788
此事定非有,以是修小苦,大苦亦当忍。』执持安受苦意乐之甲胄,渐于小苦受之
,则安受苦力当愈增广也。」
  其次,修安受苦忍,凡镇心皆由受苦而生。苦果之来,分熟与未熟,如其已熟
,生镇何益。如其未熟,则尚有治法,又何用镇。凡夫受苦不能不镇者,盖不知苦
为教授,苦为道用。尤其现在末法,苦事弥漫,倘不知苦教授与道用,则多退悔怯
弱。将苦作为道用,应先破除对苦不悦心理。入行论云:「苦有治法,不应不悦,
若无治法,不悦何益。」故有忍力者,身受大苦,视若无事,无忍力者,小苦亦不
能堪,故不应惧苦,而须视苦为教授,依苦为道用。如无苦,则不厌生死,故苦有
催促解脱功德。无苦易生骄矜,故苦有破除我慢功德。遇受猛利苦时,能知为不善
,因生,则知止息不善。修集善因,故苦成道用。北洲人无受戒之根,即由现报无
苦,故无受别解脱戒因,而为八难之一。南洲人有苦,故能出离,人皆加赞,故苦
之来,益人实大。凡病易医,惟慢难医。眼见世之骄慢者,及不信因果者,一经挫
折或大病痛,便能平心自反,趋向善路,其谁劝之,皆苦劝之之力也。下士道备言
~P789
思三途苦,中士道备言思生死苦,此处则就现受之苦而修。因苦回忆罪性,引生惭
愧忏悔。因此希求安乐,引生善法欲乐。因苦推己及他,引生大慈悲心。故苦为修
行希求处,当于苦修忍。但能忍与否,当视其修习力如何。习而不能者,世无此事
。能习忍小苦。即渐能忍大苦。又苦有由修法而生者,于此即当思,过去生中,为
小欲乐曾受大苦,结果自他皆无所利,今因自他义利,纵受诸苦,与诸佛菩萨同其
道路,应生欢喜。反观外道,尚忍五热炙身等苦。世之业农、商,乃至为盗窃,亦
莫不备受诸苦。今我因修法之苦,是何等义利,如何不忍。如不因修法而生之苦,
则必是过去恶业所生。及今人身如不成熟,则延至后世,或堕三途,其苦更猛利而
长远。故现今苦熟,以小易大,应当称幸。譬如死囚,易为劓刖,宁不喜慰。且人
生不过数十年,纵有诸苦,亦瞬息即过,因此得消夙业,故应安忍,生起悦心。又
本生经佛昔修忍事业,可资参阅。依广本有八处生苦,均应当忍:(一)、依止处
。如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等,于上所生诸苦应忍。(二)、世法处。衰、坏、
尽、老、病、死等九种,于上所生诸苦应忍。(三)、威仪处。行、住、坐、卧,
初、后夜,从诸障法净修其心等,于上所生诸苦应忍。(四)、摄法处。如供事三
~P790
宝、师长、学法、念诵、修定等,于上所生诸苦应忍。(五)、乞活处。出家人对
于人间一切嬉戏、歌舞、经商等,尽寿摒除,于上所生诸苦应忍。(六)勤劬处。
勤修善品,勤劬因缘所生诸苦应忍。(七)利有情处。如利众十一事,如上所生诸
苦应忍。(八)、现所作处。出家众所有衣钵等事,在家众无罪性所有营谋农、工
、贾、仕等,所生诸苦应忍。(邪命生活不应忍。)总上诸忍,须数数修习。
  「修法思胜解忍之理者,信境谓三宝,证境谓二无我,欲境谓佛菩萨之大力,
取舍之境谓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果。修习境所得之义谓菩提,得彼之方便谓菩萨学
处之道,闻思之境谓十二分教等之正法。于彼等须无类别而修胜解也。」
  再次,法思胜解忍,对于一法,依理依教,经思惟后,得决定知,不随他转,
即为法思胜解忍。(一)、住境,谓对三宝功德。(二)、证境,谓人法二无我。
(三)乐境,谓诸佛菩萨大神力。(四)取舍境,谓诸妙行恶行因及果。(五)修
习境,谓大菩提及得彼之方便。(六)闻思境,谓十二分教(包括一切佛法)。此
言闻思当以十二分教之正法为对境。对上诸境,均应不分类别,依教依理思惟而得
~P791
胜解。即听一座经,亦包有苦忍及思胜解忍在内。又忍亦兼六度,如前当知。
寅四、精进学处分三 卯初、精进自性 卯二、精进差别 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。
卯初、精进自性
  「于摄善法,及作有情义利之故,心生勇悍,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,广如
菩萨地中说。」
  精进自性,依菩萨地说,为对于善法及利有情,欢喜勇悍所发三门动业,亦即
由欢喜勇悍心所催动而起之三业,即称精进。以心之所有法言,属心所法。以善不
善分,此属善法。即心所对于善法欢喜勇悍所起之业,称为精进。
 
 
寅四、精进学处分三 卯初、精进自性 卯二、精进差别 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。
卯初、精进自性
  「于摄善法,及作有情义利之故,心生勇悍,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,广如
菩萨地中说。」
  精进自性,依菩萨地说,为对于善法及利有情,欢喜勇悍所发三门动业,亦即
由欢喜勇悍心所催动而起之三业,即称精进。以心之所有法言,属心所法。以善不
善分,此属善法。即心所对于善法欢喜勇悍所起之业,称为精进。
卯二、精进差别
  「精进差别有三:一、擐甲精进者,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,其心勇悍为先导,
而擐意乐之甲。以百千俱胝倍三无数大劫,为除一有情之苦,乃至唯住地狱,而能
成佛,亦勇悍而为,为以圆满菩提故,而行精进。如是住于精进,犹且不舍。况于
短时小苦,则何待言哉。如此念已,而著意乐之甲。二、摄善法精进者,为修六度
故,于彼应行。三、饶益有情精进者,同前。」
~P792
  精进差别,无著摄论称五种:擐甲、加行、不退失、不疲厌、无止足。本论为
三种:一、擐甲精进,二、摄善法精进(包加行、不退、不疲、不止。)三、饶益
有情精进。云何擐甲精进?谓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,其心勇悍,先擐意乐之甲。所
谓甲者,即指意乐心力及勇悍心力。如何擐法,如谓菩萨为出一切有情苦,以千大
劫为一昼夜,如是积百千俱胝倍数三无数劫住地狱中,乃成正觉,亦不怯弱厌废。
又有经教所举时间较此更长,谓以三无数劫为一昼夜,照此推算,以为经时愈长,
积资愈大,愈为圆满。世有欲求正觉,而又不愿经此长时者,则有对于菩萨学处不
愿久学之过。如以此种心愿力去修福资,所积福资亦必极浅。在秘特殊点,于自计
方面,为一有情经三无数劫成佛而不退废,其心力与上述无殊。而为他方面计,则
经一刹那而后成佛,亦有所不忍。能经如是长时大苦,尚不退怯,何况下此小苦。
云何加行之前须擐甲?譬如勇士上阵,先披铠甲,乃能中途无退,最后成功。菩萨
于行六度之前,亦须著意乐铠甲,现在行人亦当如是。盖事前如有为一有情,经三
无数劫处地狱而后成佛之勇猛心,纵有小苦,绝不在意,而反能认为助道,一面于
善法亦不退堕。如修下士道,亦须具经三大劫而成,亦不退怯之心。如欲朝修夕成
~P793
,恰得其反。故擐甲、摄善、利生,三种精进一贯,而以擐甲为先。
  云何摄善法精进,如于六度真实而行,即为摄善法精进。
  云何饶益有情精进?即对于利生十一事,不懈而作,名饶益有情精进,十一种
利生事业甚广,但如修菩提心者,于一座间即包摄善、利生二种精进,故二种有时
可以相摄。如配合摄论所说之五种,凡对善法未入以前一段无厌为加行精进。正入
善时或生厌怠,则失无倦精进。已入善法而中途废退,则失不退精进。善法已修而
不更求进步,则失无厌足精进。
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
  「于身心生起之法中,勤发精进之胜利者,庄严经论云:『善法聚中精进胜。
由依此故彼随得,以精进后住胜乐,世、出世所摄成就。精进当得世受用,精进能
具极清净,精进超脱萨迦耶,精进成佛胜菩提。』摄度论亦云:『若具无厌大精进
,不得不成悉皆无。』又云:『非人于彼喜饶益,当得一切三摩地、有果度诸日夜
时,以功德聚不下堕,得胜人法之诸事,增长犹如青莲花』。」
~P794
  精进属于心所有法,须由心念而生,非指外形如何进行即为精进。故欲身心中
发生此种精进心力,须先知精进胜利以引发之。庄严经论云:「资粮善中进第一,
谓依此故彼后得。精进现得胜乐住,及世出世诸成就。精进能得三有财,精进能得
善清净。精进度越萨迦耶,精进成佛胜菩提。」胜乐住,指得定。善清净,指得下
士道。越萨迦耶,指得中士道,末句指得上士道。又云:「非人皆喜饶益彼,能得
一切三摩地,昼夜诸时不空度,功德资粮无劣力,获得诸义过人法,如青莲花极增
长。」即谓精进不但自利,即他有情,如非人等亦必欢喜。昔佛为聚善王子,经商
,船覆失宝,誓枯海水,以瓢挹海泼陆,药叉感动,为告龙王,遂还其宝,诸三摩
地(如勇猛摩地,金刚三摩地等),皆由精进而得,又精进功德,在功德聚中,绝
不劣于其他功德。又因精进所有功德聚绝不劣减。又精进能得过人之法,如佛威光
神力等。又精进如青莲花,由小而大,辗转增上。(此花种子极小,能发坚固粗大
之茎,及茂盛之花叶)。
  「不勤发之过患者,海慧问经云:『具懈怠者,于菩提极远而甚远。诸具懈怠
者,从无布施,乃至无慧。诸具懈怠者,无能利他。』又念住经亦云:『唯一烦恼
本,何有如懈怠,谁有一懈怠,彼是无诸法。』如说应思。正生精进之违缘有二:
~P795
一、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。二、念我何能修彼之怯弱。初中复二:一、念后有暇而
作推缓。二、为庸常事等所映蔽。初之对治者,当思已得人身,速当坏灭,死堕恶
趣,后难得此妙善之身。修此三者,前已说讫。贪著庸常事之对治者,应思正法,
是出生现后无边喜乐之因。无义戏论及掉举等诸散乱事者,是能失坏现世之大利,
及引发后世无义众苦之所依,应断灭之。第三、怯弱复有三:一、以所得佛之功德
无边故,而念我不能得。二、以方便须舍手足等无量难行故,而念我不能行。三、
以处所须于生死受无边生故,而念于尔时被生死苦所损恼而怯弱也。初之对治者,
念昔诸佛亦非最初即得甚高之道,亦唯如我于道渐次上进而成佛。薄伽梵亦说,诸
较我极为下劣者,亦当成佛,我若不舍精勤,何故不得,当思惟之。第二对治者,
念虽应施身等,然于生难行想时,亦可不即施,若至舍时如与果菜等,则无所难也
。第三对治者,念以菩萨断罪故,则苦果不生,以坚固通达生死无有自性如幻故,
则于心无苦。以身心增广安乐,虽住世间无所厌事。如是思已,而断怯弱也。」
  其次,不精进过患,海慧问经谓:具懈怠者,距成佛时间极遥远,自施度乃至
~P796
慧度,空废不成,利他事业亦不能作,故菩萨行于六度中,须具进度。于进度须先
具擐甲精进,菩萨行若不以精进为助伴,多堕懈怠、怯弱、退堕诸过患。不特菩萨
,即常人不勤,亦百无一成。故月称云:「一切功德以精进为母。」念住经亦云:
「须知诸烦恼,根本为懈怠。若有一懈怠,即无一切法。」吾人过去与释迦尊同为
众生,释迦因早发精进,其力且强,故已成佛,而我辈仍是众生。弥勒发心在释迦
前,而成佛在释迦后,亦以释迦精进力强故。故懈怠者,不能得出离。以懈怠者不
易生信,不但无清净信,即初步信亦不易生。无信即不易生解,无解即不易起行。
自依师起乃至六度,每一法门皆详示功德与过患。所以然者,为生信故,信分清净
信、决定信、坚固信。知功过两方,即生决定信,由决定信乃生精进行。任何法门
,初、中、后,皆须精进。修精进应去二违缘:一、见虽能修而不趣入。二、怯弱
不入,谓我何能此。二者皆指已知抉择善法之人而言,不知择善者,尚不足语此。
(一)见菩提可得,而推延懈怠,谓后时有暇能修。或贪著俗事,为所覆蔽。初之
对治,须思已得之身当速坏灭,命终之后,当堕恶趣,如此人身极难再得,用此三
者以除遣之。次之对治,应知正法,是能生现、未,无边喜乐之因,其余犬马声色
~P797
、嬉戏、消闲、非时睡眠等,悉在无义掉举散乱数内,(除为善法顺缘而作无罪性
农商业以外,悉在无义掉举散乱数内。精进系专为善法及利生而言,故精进能出诸
牢狱。)坐失现前大利。云何现前大利?谓现前善因能生后来大利也。为此引发未
来无义众苦,无依之处而断除之。(二)、怯弱过患分三:1.于应得怯弱(于果生
怯),谓成佛须永尽一切过,毕圆一切德,我何能此。2.于方便怯弱(于因生怯)
,谓施头目等,我有不能。3.于所安住处怯弱(于时生怯),一中怯弱之心理,非
常人可生,必须于佛整个功德已了知者,始能生起。如大乘和尚谓,一心专注,见
本来面目,即为证佛功德者,是仅证佛一分功德,则尚不能生此怯弱。假如闻全部
大乘教义,以其心乐于简单故,必反认为烦难,此即怯弱之表现。二中怯弱,如见
佛本生事,数数舍城邑妻子身命等,遂生退却。三、见佛须经无边生死,处生死中
受无边苦恼,遂生退却。如念佛求往生者,亦是此类。初之对治,须念三世诸佛,
其初亦唯如我为具足烦恼之凡夫,以精进力,用闻思修,经地道诸果,渐次成佛。
又念佛为实语者,曾说蚊虻等,能证菩提。如经谓:三世诸佛非由先成佛而后现正
觉,皆由凡夫而成佛。入行论亦云:「如来实语者,作此谛实说,所有蚊虻蜂,如
~P798
是诸虫蛆,彼发精进力,证无上菩提,况我生人中,如利与非利,不舍菩提行,何
不证菩提。」此谓凡属有情,即有成佛之分,即有佛界佛姓,譬如有生即有死,故
不论微虫,乃至鬼魔摧毁佛法者,皆有成佛功德。何况今得人身,具殊胜因缘,但
能不舍精进,断无不成佛之理。如是思惟,将心壮起,便可对治。次之对治,须知
施身命时,如身见尚炽有所困难,即不应实行。必舍身如舍菜果等,无所困难时,
始可实施。内道与外道之不同点,外道欲苦其身心以求安乐,内道则从安乐因,以
求安乐果之道,故内道为安乐道。又凡具大悲心者,则觉六度可行,大悲心未生者
则觉六度难行。于此当思过去生中行诸难行,毫无乐果可得,而亦乐为之。今行六
度,虽大悲未生,不免困难,而因此即有安乐果可得,如何不行。三之对治,当知
菩萨度生,虽长处生死中,而以菩提心力能断有罪性之苦流。又知生死性空,故心
中常乐,身无所苦,数数取无边生,由身心安乐欢喜而取,无所恐怖,无所厌倦。
反之,如为凡夫,以罪业取生,则一生之苦已足恐怖,已足厌倦。又菩萨受生,不
生净土,多在浊世恶趣受生,身心仍安乐欢喜如故,譬如莲花之生污泥,不为所染
~P799
。颇师云:菩萨因已断罪流,又知生死轮回如幻,虽处饿鬼畜生中,不受饿鬼畜生
苦,以自如幻师观于幻法故。凡怖畏生死者,以生死有苦故。今菩萨既无所苦,惟
有安乐,生死虽长,有何足畏。如是思修,怯弱即除。又于方便怯弱者,如谓菩萨
须积无量福德资粮,恐其难积,故生怯弱。当知菩萨积资不难,经谓菩萨发心,为
一有情义利,长劫处地狱中而不厌,如是刹那发心,即积无量阿僧只劫之福。只要
此种教授不忘,虽在放逸,福等虚空。何故菩萨积福如是之易,因其发心为一切有
情而愿成佛,以是之故,虽为一有情无量三大阿僧只劫处于地狱,亦愿修行菩萨学
处。此中含有三种无边:一、所为有情无边,二、所愿佛果无边,三、所行时刻无
边。故一念即种无边功德。又复当知,无量三大阿僧只劫功德,可以精进力超越之
。如本生经云:佛昔以一脚绕噶吉如来,修行精进,未及周匝,遂超九劫。
  「精进所依之顺缘有四:一、胜解力者,修习业果,于取舍而生欲乐也。二、
坚固力者,于未观察,任何不随而转,观已起行,则至究竟。三、欢喜力者,如婴
儿戏,无辍无厌,而行精进。四、止息力者,以勤精进,身心疲劳,由暂止息,疲
劳得苏,仍无间而行也。如此由灭违缘及依顺缘,身心轻利,如风吹木棉,摇曳之
~P800
中而行精进也。修学精进时,具足六度而行者,自住精进,亦安他于精进,是精进
之布施,余得同前。」
  其次,精进顺缘分四:(一)发胜解力,(二)发坚固力,(三)发欢喜力,
(四)止息力。一、胜解力,所谓胜解力者,非五别境之胜解,亦即于布施、持戒
等之欲乐。此种欲乐,即为精进心之基础。例如对于六度四摄功德方面,思惟抉择
,第一步生起功德胜利信念,次即生起决定行心,虽经他人或外力阻挠,亦不动摇
,是即胜解。对于六度等相违过患方面,照此类推。又信念与胜解有别,如对善因
得善果,恶因得恶果,生起决定信,是为信力。不为外境所挠,是胜解力。二、坚
固力,亦称我慢力,凡事先观察而后起行,一经起行,即不退转,必至究竟而后已
,始为坚固力。云何为慢?慢者,本自尊之义,此乃假名为慢,取其义而已。(一
)业慢,谓自修之道全不赖他。如知布施当行,虽有他人可助,亦愿独自担当。此
心生已,即不为外境所夺。(二)功能慢,见诸众生为烦恼所缠,自利且不能,更
何能利他,由悲心所激,今我能得因缘,则具足自他二利,故当努力。(三)烦恼
~P801
慢,念我不为烦恼所转,而能转彼烦恼。世人凡作善业未至究竟,往往倩人作代,
今于初慢即预遮此过。于次慢自他利均愿作,所以催起负责之心。末慢不为惑转,
即防怯弱。具是三慢,故作必究竟。又作必先思者,即防不思而作,中途退辍,后
成等流习气,无所成就。凡作一事能达究竟者,称坚固力。三、欢喜力,发愿欢喜
,应先观所作之因为无过染之因,为殊胜安乐之因,如是将心催起欢喜,作时如小
儿游戏,终日无厌无疲。四、息止力,发起精进之后,如过勇猛,其进锐,其退速
。为维持恒性,劳即转息,无间仍发精进,如驼行徐步,是为学精进之方便。
  凡一切应取应舍之处,尤其菩萨学处应取应舍者,一一先善了知。既了知已,
于应舍者,用正知正念精进而舍,于应取者,精勤而取,如是即为精进。故精进基
础,即建立于教法应取应舍之上。于是先应多闻,于善法业果等生起闻慧,然后用
正知正念精勤取舍,乃能圆满地道诸果。如专以念知注于一种所缘,充其量不过得
定而已,不能圆满地道诸果也。故精进处所应无错谬。应取应舍,如何用心?应舍
者,即应断也,例如烦恼,用正知观察,此为贪、为镇,此乃布施违缘,此为持戒
~P802
违缘,乃至菩提心违缘,即应速起对治,将应断方面以精进之力断之。精进之所正
对治者,厥为烦恼,以正知正念精勤观察烦恼。如老将用兵,一面对正贼。一面防
旁贼,如忘失正知正念,即为忘念。忘念一起,立即警觉,思念三恶趣苦,复将正
念提起。如是断尽学处违缘。至应取方面,即从依师起乃至菩提心,以正知正念精
勤修习。精进要著即在正知正念,经谓具足正知,不为外境所乱。云何不为外境所
乱?昔佛世有边地王,遣人迎佛,务令迎至,不然亦须迎一高座弟子。佛观机遣阿
巴那尊者率五百比丘赴之。王遣诸种伎乐远迎入宫,坐定,王问尊者见迎迓伎乐否
?答:不见。王不悦。尊者王意,欲释其疑,请王提一将死狱囚,令满持钵油,二
卒持刀挟之过市,谕令油溢即斩。即过市,问囚何所见?答:无所见,惟一心视此
油钵。尊者乃告王,我之不见伎乐,亦系如此。世间狱囚一念死尚不见外境,况吾
辈行人。王悦。故心在正知正念,外境不能乱。如是灭违缘,依顺缘,于时身心轻
利(谓轻安利乐),如风吹木棉,此为已得精进,而且是殊胜精进。凡作一事,心
觉浑浊,身觉迟重,即是身心不清利之象。身心清利,全由精进力遍令身心入于善
法之后,发生欢喜力之所引生。如世间人闻可喜境,身心立起鼓舞,即可比知。世
~P803
人身心于善法疲厌,不乐趣入,于恶法则极踊跃。修精进者应反其所行,对于善法
日夜无倦。进度摄六度,如自精进亦安立他人于精进,即进之施度,余类推。
 
 
寅五、静虑学处分三 卯初、静虑自性 卯二、静虑差别 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。
卯初、静虑自性
  「于随一妙善所缘,心一境性,心正安住。」
  静虑自性,即对于随一妙善所缘一心安住之谓。
卯二、静虑差别
~E「差别者,从自性门,有世出世间之二。从品类门,有止与观及止观双运之三品
。以作用之差别,有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,及现证功德,与饶益有之静虑。一、于
何等引生起身心轻安之静虑。二、成就神通解脱遍处胜处等共诸声闻所有功德之静
虑。三、以静虑成办十一种饶益之静虑。」
  静虑差别,从其自性言,分世间静虑与出世间静虑。世间静虑,即四禅及三界
禅定,此属凡夫静虑。出世间静虑,以空性为所缘,此为圣者静虑。从其品类言,
~P804
分止观及止观双运。从其作用言,分现法身心安乐静虑、现证功德静虑、饶益有情
静虑。止以定为体,观以慧为体,二者固有分别,但从其品类言,即可将观列于静
虑门中,以观从定生故。前言静虑自性分世间出世间,此二属决定者。品类分止观
与双运,此三为不决定,以禅定不包括在止观内故。又作用所分之现法身心安乐与
现证功德及饶益有情,三者皆属相顺。如以初地菩萨言,所证禅定谓为现法乐住固
可,谓为现证功德亦可,谓为饶益有情亦无不可。现法乐住者,现前即可证得身心
轻安之谓也。除无色界惟心轻安外,余皆身心轻安。现证功德者,成就神通,亦即
由定所引生,此与外道共。至其成就遍处解脱,则不与外道共,以其心念力为希求
解脱,必入内道佛乘,始能有此。因此引生之定力,乃有遍处解脱功德。云何遍处
?谓尽一切处无所不遍之意。修定时先缘一小境,纯熟后,所缘之境即遍一切,如
十遍处之青遍处等,先缘青色小境,继乃遍一切皆青色。胜处者,谓如形(指大小
言)、色等胜一切处。凡遍处胜处皆为定力串习之作用也。饶益有情静虑者,即对
于饶益有情时一心不乱之谓。
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
~P805
  「生起之法,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,于下奢摩他时,当广说。修
学静虑具六度之施者,自住静虑,亦安他于彼是也。其余如前。」
  身心生起之法,从思惟修静虑之胜利,与不修之过患而来。定摄六度者,即自
修定,亦安置他于定,即定之施度,余类推。
一九四六年九月十五日在康定安觉寺弥勒殿楼上续讲
  因有新听众,故重为开示全书轮廓,及应如何发心云。
  寂天云:一言一行,须先提撕,如理观察。据此,说经听经之先,应观察发心
。如为名闻利养而说而听,则为世间发心。此种发心应予停止。而易为菩提发心。
即攀缘一切如母众生,欲乐而不能得,不欲苦而不能离,因此发起予一切如母乐之
慈心,拔一切如母苦之悲心,而又发起负荷此担之增上心。复念三世诸佛皆由修一
切善法,而后圆满此责,故发追踪三世诸佛修一切善法之心而来听法。如是发心,
乃为合量。要而言之,为一切如母利乐,发心成佛而来听经,乃为合量。
  发心既已合量,所听为何法,乃总集三藏十二部精华,依于龙树、无著二大轨
~P806
则,由阿底峡传至宗喀,宗喀所著道次。其重要点,约言之,学法不外成佛。成佛
不问显密,均须大乘法。大乘法约之为方便与智慧,尤其殊胜方便与智慧。殊胜方
便得报身,殊胜智慧得法身。殊胜智慧,须登地功德上所证空慧,为殊胜智慧。殊
胜方便。自一举手动足之善,乃至菩提心,皆称方便,而菩提心乃为殊胜方便。菩
提心属有为法,须有因有缘乃生,又须任运油然生起,乃为真实菩提心。真实菩提
心之因为大悲心,对于任一有情微苦,皆如慈母之于独子油然不忍,而后合于大悲
之量。合量大悲又因于观苦,必依下中士道观六道苦,自心不忍,生起出离心。推
之一切有情,生起不忍而欲拔其苦之心,做到合量乃为真实大悲心。由真实大悲得
真实菩提心,由真实菩提心证入空慧。是为方便与智慧不离,如鸟二翼,由是以密
乘成佛,此乃成佛之正道路,余则为曲。总之,欲成佛最要为道次。若问宗喀大师
未作道次之前,过去诸佛如何而成。于此当善解道次,以成佛必须经下、中、上三
士道次,而冠以菩提,则为不共之义。任何人不外下中上三根,道次即具三根之法
。下根由下士道次入,中根由中士道次入,非宗喀大师所创。宗喀大师于其语录曾
言,三士道为三藏十二部精髓。又言,道次为任何士夫入道密诀。眼见世人多欲学
~P807
佛,而苦不得其道,或问如何速得成佛,答以无上密。无上密固速,但凡夫心小如
针孔,如何能入。故求不背迅速成佛正道,而又有次第可入,厥为方便与慧不离之
三士道法。所谓三士,非截然而分,须以智慧善观自根。如已合于上士,即由上士
道入。如其未能,则须退由中士道入。一入下士道,决定能入中士道,一入中士道
,决定能入上士道。譬如同赴拉萨,不过各人起脚处不同耳。道次科目分四大干:
(一)明法源无染,释作者重要。(二)为于教授生敬,释法重要。(三)如何说
听。(四)引导弟子正教授。第四干包括全文。其中开为:一、依师为入道根本,
次、开示下士道法、中士道法、上士道法。上士法中复分三科:一、发心为入大乘
之门,二、此心如何发法,三、发心已,学行法。其中又分三:一、学处之相。六
度二、方便与慧,随学其一,不能成佛。三、学处次第。三中又分为六度、四摄(
于大乘六波罗密、金刚两乘,发心受戒已,为自为他而修度摄。)
 
 
寅六、智慧学处分三 卯初、智慧自性 卯二、智慧差别 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。
卯初、智慧自性
~P808
  「总言慧者,于所观境,事物或法,能具拣择,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」
  智慧自性,总说谓对于一切事物,善差别思惟,亦即对一切法,善能差别其功
德过失,此种心所有法,即智慧体相。此间依菩萨地,善巧五明学处,为智慧相。
再详言之,对于三性法,依教依理分别思惟,对于为功德,为过失,最后生起决定
心,为智慧体性。在推度中未决定时,不得为智慧。菩萨地所谓,善巧五明学处,
通于凡夫与菩萨智慧。
卯二、智慧差别
  「慧差别中,有通达胜义、通达世俗,及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。一、通达胜义
者,无我之真实义,由总义门而为比度,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。二、通达世俗者
,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。三、通达有情义利者,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,如何
修行之理也。」
  智慧差别分三:一、通达胜义慧,二、通达世俗慧,三、通达利益有情慧。一
、须见解清净离去过染,二、即世间慧,三、谓通达如何始决定利益有情之清净慧
。慧之差别,固不止此三者,此不过为观待菩萨学处而说,故说此三。一切智慧,
~P809
胜义世俗包尽,何故复说利益有情智慧?以菩萨以利益有情为重,故于真俗二慧中
开出此一。(一)何谓通达胜义慧?谓通达二无我真实空慧。虽未实见二无我,然
由总义门而得比量,如见烟知火。或不仅得比量,而由现证门而得现量,如就掌观
纹。所谓总义门非即二非我,不过为二无我之总义,如虽不识其人,而就人之总义
上亦可比知。(二)何谓通达世俗慧?简言之,为通达五明之慧。此亦就菩萨说,
否则不止此。菩萨为调伏众生,应通达世俗慧,故须通五明。庄严经论作如是说,
因菩萨不仅当于等持中通达胜义,亦当于后得中通达世俗,双具二谛智慧。除庄严
经论所说外,菩萨为调伏外道众,故须因明声明二者,以决其疑而折服之,引入正
法。为摄受内道众,故须工巧医方明二者,使其欢悦。为通达胜义,故须内明。又
佛果为一切种智,菩萨为顺一切种智,而种其因,故须五明。但此就菩萨有情说,
若于内明之一切经教未能闻思修,而竞竞于声、工、医等明,不过得世间名闻利养
而已。人生无常,为彼荒废,无大意义。以菩提道次为开示人生大意义,即属善法
,亦须衡其轻重。(三)何谓通达利益有情智慧?利益有情,所以为成佛时成就报
身。故必须先能通达何者为对有情之最大义利,就最大义利而行,乃能培植最大福
~P810
德,以成报身。
卯三、身心生起之法
  「生起之法,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。初者,般若百颂云:『见不见功
德,慧是其根本,由修此二故,当摄持智慧。』菩萨于乞者,虽施身肉,如取之于
药树,无慢怯等之分别者,盖以智慧现证真实之故也。又以见三有涅槃衰损之慧,
为利他而修戒,令戒清净,以慧通达不忍及忍之损益,令心调伏,不为邪行苦楚所
夺。又以慧善知精进之事,于彼精进,趣道甚速。又安住真实义静虑之殊胜喜乐,
以依道理之慧而成办,故能清净施等五度者,由般若而得自在也。显现相违之二事
,以具慧故,成不违者。如菩萨若为四洲之转轮圣王,而不为增上欲尘所转者,是
具足慧忍之力。如是虽见悦意有情,慈心猛利,然不致渗合少许之贪著。虽于有情
之苦,有猛利恒常不忍之悲愍,然无忧逼,致力为善不勇之懈怠,虽具欢喜无量,
然心于所缘,无散乱之跃动。虽常具平等大舍,然于众生义利,刹那亦不弃舍者,
以具慧使然也。又于能为彼等同等力之障碍,亦以慧而灭故。如赞所应赞云:『不
舍于法性,而随顺世俗。』谓诸相缚,所执之事,虽微尘许亦不可得,而于得大决
~P811
定之法性亦不须舍,然与内外因缘,出生别别之果,心得决定之俗谛,亦不相违,
而且随顺。故于诸无慧力者,最极乖违之事,而于具慧者不违且顺。又如彼论云:
『开许及遮止,佛语或一定,或时则不定,彼此亦无违。』谓大小乘及显密二中,
开遮不同,有其多种,彼等以一补特伽罗受持二种,寻求无量经教之密意,无慧力
者虽成相违,然于善巧则不相违。亦是以慧而为之也。」
  于身心中生起智慧之法分二:一、思惟智慧如生,有何功德?二、如不生,有
何过患?初中如般若四百颂(龙树造)云:「见不见功德,以慧为根本。」见,谓
现世功德;不见,谓二世功德。又见,为现量功德,不见,为比量功德。菩萨为圆
满地道诸果,必须智慧。再则前五度加波罗密多名,缘由具慧。故云菩萨持诸度,
皆由持慧度,由此得度名,亦得智慧名。菩萨对乞肉者施身,如断药树之枝,无自
矜自慢之心。如诸外道则必矜慢,谓唯我能施。又菩萨于施身,亦无自怯自弱之心
,谓我不能。其能完全无慢无镇无怯而作清净布施者,皆由于其智慧了达空性故。
施度如是,至戒亦然。由菩萨以智慧见三有涅槃均为衰损(涅槃衰损,指小乘言,
小乘虽断生死流,而住于清净寂灭等持,因此不能断所知障,遍所知境,不能普利
~P812
众生。佛则为无余涅槃,与彼不同)。而为利他持戒,故戒能清净。是戒之能净,
亦由于慧。又菩萨由智慧了别忍与不忍之损益,始能调伏自心,不为邪行苦楚所夺
,令忍坚固,此以忍言。又菩萨以智慧善知应精进之事。即如欲向地道诸果而进,
但不知进入地道诸果之事之基本何在,则不能速即进入。必须了达圆满无倒之事基
,乃能迅速圆满地道诸果,此则由于有慧,此以进言。又菩萨以智慧,依教依理了
别真实义谛而一心专注,乃能得真实空性定,而得殊胜安乐,此以定言,总之,欲
净五度,均须由慧。
  马鸣菩萨云:「以慧调劣象,反能得其用。唯勤多困苦,慧助得大益。」唯依
精进,事倍功半。若以慧助精进,能得大利。又凡见相违者,皆由无慧所致。如具
慧,则不见其相违而转成道用。例如:四洲转轮圣王,五欲尘福报,无慧则为欲尘
所转,不见清净功德。如具慧,则不惟不为欲尘所转,而反以欲尘为道用。盖具慧
则见欲尘无自性、无意义、不可贪著,如臣于主,随时谏诤,故不为所转。若具慧
更进一层,则能以欲尘为成佛道用,故不见其相违。无慧则反是。又例如见一切有
情如独子,生起猛利慈心,在不具慧者必生贪染;菩萨具慧,惟起悦意慈心而不贪
~P813
染。盖菩萨慈心常与清净功德和合。又例如见一切有情痛苦,生起不可抑忍悲心。
在不具慧者,必沦于忧悲,乃至懈废善法,例如见人病重,但知悲痛,而于医药培
福等,皆想不到。菩萨具慧则不如是,虽起恒常悲心,而不为悲所困迫,懈废善法
。以此见常人功德与烦恼俱,菩萨功德不与烦恼俱。又例如常人遇喜事,则心动而
入于散乱,得意忘形,藏语为「耶耶播」,即跃动意。而在菩萨之喜无量,则其所
缘仍不乱。又例如菩萨虽具平等舍,而于有情义利刹那不舍。常人于中庸一境,虽
略具平等舍,但又如秦人之视越人肥瘠,不生拔苦与乐之心,不过亦不与之作损害
而已。菩萨于慈悲喜舍功德生起时,不生起同等力之障碍,如慈即不生同等力之贪
著,悲即不生同等力懈废,喜即不生同等力散乱,舍即不生同等力漠视,所以然者
,皆由具慧,以慧灭障故。至如赞所应赞(麻底止渣阿□黎作)所谓:唯具慧,乃
能二谛圆融,不舍于法性,亦随顺世俗。则不仅功德与过失不相混,更能使法性与
世俗和合。盖由菩萨具慧,虽其心境常时安住于空性,而于有此因生此果之缘起法
不紊不违,常相随顺,反使缘起与性空,相得而益彰,亦即由慧于一切实有所缘,
了达无尘许之自性所致。其心虽得大决定而不弃舍,然与对于内外一切彼彼因生彼
~P814
彼果所得定解,亦不违而随顺。
  此种善巧安立二谛不违随顺功德,皆由具慧故。从中观自续派以下,多见真俗
相违。一派认为非有非无,作模棱之见;一派则认为一切不应作意,住于空之一面
。皆由无慧,不能同时安立二谛。前论又云:「若开若遮止,佛语或有定,或是不
决定,然皆不相违。」因佛语有开(许作)、有遮(不许作)、有应行(非作不可
)三类。所谓有定或不定者,指遮中有开,或开中有遮而言。若不具慧,则不知其
实不相违。例如为小乘人示以应速求自利之清净涅槃,而为大乘人则示以应速求利
他之无上菩提。又如为显乘则禁十不善为密乘则或谓应受乐欲,应行不净行,乃至
饮酒亦不为犯。此四表面似违,而在成佛意义上,就成佛时间之不同,及所由之道
次第亦不同,应其各别所需,皆不相违。于此又当先知,佛语皆为教授,凡一补特
伽罗,不问小乘法、大乘法,或显或密,皆为其成佛方便,皆应取学,不应谓何者
当学,何者不当学。不过须具慧者,乃能对于无量经论寻求密意闻思,依时节因缘
而开遮受持,不具慧者则反是。又寻求密意属闻思,受持属修。必具慧者乃能合闻
~P815
思修以为学。若谓佛语为修而说,即专注于修,而认寻求经论密意为徒资讲辩,则
无慧一类也。又寻求经论密意,而不知何者先修、何者后修、具足次第、迅速成就
,而使闻思修枉费,则为不善巧修学,亦为无慧一类。又下、中、上每次第中,均
有其修学关键处所,自道炬论至本论而益显,不知关键者,亦为无慧一类。总括言
之,现竟二利皆须具慧,乃能成办。
  「次、慧不生之过患者。若离智慧,则施等五度及见,不成清净。摄度论云:
『若无智慧而求果,布施自性不成净,利他舍施说为胜,余是增财之加行。』又云
:『不以明慧而除暗,彼不能具清净戒,多以无慧诸戒等,以染慧成烦恼浊。』又
云:『由邪慧过扰其心,不信解住忍功德,分别美恶持不善,如无功德王名称。』
又云:『于诸智者胜赞叹,较彼深细更无余,以欲过失不能障,意正无慧不可成。
』又云:『于慧无勤心若执,彼见不成遍清净。』其中王名称者,谓无功德之王,
虽偶一次而起名闻,随即失也。以是之故,须生智慧,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,与心
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。摄度论云:『寡闻盲汉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当勤闻
~P816
从彼因,如思以修广生慧。』至尊慈氏亦云:『三轮诸分别,许彼所知障。悭等诸
分别,许彼烦恼障。远离彼诸障,除慧更无余,胜慧闻为本,是故闻为胜。』集学
论亦云:『应忍当求闻,次应住林薮,当精进等引。』前贤亦云:『须先闻诸法而
铭于心,数数思惟筹量分别。若将法忘已,纯一执心,则于修学无有助伴。故上修
者由闻上,中修者闻亦中耳,有几许修习,须如尔许了知法而渐次增大也。若如是
思惟决定了知坚固者,于恶友说一切善不善意乐皆是分别,悉应断弃者,则念法中
未如是说,善知识亦不如是认许,便不随彼口而转矣。若无般若,仅有些微信心,
见哭而哭,见笑而笑,犹如流水,任决东西,随彼所说,认为实在而随转耳。』修
学慧时,具足六度者,自住慧已,安他于慧,是为慧施,余者如前。」
  二、慧不生之过患,无慧则五度不净。如马鸣菩萨摄度论说:「无慧而求果,
施体不能净,利他为胜施,余唯为增财。」盖无慧者为求自利而施,故不净,仅能
增财,无大意义,亦无大果。又云:「无破□慧光,不能成净戒,多由无慧故,尸
罗成染犯。」持戒最要为开、遮、应行三者,无慧则于三者不能明辨,故持戒多所
违犯,而戒反为烦恼浊染。又云:「慧倒心浊乱;不信住忍德;不乐观善恶,如无
~P817
德名王。」慧倒,指见使等,由于邪见,其心浊乱,不信忍德,更不能分别善恶,
而执于不善一边;本无功德而自以为功德,则如无德而徒有虚名之王。又云:「智
者所称赞,无余甚深细,欲未障直道,无慧不能住。」道,指甚深道之空性,空性
为一切智者所赞,最为深细。无余,不能超越,不为欲所障蔽,正直无倒,如是甚
深道,无慧不能住。又云:「心不勤修慧,其见不能净。」意谓如其心认为慧不必
勤修者,则其见即不净。昔有王偶诛一仇,为人所赞,因此益喜杀,由疏及亲,乃
至杀父,遂丧其名,由无慧故,不能辨善恶。又有注释,无慧,则世间名闻亦不能
享。有狐误堕染色池,乾后毛余色彩,众兽怪问,汝为何类?答云:从天而降,众
兽尊之,乘象而游,遇狐群,群惊鸣,染狐不觉应声而嗥,为群兽所觉,倾而毙之
。故欲令前五度清净,如其次第直趋佛位,则当以智慧目光为导,否则如盲千百,
无导岂能引至涅槃之城,由是知生慧为要。生慧之因,如世间医者亦可以药物使人
生慧,但非正因。正因为清净经论(外道典籍,不为清净),与自己能力相称者(
不相称则不能消融得其受用),依而闻思。藏中每于一法皆有广、中、略之分。如
朗忍穷瓦(道次略论)为中,能受固善,不能则有功德四十颂,又加略焉,可以依
~P818
之而闻。闻而取修,则又有朗忍马扯,最易在心受持。于受持马扯与四十颂后,心
有轮廓,再闻穷瓦。如欲更加广求,再闻钦波(广论)。由是推而广参帕青、伍马
(中论),乃至诸大经论。故己力相称一语,是藏中古德相传教授法,此就劣慧钝
根言。设遇上慧利根,则以宗喀大师为准,所谓先务广大求多闻。关于听闻,不问
利根钝根,皆所必须。大德开示,闻,为入法之门。浅言之,能分别何者应取,何
者应舍,皆由多闻。由闻生起闻慧,以所闻慧而深思磨练,乃生思慧。以所得思慧
而修,乃生修慧。故闻多则思广,其修亦广,闻少者反是。如修菩提心,倘对于其
性、其因、其量,皆无所知,如何能修。盖所谓净修者,依于思后决定不错之理趣
,不闻不思,如何得此。故云:「寡闻生盲不知修,无闻彼当何所思,故应精勤求
多闻,因此思修慧广生。」慈尊云:「三轮诸分别,是名所知障,悭等诸分别,是
名烦恼障。除慧无余因,能除此二障。闻为胜慧本,故闻为第一。」以三轮分别执
实,许为所知障,是中观自续派说。应成派则以二相习气亦归入烦恼障。至悭等为
烦恼障,各派皆同。总之,不问何障,均须无我胜慧始能破除。而闻为慧因,故闻
~P819
第一。由此可知,成佛之事,非任便就坐闭目而修即可得者。世间一切妄说可不烦
言而破矣。集学论云:「应忍求多闻,次当住林薮,精勤修等引。」意谓凡学法皆
应忍耐诸苦,而忍耐中应先求多闻,次乃依所闻而住林薮以修思慧。由思慧得决定
后,乃勤修等引,一心而修。故欲所修无倒,即应先求所思无倒。欲所思无倒,即
应先求所闻无倒。世人或不闻即住林薮,甚至即修等引,与上述程序相反。佛经亦
有多闻住林薮,次修决定义。宗喀大师此论,依教依理以为证成。复引诸先德(噶
丹派)修学成规。如先觉云:「先所闻法,令心总现,数数思惟,称量观察。若忘
其法,专学持心,则无补益。」(若将所闻之法搁置一边,而欲观心之本来面目,
是为忘其法执心)。上修者闻上(上修包明师、广闻二者。),中修者闻中,仅缘
心修定者,即舍教持心派。萨迦大德恭嘎绛波谓:持心者,下等生畜生道,中等生
声闻险处(刘衡如笔记,谓为化城),上等生无色界,故无补益。狮子问经云:「
善男子,汝欲伏四魔,应修慧度。欲慧发生,以闻为本。」宗喀大师关于闻与慧所
引教义,根本即在此经。末法有情,几将闻思修分而为三。故噶当大德如前所说,
以所闻明记于心,称量观察为修。霞惹瓦云:「吾人未成佛以前,均以闻思为主。
~P820
必成佛已,乃舍此药。」如不需闻思而唯取修之一分,则犯弃舍佛语过,且犯佛说
法四十九年皆无益于有情,即有不利有情之佛,乃至轻法等过。又应当于所闻几许
,即思修几许,闻思增大,修亦增大,乃为善学。若舍闻思而修,则所修愈小。且
愈修而慧愈减。故古德观人,见其愈修而慧愈减者,即知其未得修之扼要,是之谓
下修。若能依所闻而思,则愈思愈获决定。了知必先有闻思而后有增慧。如是生起
思慧已,纵遇邪友,谓善不善思惟,皆是分别,悉应舍弃者,即知佛与善知识绝无
是说而不妄从。藏中有一种记载麻哈雅那故事:谓藏中嘎马那西那时,麻哈雅那(
即摩诃衍那)亦在迎众中。嘎马欲试度麻哈可降服否,辩能胜否?即依印度相传凡
有理智者均可降伏之测验法,以仗或谓以钵旋绕三匝,麻哈拳两掌作相合状。嘎马
以为此人尚有理智,可依教依理依证而调伏。绕仗三匝者,示如何尚在三界。拳合
两掌者,示有执者乃如是,而我否矣之意。故嘎马以为彼有理智可调伏也。如无慧
而仅有信心,见哭则哭,见笑则笑。昔后藏有说法者,说萝卜苦,广说萝卜生,如
何长,如何被切被煮,不觉声泪俱下,听者亦相随堕泪,无慧者亦如是。世有歌者
,且歌且笑,闻之者亦随之而笑,乃至于手舞足蹈,无慧亦如是。康藏有谓,凡从
~P821
生皆视如佛,各教派皆视如一。此类语表面似合,而在佛经则谓,于我法应善妙观
察。菩萨地标示四依。于说法者皆生敬固可,而其所说法是否依教依理,则应观察
。故有依法不依人,依义不依语之示。不依语者,不依语文美恶而惟观其义理如何
,方不致如湍水之东西随流也。有颂云:「道之根本应依师,依已如理受尸罗,师
前常常求教授,所闻每日四座修,勤求忏罪与积福,如是成佛如操券。」又登巴助
墨(宗喀承传者)修行语录亦云:「根本应如理依师,师教应当勤修持,除去此世
一切著,此后应于宗喀法,常求心要勤闻修。复以忏积为助伴,成佛犹如在掌中,
可喜胜此无复有。」此偈确为修行命脉。依师而不如理,地道诸果不能成。依师不
能守戒,譬如佳壤,复投以沙砾。于此世安乐如不弃舍,任修何法,所得不过世间
名闻利养而不入于道。修之根本,又应依具足大小显密要义之法,而复以闻思修并
用。若不如此,则成佛之道无能迅速趋入而圆满。又须以忏积为靠背,以末法修行
易生魔难故也。学慧而具足六度者,自住于慧,住他于慧,是为慧施。学存在不为
自利,是慧戒。学慧而不惧苦,是为慧忍。学慧增进不已,是为慧进,一心学慧,
~P822
是为慧定。学慧而空三轮,通达无我,是为慧慧。
 
 
丑二、学行四摄成熟他有情
  「学行四摄,成熟他有情:一、布施者,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。二、爱
语者,于所化机,宣说诸波罗密多。三、利行者,于如是宣说诸义,令其起行,或
令正受。四、同事者,诸余安立于何义利,而自住于彼,与彼相顺修学也。庄严经
论云,『施同示彼令受持,自亦随行之诸义,是即许为爱悦语,及为利行并同事。
』何故于四摄而决定耶,为令徒眷于善修行,故于摄受中,首须令彼欢喜,此亦必
待以财施已,于身饶益而后欢喜。如是喜已,为令入道,先须令彼知如何行,故亦
须以爱语而为说法。由弃舍不知及疑惑已,为令无倒受持义故。若如是知已,以利
行而令受善。苟自不修于他教诫行止,须如是作者。彼即诘云:汝且未行,何故教
他,汝今犹须为他所教也,即不受教。若自修者,彼即念云:令我所行之善,彼自
亦住彼行,若修此者,于我成就利益安乐,以是而新进修。诸已修者亦坚固不退。
故于彼中须同事也。此是诸佛说为成办一切所化诸义利之微妙方便,故诸摄受徒眷
者,须依于此。颂曰:『诸摄徒眷者,于此当善依,成办诸义利,善方便极赞。』
~P823
彼等于定动中,云何修习之法者,如阿底峡尊者云:『菩萨广大行,六波罗密等,
出定之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』受菩萨戒之初业菩萨,住资粮道者,无论定动所作,
不越六度,六度有于定中修,有于后得中修习,谓静虑体奢摩他,及慧体毗钵舍那
,于定中修。前三度,及静虑般若之少分,于后得中修。精进者,通于定动之二。
忍之一分,于甚深法决定思惟者,亦于定中修也。阿底峡尊者云:『于出定诸时,
如幻等八喻,观诸法而修,定后修分别。学方便为主。于诸等引时,止观分平等,
常应相续修。』如是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,闻之心生忧恼者,当知诸菩萨,于最初
亦未能受持,但由渐修为愿求之境,后则不待努力,任运而转,故于修习,最为切
要。若见不能实行,即弃舍彼等净心之修习,则于清净之道极为迟缓。无边功德赞
云:「若有闻已亦于世间生损害,然汝自亦长时未能身受行,诸行以汝串习后时成
任运,故诸功德若不修义难增长。』是故诸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诸未以
仪轨受持行心者,亦当励力修欲学心。若于所行增长勇悍而受律仪者,极为坚固,
故应勉焉。已释上士道次第中净修愿心及于菩萨行总修学之道次第竟。」
  上士道三大科:一、发心为入大乘之门,二、此心如何发之学法,三、发心已
~P824
如何学法。兹再将第一科补说,发心不外为利有情而愿成佛。发心有三大,即大心
、大离、大证。不论为三大或无上菩提,其总要在利益有情。故仅发心尚为不足,
必加学行。学行分二:一为自成熟,学行六度。一为成熟他,学行四摄。
  四摄中:一、施,亦如施度所说。二、爱语,于所化机,宣说诸度。三、利行
,于所说法,令诸有情依之净修。四、同事,于令有情所应行之事,自取同行。简
言之,劝人学法为爱语,令人行法为利行,自亦行法为同事。庄严经论云:「施同
示劝学,自亦随顺转,是为爱乐语,利行及同事。」何故定为四摄?凡摄眷属令修
善行,必先使欢喜,欲令欢喜,必先施之以财。有情所爱乐,首在身命,先以衣食
住等饶益其身命,始生欢喜。既欢喜已,劝之以善,始能接受。根已熟者,令入究
竟道;钝而未熟者,始令入现近利乐道,继令入究竟利乐道。现近利乐,指人天乐
果,基为皈依三宝、明业果、知取舍,再加上八圆满之因,以增上之。究竟利乐,
为出世乐果,其因为依出离心,勤持别解脱戒,再加上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。令诸
有情先知如何修法,故以爱语宣说正法,除其无知,断其疑惑,令其无倒受持法义
。既了知已,即以利行,令修善行。倘自不修,则对彼所说教诫行止,彼不信受,
~P825
反启讥难,谓汝不行,何教我行。若我自修者,彼便信受,谓所教我者,彼亦自行
,依之而行,定能益我。如是则能使未修者新修,已修者不退,是故有须于同事。
总之,菩萨以成熟他有情为目的,安置他有情于地道诸果。欲安置他有情于地道诸
果,必须先自安立于地道诸果。自成熟已,以财摄之使喜,以法开之使知,再令依
法修行。但自如不行,即等于自盗而欲禁人为盗也。再财施关键,为使所化机合于
法器故。爱语关键,为使所化机于所说法生胜解故。利行关键,为使所化机,于已
生之胜解法能受持不弃舍故。同事关键,为使所化机,于所受持法能恒久故。再爱
语一分,不限于说法,凡欲使所化机生喜,舒颜平视,含笑先言,慰问四大调适否
等,乃至世间积财等法,一切不与正法相违之语皆是。利行一分,亦不限于修法,
如令如何积财等,不与正法相违者,亦可导之。同事一科,亦不限于正法,即如积
财,亦须曾经亲历,乃不误人。过去诸佛成熟所化有情诸种义利,皆以四摄为微妙
方便,如颂曰:「诸摄眷属者,当善依此理,能办一切义,赞为善方便。」又四摄
总分为财施、法施,财施为初,余三属法。又如放朵马、烧烟、施身等,亦为财施
法施二种,菩萨万行,总为六度四摄。又此于定中动中如何修,阿底峡尊者云:「
~P826
六波罗密等,菩萨广大行,由本后瑜伽,坚修资粮道。」(本,谓根本;后,谓后
得)。初业菩萨,指初发菩提心者,受菩萨戒后,即应住资粮道。如何住法,六度
皆应修,而于智度胜观,尤应勤修,即为入资粮道。勤修胜观而于空性有证,即为
入加行道。证入空性后,不分定动,均真实见得空性;即为入见道位。真实见到空
性,而于与空性相违品渐断,即入修道位。入修道后,对于六度不须再学,即入无
学位。故自发心受戒后直至无学位(成佛),均须不离六度四摄。定中与动中,以
六度四摄相互参杂而修。定中除布施外,其余定、戒、进、忍、慧均可修。施属动
中修。住资粮道。六度均修,而慧度则分胜观空性与非胜观空性,资粮道仅能通达
非胜观一分。又定慧二分在定中修,前三度及定慧二度之一分,在动中修。进度通
于动定二位。忍度之一分,关于定思深法者,在定中修,其余忍耐诸苦在动中修。
戒,除动中修外;无论比丘居士,入定时均不许失戒。尊者云:「起根本定时,遍
观一切法,修幻等八喻,能净诸分别,应正学方便。于根本定时,应恒常修习,止
观分平等。」意谓动中不但应与空慧相应,观诸法如幻,更应学菩萨六度诸方便行
~P827
。定中最殊胜,为止观双运,止中有观,观中有止,应恒常修。观八喻,为如幻修
法,止观双运为如空修法。八喻者:如幻、如梦、如水月、如像,如谷响、如影(
阳□)如伪装(傀儡)、如寻香城等是。幻者,谓幻师以咒药力所幻出之象事等假
相。梦,谓梦中所见假相;水中月,假相。谷中响,假相;镜中影,假相;阳□,
假相;伪装,假相;海市蜃楼,假相;菩萨善用功,见一切法皆如八喻,相似实有
,而性无实有。如是六度等希有难行,诸未修习,心生忧恼。应知诸菩萨众,初亦
未能,先由作为愿境,渐次修习,久习之后,自能任运而行。故初业者纵有所不能
,亦不应失愿。如见不能,并愿而舍,即无从进入清净道。如无边功德赞(印度阿
□黎土却棒造)云:「若由闻何法,令世间生怖,久未能实行,然遵习其行,时至
任运转。是故诸功德,不修难增长。」次句谓:佛初亦长时未能实行。三句谓:佛
能长时串习而成任运。故于受菩萨戒者,无不学行之方便。如未受行心者,亦当励
力修欲学心。若于诸行勇乐修学,再受律仪,即为坚固。
  总之,菩萨于六度,皆应修学。止,摄于定度,观,摄于慧度。然不能说一切
~P828
止皆摄于定度,一切观皆摄于慧度,因止观乃内外道所共。此处所讲,特别指大乘
不共功德之止观。应从下士道起,直至已受持菩提心之后,而修菩提行中之止观,
故系大不共止观。否则一切外道所修之止观,亦皆摄于菩萨行中之禅定度胜空观矣
。故虽真实菩提心未能生起,而至低限度于相似菩提心亦应能具,而后修止观为合
量。别修后二度法,详下。
卷十二终
 
 
    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