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嘉瓦仁波切

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四部分 共中士道 思惟苦谛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14 23:25:51    点击次数:
思惟苦谛

  第二发此之方便者,譬如欲得止息渴苦,由于渴逼,见非爱相。如是欲得诸取蕴苦寂灭解脱,亦由观见取蕴苦性所有过患。故若未修三有过患,于彼发起欲舍之心,则于苦灭不起欲得。《四百论》云:「谁于此无厌,彼岂敬寂静,如贪着自家,难出此三有。」

解脱要怎样去成办呢?比如想要从饥渴的痛苦当中获得解脱,那我们就先要了解到饥渴是怎样痛苦,如果不想要饥渴的苦,我们才想要止息饥渴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我们觉得轮回太舒服了,那就根本不会想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。所以,我们首先要了解到轮回—凡是被业和烦恼所产生的一切,都是苦性,这才会想要真正获得解脱。成办解脱的先决条件,就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痛苦。

认识痛苦,并不是让我们做最坏的打算。而是要认识到快乐有许多,而且快乐的层次不同,我们要的是最究竟的、最永恒的快乐。比起究竟永恒的快乐来讲,轮回中业和烦恼所产生的快乐太短暂了,太容易转成其他性质了。比如天很热的时候,我们跑到树荫底下或者去吹冷气,就会觉得是一种安乐,可是冷气吹久了又会觉得太冷了,又变成一种苦性了。又比如,我们饥渴的时候去吃一顿饭,会觉得很好吃,但如果吃多了又会觉得太撑或者会拉肚子。世间任何的安乐,都是不究竟的,并不是真正的快乐。如果是真正的快乐,应该是你越享受它,就会带来越多的快乐,而不是说你越享用就会变成痛苦。世间的快乐是苦与乐之中的一种平衡而已,并非是真正的快乐。和究竟永恒的解脱安乐相比,轮回中一切的享受太短暂了,太没有意义了。如果我们要追求快乐,就要寻求真正让我们安乐永恒的境界,这才值得去追求,而不该一直贪恋暂时的安乐。为了长久的安乐,我们宁可牺牲短暂的安乐。

在轮回中的时候,我们的心被业和烦恼所转,所以纵使想要离苦得乐,又怎能如愿?我们仔细观察这世间每一个人,你和他谈话后会发现,谁都会抱怨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每一个人心里都有困难,而且是自己不想要的、必须要无奈承受的困难,这就是不自主啊。如果真的要解放自己,让自己的心获得自由的话,那我们就必须要追求解脱,要从业和烦恼当中获得解脱。真正永恒的安乐,就是随心所欲,就是自在。而痛苦却没有这一种的自在,所以我们不想要痛苦。把痛苦的因缘彻底拿掉,才叫做真正的安乐。因为脱离了业和烦恼的系缚,我们不需要再去无奈地造苦因和承受苦果,就会随心所欲地完全自在地得到解脱。

希求解脱之方便分二:一、由于苦集门中思惟,二、由于十二缘起思惟。初中分二:一、思惟苦谛生死过患,二、思惟集谛流转次第。初中分二:一、显示四谛先说苦谛之意趣,二、正修苦谛。今初

  集谛为因,苦谛是彼之果,故集是先,果应是后。何故世尊不顺彼义之次第,而作是说:诸苾刍此是苦圣谛,此是集圣谛耶?大师于此违因果次第而宣说者,以有至大修持扼要,故无过失。此复云何?谓诸所化,若于生死自先未发无倒希求解脱之心,根本断绝,彼于解脱云何能导?以诸所化无明暗覆,于诸苦性生死圆满,执为安乐,颠倒所诳。如《四百论》云:「此大苦海中,悉无诸边岸,愚人沉此中,云何不生畏?」先须为说此实是苦,非有安乐,说多苦相令起厌离,是故于初先说苦谛。此后自见堕于苦海,则于苦海欲求脱离,便见其苦必须灭除。此复了知:未止其因苦终不灭,便念其因复为何等,由此始能了知集谛,是故集谛于苦后说。次知生死众苦,皆由有漏业生,其业复由烦恼发起,烦恼根本是为我执,便知集谛。若见我执亦能止灭,誓愿现证灭苦之灭,故于集后宣说灭谛,若尔,开示苦谛之后,即于解脱发生希求,苦谛之后应说灭谛。答云无过。尔时虽有欲解脱心,欣得寂灭众苦之灭,然犹未明众苦之因,未见其因定能遮止,故于解脱,不能定执为所应得,定当证灭。如是若执定当证灭,定当解脱,便念何为趣解脱道,趣向道谛,是故道谛最后宣说。如是亦如《相续本母》云:「如病应知断病因,当得乐住应依药,苦因彼灭如是道,应知应断应证修。」如是四谛,大小乘中皆数宣说,是为善逝总摄生死流转,生死还灭诸扼要处。故修解脱极为切要,亦是修行大嗢柁南,故须如是次第引导学者。若未真实思惟苦谛,厌舍生死,则求解脱亦唯虚言,随其所作悉成集谛。若未思集,善知惑业生死根本,犹如射箭未见鹄的,是即断截正道扼要,遂于非脱三有之道妄执为是,劳而无果。若未能知应断之苦集,则亦不明静苦之解脱,故欲求解脱,亦唯增上慢耳。

以四圣谛的生起次第来说,污染谛的因果二谛是先有集后有苦;清净谛的因果二谛是先有道谛才有灭谛,是先以见道无间道的现证空性的智慧去正对治烦恼,见道无间道时候的现证空性的智慧就是道谛,才会获得见道解脱道时候的断除见道所断的灭谛的功德。

既然集谛先有苦谛后有,为何世尊不按照这种次第而说,却是先说苦谛后说集谛呢?宗喀巴大师说,导师释迦牟尼佛没有按照因果次第宣说四圣谛,而以现观次第宣说,这是有极大妙意的,没有过失。为什么呢?如果有情不想获得解脱,那么再怎么跟他说解脱之道,他也不会去追求啊。虽然先有道谛后有灭谛,可是如果他对灭谛没有生起稀有心,他就不会想要去增上道谛。必须要先看到灭谛的殊胜功德,知道为何要去寻求灭谛?为什么要求解脱?因为我们现在非常痛苦,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轮回中的安乐只是短暂的,我们只是被暂时欺骗、迷惑住了,以为这是真正的安乐,所以才感到心满意足。我们并非是必须要去承受短暂的安乐来满足自己,实际上,有更长久的安乐值得我们去追求。透过这一种非常有智慧的引导方式,首先要让所度化的众生了解到,原来只要被业和烦恼所转都没有任何的安乐,于此苦相认知,才会想要厌离,才会想要去寻求苦因。不然,想从痛苦当中解脱,只是一种想法、一种祈求,并不实际。如果是真的想要从痛苦当中获得脱离,那就不应该只是一种发愿或是祈求的状态,而是应该去寻找痛苦之因来自于那里,那就是集谛了。

以现观生起的次第来讲,现观次第就是证量生起的思惟的模式,先思惟我们为什么苦?是真的苦吗?反复地去思惟这一苦相的道理。如果痛苦是不能解决的,那思惟痛苦当然就完全没有用处的,还不如干脆不要去想痛苦好了。但痛苦是可以解决的,所以思惟痛苦就很有意义,我们应该更积极地让自己获得更长远更永久的快乐才是。

从无始以来到现在,我们未曾停过离苦得乐的欲求,为了快乐我们一直累积错误的因缘,所以纵使是想要离苦得乐,可是其结局却是离乐得苦。如果我们追求快乐的方式不改,那我们再怎么想要离苦得乐,结果还是会跟今天一样,纵使再过千劫、万劫、亿劫,也都是一样,不会有任何的改变。因为因果丝毫不爽,我们离苦得乐的权利,居然非常愚蠢地完完全全交给了爱我执和我执去操控。爱我执心胸如此狭小,它只执着想自己的利益;我执对实际状况完全不了解,是一种真实的颠倒执着。我们虽然嘴巴说皈依佛,但实际上我们真正名符其实皈依的是爱我执和我执。一直如此的做法,所感得的果报是什么呢?如宗喀巴大师所说:“四大瀑流猛漂激,业绳系缚难挣脱。”一直想要离苦得乐,一直想要从痛苦的苦海当中脱离,可是却被生老病死激烈的瀑流冲击而走,一直无有自主地漂流着。如果漂流的时候我们有手脚,或许还可以游泳,有一线脱离的机会,可是我们不仅是被四大瀑流牵引带走,同时也被业的绳索紧紧捆绑着,无法挣脱。

还有,我们并非是在看到烦恼过患或者修法之后就不会再造业了,即使是看到了烦恼的过患,但在没有透过对治力去消灭烦恼的根本之前,我们就一直在随着烦恼造业。只要内心烦恼生起,心与烦恼相应,我们的身语意就每一秒、每一刹那都在造业。我们先所感果的,可能只是一个业引发了好几世,我们必须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感果。可是一个业所引发的好几世里面,我们可以累积多少的的业?不要说一世……一天,就说一个小时里面,我们会造多少业?甚至是百万、亿万、百千万亿的业,我们的业只会越增越多,而且大部分都与烦恼相应。所以业绳真的是紧紧绑系,怎么能够挣脱呢?过去的业还没消受完,又在造新业,真是太恐怖了。四大瀑流就这样一直把我们逼得死死的,牵引着我们随着瀑流无有自主地漂走,同时又被业绳紧缚,被投入我执的坚铁网当中,我们所做的事几乎都是随着爱我执和真实执着去做,都是在心胸非常狭小的观念下去做,与实际完全颠倒,想要从生老病死当中获得脱离,太难。“既入我执坚铁网,复被无明大暗蔽”,如果眼睛可以看得到,那至少内心还可以安稳一点,可是很可惜的却又被无明的黑暗给蒙住,根本没有办法看到实际的状况。在这一种内外烦恼缘据的情况下,我们如何有能够看到正法的善因缘呢?所以《入行论》里面说到:善法好比是我们长久居住在黑暗当中的一刹那的闪电一样,是如此的短促,如此的微弱。“无边生死生复生,三苦逼害恒相续”。

痛苦一直源源不断,一定是我们在离苦得乐的方法上错了,如果方法没有错,无始以来到现在我们都在努力想要离苦得乐的,今天应该是很快乐才对啊,可是却没有。仔细思考这一问题,我们认知了痛苦,并且去寻找苦因。所以佛在宣说四圣谛的时候,不是以四圣谛的生起次第而说,而是以四圣谛现证思惟的模式,以现观生起次第而说,先说苦后说集,次说灭再说道。

所化的意思就是所要度化的众生,如果对于生死想要脱离的希求之心还没有发起,对于现有的轮回安乐深感喜足,对于灭谛没有希求又怎么可能会走上道谛呢?这不可能。所以虽然以因果生起次第来讲,先有道,后有灭,可是以现观次第的思惟模式来讲,佛先说了灭,对灭谛发起了欢喜心之后,才会想要去学道。

贪嗔的最主要原因,是因为我们看到悦意境的时候会觉得悦意境是从它那边而有,是以自力去形成了悦意的作用,我们会如此地看到并且如此地执着,把它看为真实,由悦意境真实的执着而产生了对悦意境的贪,由不悦意境的真实执着而产生了不悦意境的嗔。当我们去寻找烦恼的因缘,思考烦恼的根本是不是可以断除,于是就会从实际的情况来寻找,悦意境与不悦意境是否有自性?是否真实存在?我们透过怀疑更深入地了解到诸法究竟的存在性,并非是如我们眼睛所看到般的真实时,我们才相信,原来让我痛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?是我无始以来到现在都没能知道空性。于是深信透过现证空性能够断除一切烦恼的根本,“誓愿现证灭苦之灭”,才会相信断除灭苦的功德并发誓要去证得。“故于集谛后宣说灭谛”。

有人有疑问:开示了苦谛之后,因对苦谛发起了厌离心,对解脱产生了希求心,所以应该在苦谛之后说灭谛呀?虽然想要从痛苦当中获得脱离,可是如果不知道痛苦的原因,那么想要脱离痛苦的心是不切实际的,所以得配合实际的状况来修行。先看到痛苦,要去寻求苦因,再去确认这个苦因是不是可以断除,应如此思惟才有逻辑性。一看到痛苦就说:哇,好苦,我想要脱离。这样的厌离苦、希求解脱的心是没有办法坚定的,只是一种发愿,一种祈求的状态而已。没有看到苦因,就马上相信解脱,只是一种希求,绝对没有办法生起定解。当我们完全深信灭谛的时候,绝对会想说透过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得解脱呢?是故道谛最后宣说。

如《相续本母》里面说到:一个病人首先要知道自己是有病,他才会去找医生,希望医生帮他找病因,如果他自己都觉得没病的话,他也不会去找医生了。如果要从病苦当中脱离,必须要先知道自己真的罹患某种疾病,之后才去断病因,追求远离疾病的安乐。为了能够得到远离疾病的安乐,所以必须要透过药物来让自己灭除疾病。同样的道理,苦谛如同知病,断除病因如同断除集谛,所以说知苦断集;因为想要得到远离疾病的安乐,应依药,所以佛说了证灭,说了修道。所以说四圣谛的时候,不只说了“此是苦谛,此是集谛,此是灭谛,此是道谛”,佛也说了“知苦、断集、证灭、修道”。“如是四谛,大小乘中皆数宣说”。四圣谛的内容非常重要,是所有佛教的精神所在,所以《现观庄严论》的第二品和第四品,会反复说到四圣谛。

如果对苦谛不认识,而说要追求解脱,那也只是嘴巴说说而已,他并不真正知道解脱是什么,如何追求解脱。如果没有了解集谛,却说自己了解一切的业和烦恼,了解生死根本等,那简直如同没有看清射箭的标的就乱发箭一样。这样子会很危险,就是真正修行的根本被断截了。因此说什么“毫无作意”,认为一切的作意都是烦恼、都是无明,一切的痛苦最主要的是来自于执着,所以所有的执着都必须要断除,善恶都不分了。这一种情况就属于“断截正道扼要”,因为善恶不分,那就没有所谓的四圣谛根本了,因为四圣谛的根本就是针对善恶两者而说了污染谛的因果二谛,以及清净谛的因果二谛。善恶、污染和清净都不分,那就没有四圣谛可言。若对集谛认知不够,修行就会劳而无果,再怎么努力修学都没有办法。下部论师认为,所有烦恼的根本是补特伽罗独立自主的我执,但中观应成认为,所有烦恼的根本来自于细微的,亦即自性我、我所执。若以下部的概念去修学,只会让我们压伏粗分的烦恼,但细微的烦恼仍然还存在。为什么能压伏粗分烦恼呢?因为补特伽罗独立自主的这一种执着所产生的烦恼,可以透过补特伽罗我空的认知来压伏。可是更细微的自性执着所产生的烦恼,还没有办法去伤害啊。具有补特伽罗我空见,并不代表能够认知自性空,所以自性执着仍然存在。自性执着相应或者由自性执着所带来的烦恼仍然存在的缘故,所以劳而无果,还是没有办法获得解脱。所以苦、集认识得不够,所获得的解脱也是有限的,它只是暂时压伏烦恼,没有办法真正伤害到烦恼的根本。所以不了解苦集的情况下而说追求解脱等,其实都是我慢心作祟。因为认知苦谛和集谛非常重要,所以宗喀巴大师针对苦、集二谛作了详细的解说。

 

第二、正修苦谛分二:一、思惟生死总苦,二、思惟别苦。初中分三:一、思惟八苦,二、思惟六苦,三、思惟三苦。今初

  如《亲友书》云:「仁和应厌于生死,欲乏死病及老等,无量众苦出生处。」应如是修。此中修习厌生死者,谓思惟彼是众苦根源。苦者,谓已显说欲乏等四。「等」字摄四,共为八种。此八种苦,是薄伽梵于多经中明苦谛时数所宣说。

“等字摄四,共为八种”,在此“等”字包含四苦: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所欲求不得苦、五种取蕴为苦。八苦,包括生、老、病、死四苦,加上等字所摄四苦。八苦中最主要的就是生、死二苦。佛在解释苦谛的时候,反复地说到了八苦。

 

  修共中士一切所缘法类,如共下时所说共法,此亦应取。诸不共之修事,若有慧力,如下所写皆当善修。若慧劣弱,可暂舍置所引教文,唯当修习应时义体。此等虽是思择而修,然除应修诸所缘外,余善不善无记等上悉不应散。当于所缘遮心掉等,亦莫令随昏睡沉没增上而转,当令其识极为明净,渐次修习。《入行论》云:「虽长夜修行,念诵苦行等,若心散乱修,佛说无义利。」此说一切散乱善行,其果微少。又《修信大乘经》云:「善男子,由此异门,说诸菩萨,随其所有信解大乘,大乘出生,当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乱心,正思法义之所出生。」此中不散乱心者,谓除善所缘,不向余散。法及义者,谓文及义。正思惟者,谓以观慧观察思择。由此显示随修一切功德之法,皆须此二。故说引发三乘一切功德,皆须二事:一、除善所缘心不余散,专一而住真奢摩他或其随顺。二、善观察善所缘境,如所有性尽所有性,毗钵舍那或其随顺。如是亦如《解深密经》云:「慈氏,若诸声闻,或诸菩萨,或诸如来,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,当知皆是此奢摩他、毗钵舍那所得之果。」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,则三乘一切功德,非定皆是止观之果。

修共中士道法义时,很多地方必须要跟共下士道共同修学,如思惟出离心的时候也要思惟暇满以及无常等内涵。不是说我现在学到中士道了,之前所学就都不用去学习了,不是的。为了发起出离心,依止善知识、暇满义大以及念死无常,这些的道理我们还是要思惟,尤其是皈依三宝和思惟业果,要反复地观修。

对于在共下士道没有说到,只有在共中士道说到的不共之修事,具有智慧的人,不只是能对宗喀巴大师所作总结或大意解说进行观修,对宗喀巴大师引经据论的经文也都应该要反复地去思惟。如果没有办法做到的话,那引用的经文部分我们可以先暂时舍弃,但最主要的内容要反复地去思惟。也就是说,每一个不同时段所说的重点应反复地去思惟,最主要是透过观察思惟的方式而来做修行。思惟要远离散乱,要去专注思惟法义,跟法义无关的善法、恶法、无记法都不应该去思惟。内心不要往外去攀缘,不然容易产生散乱,没有办法专注。也要尽量避免沉没等,不要思惟到一半又随着沉没而转,要让内心感觉非常有活力。

一切的功德都来自于止观。观修就是反复思惟法义,止修是让自己的内心安住在思惟的法义上面,让自己的内心尽量生起强烈的感受。如果感觉有点变弱了,那就再反复地思惟法义,再次地把感受提升,感受提升的时候,先暂时不要去思惟,让内心安住在这种感受上,使这种觉受反复地提升。以这种方式来学习,止观二修互相地双运。

三乘功德产生的根本有二:一是远离一切散乱,缘空性的奢摩他或是随顺奢摩他。还未经过九住心获得真奢摩他之前,任何如法所修的禅定就是随顺奢摩他,它的作用与奢摩他相似,就是内心没有散乱,安住在境上。二是毗钵舍那或者是毗钵舍那的随顺。如果不加“随顺”二字,而说三乘一切的善法都是由真实止观所发起,那就不一定。拿菩提心来讲,一旦发起自然任运的菩提心,我们就获得大乘资粮道。可是生起菩提心之前,不一定要有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,但却必须要依赖着止与观的修学,就是思惟的修行以及专注的修行,这是一定要依赖的,那止修就是奢摩他的随顺,观修就是毗钵舍那的随顺。当然生起菩提心之前先获得真实止观的也有,不是没有,但是生起菩提心的话一定需要真实止观吗?不一定。

   如是八苦之中,初思惟生苦分五。众苦所随故生为苦者,谓诸有情那洛迦中,及诸一向唯苦饿鬼,并诸胎生、卵生,如是四类,于初生时,便有无量猛利苦受,随逐而生。粗重所随故生为苦者,谓三界一切诸行,为烦恼品粗重所随,无堪能性,不自在转。三界有情诸行生起,皆为烦恼品类粗重随逐。总之由有生住增长烦恼种子随逐流转,故无堪能安住善事,亦不如欲自在而转。众苦所依故生为苦者,谓于三界既受生已,由此因缘,便能增长老病死等无边众苦。烦恼所依故生为苦者,谓于生死既受生已,便于贪境、嗔境、痴境发生三毒,由此能令身心苦恼不静,不安乐住。谓诸烦恼,由种种门逼恼身心。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生苦者,谓一切生最后边际,咸不出死,此非所爱,此复能令唯受众苦。故应思惟如是生时,众苦俱生,粗重俱生,生复能引衰老病等烦恼死亡,此亦能令受苦道理。

接下来说八苦的内涵,这非常重要。宗喀巴大师在此所说的痛苦,并非是看不到的痛苦,而是我们可以亲身经历,亲眼所见到的种种痛苦,就连人道的这种痛苦我们都无法忍受,更何况是三恶道的痛苦呢?透过中士道痛苦的思惟,才有办法对下士道的痛苦产生非常强烈的信心。有时候,虽然道次第以生起的次第来讲是由下士生起上士的,可是在思惟模式上我们可以先从上士思惟,这对下士的生起是绝对有说明的。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下士道还未坚定之前,上士道不用思惟,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。当然每一个人个性不同,以我个人来讲,直接看三恶道的痛苦,尤其是看地狱的痛苦时,对非常热、非常冷会产生一点点的疑惑,但是通过中士道的思惟,尤其是对业果的思惟,才相信说:哦,原来由不可思议的恶业会感得不可思议的苦果,所以不可思议的冷和热也是绝对有可能的。由很多的因缘去作众多的思惟,感触会比较深刻。

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怨憎会苦、爱别离苦、所欲求不得苦以及五种取蕴苦。

首先,生苦又可以分五:

第一,众苦所随故生为苦。无论地狱众生和一向唯苦的饿鬼,还是胎生、卵生的人与畜生出生时,都有无量猛苦逼迫而生。以人道来讲,在胎里面就有种种的痛苦,而从母亲胎里一生下来时也是有很大的痛苦,所以小孩子一生下来没有不哭的,因为在胎里已经习惯了,一出来接触到外面的空气,那种刺痛婴儿是无法忍受的,所以他就会放声号啕大哭。

第二,粗重所随故生为苦。在下面说奢摩他、毗钵舍那时会说到所谓的粗重为性,我们在行善法的时候,心缘善法已经够困难,更何况是要身去行善法,因为身体粗重为性,我们没有办法随心所欲地驱使身来行善法。很奇怪哟,我们的身体去做坏事情的时候好象都不会觉得疲倦,可是我们的身体想要来行善的话却会找出很多的借口,如说“我累了”或者是“想睡了”等,这就是身的粗重为性。心当然不用说了,粗心是更为严重的。随着身心的这种粗重为性,我们是没有办法堪能地来行善法的。我们投生的时候也不是随心所欲说我要去那里,而是无有自在地、无奈地来接受后世的轮转。生的时候是由业和烦恼所生,所以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身心几乎都是烦恼的因缘,只要遇到小小的因缘就会马上产生烦恼。拿身体来讲,身体健康的时候容易产生贪欲,长得庄严容易产生傲慢,长得丑陋容易产生嫉妒、愤恨或者没有自信、沮丧,身体衰败时容易生起嗔心等等。只要身体有那么一点点的变化,就马上会产生烦恼,身体本身就像是制造烦恼的机器一样。一切生老病死痛苦的原因是来自有这个身体,它是过去一切痛苦的所依、现在痛苦的正依以及未来痛苦的所依。这个身体会造作许多的业,我们未来须去承受许多的痛苦,而且心的痛苦和身的痛苦又是互相相应、互相的依赖和增长。因为身心的粗重为性,所以粗重所随故生为苦。

第三,众苦所依故生为苦。既然被业和烦恼所生,那就没有什么好事,由业和烦恼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从此发起,自然也是由业和烦恼而死。靠众苦所依的业和烦恼所生,光是这一点就值得痛苦了。

第四,烦恼所依故生为苦。被业和烦恼生下来之后,不是说就没有烦恼,由业和烦恼带来的身心是容易相应于烦恼的。如上所说到的,身体的好坏会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心,马上产生烦恼,身体好的时候就贪、慢,身体坏掉的时候又嗔。心也一样,起心动念都很容易起烦恼。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四蕴: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,只要因缘具足,没有刻意地去对治烦恼,几乎都是自然地趋向烦恼的。诸先贤大师有说:如果我们没有刻意地发起对治力、精进力去对治烦恼,如果觉得烦恼可以自己消失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,如果我们放纵烦恼,烦恼就会吃定我们,唯一断除烦恼的方式只有发起大精进力刻意地去对治它,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方式。

第五,不随所欲离别法性故生苦。既然被业和烦恼所生,下述所说的种种痛苦都会引发,我们没有办法自在地让自己离苦得乐。

在八苦里面生苦和死苦最为重要,应当反复地思惟。

特住胎时受何苦者,如《弟子书》云:「极猛臭秽极逼切,最狭黑暗遍蔽覆,住胎犹入那洛迦,身屈备受极重苦。」此诸文义,如《入胎经》云:「无量不净,周遍充满,多千虫类之所依处,具足最极臭秽二门,具足非一骨锁穴孔,复有便利清脑脑膜髓等不净,生藏之下熟藏之上,面向脊骨背对腹皮,于月月中,出诸血相以之资养,母食食时,以二齿鬘细嚼吞下,其所吞食,下以口秽津涎浸烂,上为脑膜之所缠裹,犹如变吐。所有食味,从母腹中入自脐孔,而为资长,渐成羯罗蓝、頞部陀、闭尸健南,手足微动,体相渐现。手足面等胎衣缠裹,犹如粪秽,生臭变臭猛暴黑暗,不净坑中上下游转,以诸苦酸粗咸辣淡,犹如火炭。食味所触,犹如苍蝇,以不净汁而为资养。如坠不净,臭秽炽然,淤泥之中命根非坚。又母身内所有火力,煎炙遍炙极遍煎炙,烧热遍热极遍烧热,烧然遍然极遍烧然,受诸猛利粗恶难忍,非所悦意极大苦受。如如其母转动遍动极遍转动,如是如是如被五缚,亦如投掷煻煨坑中,受诸猛利粗恶难忍,非所悦意,难以为喻,极大苦受。」如是其母,若受饮食太多太少及食太腻太干太冷太热,咸淡苦酸及太甘辛,若行欲行,若太急走,若跳若倒,若住火前,或蹲居坐,亦说于胎起大痛苦。生藏上压熟藏下刺,如被五缚插之尖摽。从胎产时及产出时,所有众苦,亦如《弟子书》云:「此渐如硬压油具,压迫其次方得生,然未尔时即舍命,唯是受苦业力强,住不净中颠倒身,湿烂裹胎极臭秽,猛逼切痛如溃疮,犹如变吐宿念舍。」此诸文义,如《入胎经》云:「次彼渐生一切肢节,从其粪厕腐烂滴坠,不净暴恶生臭变臭,黑暗可怖,粪尿熏粘臭气垢秽,血水常流疮门之中,由其先业异熟生风,吹足向上令头向下,两手缩屈被二骨轮,逼迫遍迫周遍逼迫,由诸粗猛难忍非悦,最大苦受令其身分悉皆青瘀,犹如初疮,难可触着,身一切根悉皆楚痛,极秽胎垢遍粘其身,由干渴故,令其唇喉及以心脏悉皆枯燥,住此迫迮难忍苦处。此由因缘增上,宿业异熟,生风吹促至极艰辛,始得产出。生已无间,被外风触如割涂灰,手衣触时如利剑割,当受粗猛难忍非悦极大苦受。」又说如牛剥皮,被虫所食,及如癞人遍身溃烂,加诸鞭挞极受楚切。又产已无间,取怀抱等及寒热触,亦当受诸粗猛难忍,非悦意苦。八苦之中,特于此初及于最后,须殷重修。故如前说,当以观慧数数观察而善修习。

上述说五种生苦时说到了“众苦所随故生为苦”,以人来讲主要是胎生,宗喀巴大师特别针对我们人道而说了如何受生的苦。在母亲胎里面,就有种种的痛苦。我们的身体是由母亲和父亲的精血这一种的不净物而产生,父母的精血由那里产生呢?由祖父母的精血而产生。祖父母是由曾祖父母的精血而产生,曾祖父母的精血由曾曾祖父母的精血而产生……经过了这么多世纪的不净物辗转之下而产生的身体,有什么值得去执着呢?如果被不净物所生还情有可原,可是既被业力所生,又要被烦恼给控制。促成它的因缘,是对实际不了解的颠倒执着(无明),业又是由伤害别人的恶业所产生,其结果是什么呢?光是以身体来讲,我们从小到大一直爱护自己的身体,我们把世间任何的美味送进嘴里,所排出来的却是不净物粪便。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,其实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制造粪便的大机器。我们爱护一个人、服务于一个人,到最后至少得有点成果,比如说他会懂得感恩、报恩,我们将会受到他的照顾。可是我们爱护身体,它给予我们什么?就是更多的粪便而已。我们仔细去想想,从小到大所吃的饭有多少?所喝的饮料有多少?累积起来真的是不可思议啊,由此所产生的排泄物堆积起来也是不可思议。我们真的是很努力地吃,也很努力地排泄,到最后呢?如果光是执取这个身体,又有什么意义?没有什么好稀奇的啊,不是吗?

  思惟老苦分五。盛色衰退者,谓腰曲如弓,头白如艾,额如砧板,皱纹充满,由如是等,衰其容貌令成非爱。气力衰退者,谓于坐时,如袋断索,起如拔树,语言迟钝,行步缓慢等。诸根衰退者,谓眼等不能见色等,重忘念等,减念力等。受用境界衰退者,谓受饮食等,极难消化,又无堪能受诸欲尘。寿量衰退苦者,谓寿多灭尽,速趣于死。应当数数思惟此等。《广大游戏经》中亦云:「由老令老坏少壮,犹如大树被雷击,由老令耄朽屋畏,能仁快说老出离。诸男女众由老枯,如猛风摧娑罗林,老夺精进及勇势,譬如士夫陷淤泥。老令妙色成丑陋,老夺威德夺势力,老夺安乐作毁訾,老夺光泽而令死。」慬哦瓦云:「死苦虽重,而时短促。此老最重。」迦玛瓦云:「老渐渐至,故稍可忍,若一时顿至,实无能忍之方便。」

以上解说了生苦的部分,现在解说老苦的部分。思惟老苦分五:一是盛色衰退;二是气力衰退;三是诸根衰退;四是受用境界衰退;五是寿量衰退。

如同噶当派的大师有说:“老渐渐至,故稍可忍,若一时顿至,实无能忍之方便”。确实是如此,所谓的衰老是慢慢、慢慢形成的,所以我们会慢慢去习惯它,至少还好一点,如果是突然间来临,我们仔细地思惟老苦,那真的是无法忍受啊。年青时吃什么都可以消化,身体非常地健康,好象不可能有病的感觉,可是慢慢地觉得吃饭吃不下了,或者能吃却没有办法消化了;以前想做什么都可以做什么,现在好象觉得力不从心了;以前记忆力很好,现在变得连人名都记不住了,最后连自己子女的名字都忘记了,想叫却叫不出来;吃饭的时候必须要挑比较软的食物才有办法吃;牙齿没有了;头发也没有了;眼睛慢慢地也看不清楚了;最后连自己都要唾弃自己的身体,而且别人也嘲笑我们说“这个老头子”、“这个老婆婆”等等,讲得更难听一点,甚至于亲朋好友因为不想养活自己,私底下诅咒说“希望这个老头子赶快走啦”;当自己真的完全无能为力,想要去寻求别人协助,苦苦哀求别人来照顾我们的时候,别人却捂着鼻子嫌我们身体酸臭,这和饿鬼简直没有两样,我们的身体慢慢已经形成了饿鬼相;衰老时,落坐“砰”的一声“如袋断索”,而起坐又如拔树根一样,左右摇摆半天;说话的时候也变得语言迟钝了……就这样,慢慢地,有一天DL喇嘛老的时候也是如此啊。

  思惟病苦分五。身性变坏者,谓身肉销瘦,皮肤干枯等。增长忧苦多住忧苦者,谓身中水等诸界,分不平均,增减错乱,身生逼恼,心起忧痛,而度昼夜。不能受用悦意境界者,谓若有云:诸可意境于病有损,虽欲享受而不自在。如是诸威仪道,亦多不能随欲。诸非可意境界受用,虽非所欲须强受用者,谓诸非悦饮食药等,须强食用。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诸粗苦事,皆须习近。速离命根者,谓见病难治,便生痛苦。当于此等审细思惟。《广大游戏经》云:「多百种病及病苦,如人逐鹿逼众生,当观老病坏众生,惟愿速说苦出离。譬如冬季大风雪,草木林药夺光荣,如是病夺众生荣,衰损诸根及色力。令尽财谷及大藏,病常轻蔑诸众生,作诸损恼嗔诸爱,周遍炎热如空日。」

第三苦,病苦。思惟病苦分五:一是身性变坏;二是增长忧苦、多住忧苦;三是不能受用悦意境界;四是诸非可意境界受用,以及虽非所欲须强受用;五是速离命根。

思惟死苦分五。谓舍离圆满可爱财位,舍离圆满可爱亲族,舍离圆满可爱朋翼,舍离圆满可爱身体,死时当受猛利忧苦,乃至意未厌此诸苦。当数思惟,前四为苦之理者,谓见当离此四圆满而发忧苦。《广大游戏经》云:「若死若没死没时,永离亲爱诸众生,不还非可重会遇,如树落叶同逝水。死令王者无自在,死劫犹如水漂木,独去无伴无二人,自业具果无自在。死擒多百诸含灵,如海鲸吞诸众生,犹龙金翅象遇狮,同草木聚遭猛火。」

第四苦,死苦。思惟死苦分五:一是舍离圆满可爱财位;二是舍离圆满可爱亲族;三是舍离圆满可爱朋翼;四是舍离圆满可爱身体;五是当看到远离上述所说四圆满之后,由此而发的忧苦。

  思惟怨憎会苦分五,谓如遇怨敌,便生忧苦,畏其制罚,怖畏恶名,遭非赞颂,畏苦恼死,违正法故,畏惧死后,堕诸恶趣。当思此等。

第五苦,怨憎会苦。如同遇到怨敌我们会产生忧苦般,在此世界上有太多的怨憎会苦了,有太多不如意的事情,我们必须要去承担和面对啊,明明是最不想要的,刚刚好冤家路窄就会遇到了。怨憎会苦又可以分五:一是畏其制罚;二是怖畏恶名;三是遭非赞颂;四是畏苦恼死;五是违正法故,畏惧死后,堕诸恶趣。

 

  思惟爱别离苦分五。谓若舍离最爱亲等,由此令心发生忧戚,语生愁叹,身生扰恼,念彼功德,思恋因缘令意热恼,应受用等有所缺乏。当思此等。

第六苦,爱别离苦。最想要的又必须要离开了,所以叫做爱别离苦。爱别离苦有五种:一是舍离最爱亲等,由此令心发生忧戚;二是语生愁叹;三是身生忧恼;四是念彼功德,思恋因缘令意热恼;五是应受用等有所缺乏。

 

  思惟所欲求不得苦分五。如爱别离,求不得者,谓务农业秋实不成,及营商贾未获利等,由于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故,灰心忧苦。

第七苦,所欲求不得苦。想要的却又得不到,就是所欲求不得苦。分五,如爱别离。求不得,如农业秋实不成、经商未获利等,所欲励力追求而未得,所以灰心忧苦。

  思惟宣说五种取蕴总为苦义分五。谓是当成众苦之器,及依已成众苦之器,是苦苦器,是坏苦器,是行苦器。于此诸苦当数思惟。其中初者,谓依受此取蕴,能引来生以后众苦。第二谓依已成之蕴,为老病等之所依止。第三、第四,谓彼二苦粗重随逐能生彼二。第五谓初成取蕴,即便生为行苦自性,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,是行苦故。于三苦时,此当详说。若于生死取蕴自性,未能发起真实厌离,则其真实求解脱心,无发生处。于诸有情流转生死,亦无方便能起大悲,故随转趣大小何乘,然此意乐极为切要。发生此者,亦随当从无垢圣语,如量解释,先正寻求清净了解。次须长时观择修习,引发其心猛利变动。故薄伽梵令知苦谛生死过患,宣说八苦,所有密意,如圣无着极善抉择而为宣释。如博朵瓦云︰「于六趣中,随生何趣,其后发生病痛死等众苦恼者,是病者病,是死者死,非彼不应,忽尔而起。是生死相,或生死性,住生死时,必不能越。我等于此若起厌离,须断其生,此须断因。」当于前说,生老病死等已生众苦,如是思惟。

第八苦,五种取蕴苦。此苦又分五:当成众苦之器、依已成众苦之器、是苦苦器、是坏苦器、是行苦器。

首先,为什么说当成众苦之器呢?因为依受此取蕴,能引来生以后众苦。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烦恼更坏的了,无论是在因上、性质上还是在果上,甚至于已经感果了,可是因为受到之前烦恼的影响,还是会陆陆续续让我们一直接二连三发生更多的痛苦,所以烦恼是想尽办法让我们痛苦的。因由过去的烦恼造业,业力让我们今世获得一个近取苦蕴。有了这个近取蕴之后,其实更多的烦恼、更多的业才开始,再次地生烦恼的魔子魔孙,再次地去造业,几乎没有机会让你逃脱,一直不断地在给我们痛苦,真的是很恐怖啊。所以近取蕴是当成众苦之器,也是依已成的众苦之器。第二,依已成的众苦之器。因为依已成之蕴,是老病等之所依止。第三、第四,因为随逐能生粗重苦苦、坏苦。第五,初成取蕴,即便生为行苦自性,以一切行为宿惑业他自在转,是行苦故。有了这一个身心苦蕴之后,我们过去所造的业,也因为这一个由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近取苦蕴才能感果。因为有了这一个取蕴,所以才有所谓的苦苦,坏苦,以及行苦。行苦的意思就是被业和烦恼所转,无有自在。在讲三苦时,还会详讲。

如果没有对痛苦真正的认知,那大小乘任何的功德都没法生起,所以无论大小乘,对于痛苦的认知以及解脱追求的意乐是非常重要的。当我们真正了解到烦恼的苦性,真正具有智慧的人就会很积极地想尽办法把苦因彻底断除,而不是在苦果上一直抱怨,对于苦果的承受,他会抱着非常非常乐观的态度,因为现实就是如此啊。真的如同博朵瓦所说:“是病者病,是死者死”。一定会病的人他病了,没有什么好奇怪的;一定会死的人他死掉了,又有什么好稀奇的呢?所以他会非常正面地去看待已经因缘聚合所发生的苦果的受用,就是非常乐观地去看待所谓的报应。但是在这同时,真正的智者他会非常积极地来断除苦因,也就是让我们堕落轮回的业和烦恼的造作者。

第二思惟六苦者,《亲友书释》宣说七苦,其最后者是别过患,故于此中当思六种。

上述所说的八苦,是我们可以亲身经历感受的,这很重要,需要反复思惟。接下来说六苦,《亲友书释》中说到七苦,最后一苦是别过苦,就是六道中某道个别的过患。可是在此是以轮回的总相来说,故不必说别过苦。

当思六苦:第一无定过患;第二无饱足过患;第三数数舍身过患;第四数数结生过患;第五数数高下过患;第六无伴过患。

其中无定过患者,谓于生死流转之时,父母等亲,于他生中转为怨敌,诸怨敌等转成亲属,如是父转为子,子转为父,母转为妻,妻转为母等,唯是次第展转流转,是故全无可凭信处。《亲友书》云:「父转为子母转为妻,怨仇众生转为亲,及其返此而死殁,故于生死全无定。」即现法中亦复展转,互为亲怨。如《妙臂经》云:「有时怨敌转为亲,亲爱如是亦为怨,如是一类为中庸,即诸中庸复为怨。如是亦复为亲爱,具慧了知终莫贪,于亲当止爱分别,于心善法安乐住。」如是修习,破于亲怨分别党类而起贪嗔,观生死法,任何全无安心之处,应起厌离。

第一,无定过患。无定过患的意思是说,在轮回中随生死流转,今世的父母于其他世变成了怨敌,今世的怨敌于其他世变成了亲友,父转为子子转为父,母转为妻妻转为母,如此辗转,没有一定的亲友及仇敌。透过这种思惟,我们应该要远离亲怨等分别党类而生起的贪嗔,并且应该观待在生死轮回中没有真正让我们可以安心的地方,对轮回产生厌离。

  无饱足过患者,如云:「一一曾饮诸乳汁,过于四海于今后,随异生性流转者,尚须多饮过于彼。」谓当思惟,一一有情,饮母乳酪昔饮几许,今后若不学解脱道当饮几何。此是略喻,更当思惟生死之中,盛事苦事,无所未经,令心厌离。

  若谓受乐令意满足,然三有乐,任受几多,非但无饱,后后转复增长贪爱,由此常夜驰骋生死,经无量劫,受诸至极难忍大苦,然其安乐不及一分。如《亲友书》云:「如诸癞人为虫痒,为安乐故虽近火,然不能息应了知,贪着诸欲亦如是。」《弟子书》亦云:「岂有百返未经趣,岂有昔未多受乐,未得吉祥如白拂,岂有是事反增贪?岂有昔未多经苦,众生无欲能饱满,无有情腹未曾卧,然何生死不离贪?」应如是思。又如《除忧经》说而思极能厌离,如云:「数于地狱中,所饮诸烊铜,虽大海中水,非有尔许量。生诸犬豕中,所食诸不净,其量极超过,须弥山王量。又于生死中,由离诸亲友,所泣诸泪滴,非海能为器。由互相斗诤,积所截头首,如是高耸量,出过梵世间。为虫极饥虚,所啖诸土粪,于大乳海中,充满极高盛。」如是又如《华严经》云:「汝应忆念为诸欲,徒耗诸身前边际,今求菩提具禁戒,由禁于此摧诸欲。汝应忆念为诸欲,徒耗诸身前边际,未能成事恒沙佛,未从佛闻如是语。」谓尽所得三有盛事,悉皆欺诳,领受无量无义大苦。如前唐捐无量色身,皆当忆念,若后仍不策励勤修,更当如是。思惟此理,令起厌离。慬哦瓦云:「觉沃敦巴从无始来,曾受何身,然皆未修大乘正法,犹如今日,故须策励。」又如桑朴瓦云:「此生死中须多仰覆,此于心中实觉不安。」乃至未能起心如此,须勤思惟,纵起亦当恒常修习。

第二,无饱足过患。如果说我们在生死当中也有所谓的快乐,这个快乐会让我们感到满足。错了,我们对于生死轮转的世间安乐不但不懂得满足,反而是有一要十、有十要百、有百要千、有千要万,只会增长我们的贪爱,我们从未曾对世间的安乐有过真正的满足。因为无法满足而去造作更多的恶业,所以我们在轮回中所得的安乐,与在轮回中所遭受到的苦难,是无法相比的。“此生死中须多仰覆”,仰是到三善趣,覆是到三恶趣。

数数舍身过患者,如云:「一一身体诸骨聚,超过几多须弥峰。」谓一一有情受身之骨,若不烂坏,多于须弥。

第三,数数舍身过患。

  数数结生过患者,如云:「虽将地丸如柏子,数母边际未能尽。」昔诸先觉解释此义,谓一有情为母之量,此非正义。即此释中引经文云:「诸苾刍,譬如有人,从此大地执取诸丸,量如柏子,作是数云:此是我母,此是我母之母,而下其丸。诸苾刍,此大地泥速可穷尽,然诸人母展转非尔。」是显自母及彼母等母展转次第,此论亦说母边际故。此成厌患因之理者,如《四百论》云:「若时虽一果,初因非可见,见一亦增多,尔时何不畏。」其《释》亦云:「此显由诸难可度量稠林相续,令极难行生死大野,常应厌患,随顺于此,当如理修。」如此当知。
无始以来的生死轮转当中,我们成为别人的母亲、别人成为我们的母亲,互相辗转为母,这种次数是数不清楚的,反复地一次再一次地结生,却搞不懂这个因是从那里来的,每一次结生又要去造上百世、上千世、上万世、上亿世的业,每一分、每一秒都在造业,每一个业又会再一次地引发其他生,无论是做别人母亲还是作为别人的子女,一世又可以再次带来几千世、几万世、几亿万世的后世,不觉得疲倦吗?真的是很累呀,这个苦果实在是太恐怖了。如果有一个苦果必须要去承受,我们虽不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,没关系,让我来承担,赶快把它用尽就好了,纵是委屈毕竟只是一个苦果。可是不是这样啊,这个苦果它会瞬间突然增长,成倍地增长,变成一大堆的苦果,这种苦果非常恐怖啊。我们在生死轮转当中,完全不知道生死轮转的因缘是从那里来的,糊里糊涂来到这一生,也不知道生死轮转要如何截止,而且每一分每一秒又再造更多通往后世的业,一世所造的业能够带来多少的后世,真的是数也数不清。“见一亦增多”,一世带来无数多的后世,由一个苦果突然倍增无数多的苦果,真的是需要畏惧的。

  数数高下过患者,如云:「既成百施世应供,业增上故复堕地,既满转轮圣王已,复于生死为奴婢。天趣天女乳腰柔,长受安乐妙触已,后堕地狱铁轮中,当受粗磨割裂触。长时安住须弥顶,安足陷下受安乐,后游煻煨尸泥中,当念众苦极难忍。天女随逐受欢喜,游戏端妙欢喜园,后当住止剑叶林,获割耳鼻刖手足。天女殊妙如金莲,共同游泳徐流池,后堕地狱当趣入,难忍灰水无极河。虽得天界大欲乐,及诸梵天离欲乐,后堕无间为火薪,忍受众苦无间绝。得为日月自身光,照曜一切诸世间,后往极黑阴暗处,自手伸舒亦莫睹。」磨等三铁轮者,如其次第,谓于众合、黑绳、烧热三中而有。天女随逐者,谓为天女之所依附。天界欲乐者,谓忉利以上欲天所有。日月光者,是如世间共许而说,未分能依及所依处,若分别说,乃是彼二宫殿之光。此等为喻,当思一切从高堕下所有道理,厌患三有,以其三有一切盛事,最后边际,衰所摄故。此如《调伏阿笈摩》云:「积集皆销散,崇高必堕落,合会终别离,有命咸归死。」

第五,数数高下过患。在轮回当中,有时我们会到天堂享受最富贵的安乐日子,也会因投生天道的力量消失,又突然随恶业堕落于地狱无间受难忍众苦。轮回的过患之一,就是会产生如此极端的差异。“诸梵天离欲乐”,离欲乐就是远离淫行,所以也称梵行。“后堕地狱铁轮中,当受粗磨割裂触”,地狱磨等三铁轮,在众合地狱、黑绳地狱、烧热地狱里都有。“得为日月自身光,照曜一切诸世间”,在此宗喀巴大师所说日月的光芒,是以世间共许的情况而说,并非说天人天女依赖着日月光芒而照耀世间,也没说日月光芒依赖着天人天女而去照耀世间。

月球本身没有光芒,是靠着太阳的反射而产生月光。我们如果按照时轮金刚续经里面所说,在日食和月食的时候我们的左右二脉会产生非常微妙的变化,比如月食的时候仔细去观察,确实气比较容易入中脉,左右二脉的气会非常平衡。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,可以用手轻轻地放在自己的鼻孔,看看自己的呼吸就知道了。

  无伴过患者,如云:「若能了知如是过,愿取三福灯光明,独自当趣虽日月,难破无边黑暗中。」了知过者,谓当了知如前所说,须如是死,愿取福光。三种福者,谓三门善事,或施所生等三种善事。无边黑暗者,谓无明黑暗。无伴而趣者,如《入行论》云:「独生此一身,俱生诸骨肉,坏时尚各散,何况余亲友。生时独自生,死时还独死,他不取苦分,何须作障亲。」

第六,无伴过患。生死轮转中没有人能陪伴我们,完全都是靠自己一个人的,一个人糊里糊涂来到这世间,又糊里糊涂死去到了后世。

如是六苦总摄为三,谓于生死中,无保信处,受彼安乐,终无饱期,无始而转。初中有四:一于所得身不可保信者,谓身数数舍;二作诸前益不可保信者,谓无决定;三于得盛事不可保信者,谓高下变易;四于诸共住不可保信者,谓无伴而往。第三者,谓数数结生,展转受生不见边际。如是总摄亦当思惟。

上述所说的六苦,我们也可以把它总摄为三苦:

第一,“谓于生死中,无保信处”。生死轮转当中没有真正值得我们信赖的东西,我们明明觉得它是一个安乐的因,享用着它的时候又变成苦因了;明明觉得这是我最好的朋友,不要说后世如何,就今世来讲,上半辈子认为最好的朋友,下半辈子就可能是自己最讨厌的仇敌。有什么值得信赖?生死当中,一切都是业和烦恼操控。自己的心去造业,自己的心却被烦恼所控制。因为不了解实际的状况,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过空性的道理,我们看什么都觉得他是自性有,所以很容易被自己的眼睛所骗走。为什么要承受这么多的痛苦?虽然想离苦得乐,但却离乐得苦?就是因为无明,因为不知道空性的缘故。

无保信处又可摄四:一是数数舍身;二是无决定;三是高下变易;四是无伴而往。

第二,“受彼安乐,终无饱期”。世间一切的安乐,我们再怎么享用都没有饱足感,永远都没有办法满足自己。所以所获得的成果就是,痛苦永远多于快乐。

第三,“无始而转”。我们轮转的次数是无有限量的。

  第三修三苦者,谓譬如极热或疮或痈,若于其上洒以冷水,似为安乐。于生死中所有乐受,若坏灭时,还起众苦,故名坏苦。此复非唯其受,即此相应余心、心所及为所缘诸有漏境,皆是坏苦。又如热痈逼切,触热水等变异触时,起极楚痛。如是当知苦受,随纔生起,便能触恼或身或心,故名苦苦。譬如肾痛,此复如前,非唯其受。又如热痈,俱未触会二触之时,有漏舍受,为诸粗重之所随逐,故名行苦。此亦如前,非唯其受,此由先业烦恼自在而转,故名为苦,及为能发后烦恼种,所随逐故,名为遍行粗重所随。如是若起乐受贪欲增长,若起苦受嗔恚增长,苦乐俱非随粗重身,则于无常执为常等,愚痴增长。其中贪欲能感当来于五趣中生等众苦,嗔于现法起忧戚等,于后法中感恶趣苦。痴于前二所感二苦随逐不舍。故于乐受,应观为苦,灭除贪欲。于诸苦受,应作是思:此蕴即是众苦因缘,苦从此生,犹如毒箭,灭除嗔恚。于诸舍受,应观无常销灭为性,灭除愚痴。不于三受为三毒因,此如《瑜伽师地》及《摄抉择》意趣而说。如负重担,随其重担当负几久,便有尔许不乐。取蕴重担亦尔,乃至执持尔时受苦,以此蕴中有苦烦恼粗重安住,故为行苦。既有此已,虽于现在苦受未生,然其无间由种种门能起众苦,故此行苦遍一切苦,及是所余二苦根本,故应于此多修厌离。

三苦,就是坏苦、苦苦、行苦。

第一,坏苦。宗喀巴大师在此比喻说,我们长热疮或者热痈的时候,皮肤会感到非常炎热不舒服,如果在上面撒些冷水,就会得到片刻短暂的清凉快感。其实这并非是一种真正的快乐,只是把很大的无法忍受的痛苦暂时压下来而已,实际上苦的性质还在。三有生死里面,所有世间的享受安乐都非是真正的快乐,只是暂时获得一点点喘息的机会,我们却错以为是快乐。因为它的本质是苦性,不会变成乐性,乐只是暂时性的。所以世间任何的安乐,如果我们享受久了,就会变成苦性,就会觉得不快乐了,这就是坏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。如果是真实的乐,那么快乐的性质就不应该变质。我们把世间安乐的快乐感受取名为坏苦,就是因为它的本质会坏灭,会变成苦性的缘故。可是坏苦不一定只是快乐的感受而已,因为如果讲感受,那就只是一个心所而已,于此心所相应的心王以及其他的心所,也都可以称为坏苦。所以宗喀巴大师在此特别注明“此复非唯其受”,不只是受心所而已,心王以及其他心所,还有所缘诸有漏境,皆是坏苦。

第二,苦苦。如同我们长热疮,如果再去碰热水的话会变得更痛,这就是一种苦的感受。“随才生起,便能触恼或身或心,故名苦苦”。一般痛苦的感受取名为苦苦,有漏安乐的感受取名为坏苦。所谓有漏,顾名思义就是会漏下来、掉下来的意思。由业和烦恼所转,所以会掉落于生死轮转当中,故称有漏法。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一切快乐的的感受都是有漏的乐受,都是坏苦。“此复如前,非唯其受”,同样的道理,苦苦并非只是指感受的心所,与此相应的心王和其他心所,以及苦受所缘境的一切有漏法都是苦苦。

第三,行苦。比如我们长了一个热疮,冷水、热水都没有碰到时,没有暂时缓歇的感受也没有遭遇强大的痛苦感受,但它本身就是一种痛苦,这种苦称为行苦。“为诸粗重之所随逐,故名行苦”,在此“粗重”的意思就是无法堪忍,就是没办法随心所欲去行善法。简单点解释,粗重的意思就是障碍。一切障碍的所依处,就是行苦。被业和烦恼所操控,所行一切皆是痛苦。“此亦如前,非唯其受”。行苦不是说只有感受而已。有了这一个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身心的苦蕴,由此会感得更多的烦恼造更多的业,变成将来许多痛苦的所依,现在痛苦的所依,以及过去业能够感果的所依,所以是一切障碍的所依处,所以叫“遍行粗重所随”。所随一切的障碍、一切的痛苦都会跟随着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身心,好象影子随着身体跑一样的而随行着我们。“如影随形,故称行苦”。一旦我们有了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这个身和心,就非常容易产生烦恼,也很容易造业。因为一旦有了这个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身心,我们快乐的时候就容易产生贪心,痛苦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嗔心,既不快乐也不痛苦的时候又容易产生痴心。这个由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身心,随时随地都跟烦恼连在一起,由烦恼又去造业。然后,又让自己后世再不断地无有自主地,去接受另一个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身心。如此思惟行苦过患,应生厌离。

一般,我们大部分的人,有痛苦感受的时候都会手指着外面,以为是某某的外缘带来了这种痛苦,其实错了。人生痛苦的根源来自于那里?是由业和烦恼所带来的身心引发了痛苦,就像被毒箭射中自然会产生毒斑,一旦有了这个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身与心,就一定会有痛苦。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苦囊,从这里所产生的有漏的感受都是相应于苦的。除非透过空正见现证空性,产生无漏智而生不共的无漏快乐。痛苦的根本,是来自于自己,而不是来自于他人。

三苦里面,行苦是最主要的,我们应该反复思惟行苦的过患。要了解行苦的过患,就要多多思惟烦恼的过患。一旦我们真的痛恨烦恼,把烦恼视为最主要的仇敌,那么自然就对烦恼控制我们觉得不欢喜了,会产生厌离。如果我们喜欢烦恼,我们就会觉得被烦恼操控也无所谓。如果只是要远离苦苦,动物也都想要的,所以远离苦苦的这种厌离心,并非是佛家不共所要诠释的内涵。如果是要远离坏苦,那外道也有,像四禅以上的外道者,他们说有快乐的感受就会有散乱,会影响到他们的禅定,于是厌离快乐的感受而去追求舍受,四禅以上都是舍受,所以远离坏苦的内涵并非是佛家不共的法义。厌离行苦,才是佛教不共所要追求的法义。

  又能增贪现前乐受,多是于苦,渐息灭位妄起乐觉,全无不待除苦所显自性之乐。譬如太走为苦,略为住息遂生乐觉。现见此是先生大苦,渐息灭时乐渐次起,故非性乐。若太久坐,仍复如前,生众苦故。若是性乐之因者,应如苦因,随其习近,其苦渐增,如是习近行住坐卧,饮食日阴等,亦应随其几久习近,便有尔许安乐渐起。现见太久唯生苦故。如是亦如《入胎经》云:「难陀,行住坐卧诸威仪中,应当了知别别是苦。诸静虑师,应观彼彼威仪自性,若行度日,不住不坐不卧,彼则于行,唯别受苦。别别领受猛性、粗性、难可忍性、非悦意性。非于其行,起安乐想。」余三威仪亦如是说:「难陀,然由彼彼威仪之苦,暂间断故,遂于余余新生众苦,妄起乐想。难陀,生唯苦生,灭唯苦灭;生唯行生,灭唯行灭。」《四百论》亦云:「如安乐增长,现见反成苦,如是苦增长,然非可转乐。」

世间的安乐其实并非是真正的快乐,就像一个人如果走太久,暂时休息一下就会觉得快乐一样。如果快乐是真实的,那就应该越享受越快乐才对。可是,无论我们行住坐卧,一开始觉得还挺舒服的,但走久了就觉得腿脚累,坐太久了觉得屁股累,睡久了头会痛。同样的,饮食也都是一样。如果是真正快乐之因,应该越享受越快乐,就像痛苦之因一样,越享用就越苦。行住坐卧饮食等,我们受用久了就会觉得苦,那正代表其实我们享用的并非是真正的乐,而是苦因,所以越受用痛苦就一直在增长。一切都是苦性当中生,一切都是苦性当中灭。一切都是行苦当中生,一切都是行苦当中灭。

  第二思惟别苦有六。三恶趣苦,已如前说。

  人苦者,谓饥渴寒热,不可意触,追求劳苦,复有生老病死等七,如前当知。又如《资粮论》云:「恶趣苦无余,人中亦现有,苦逼等地狱,贫如琰魔世。此中旁生苦,强力于羸弱,制罚及损害,相续如暴流。有因贫乏起,余从不足生,追求难忍苦,一切谋略杀。」《四百论》云:「胜者为意苦,庸流从身生,二苦日日中,能坏此世间。」

  非天苦者,如《亲友书》云:「诸非天中意苦重,由其性嗔天德故,此等由其趣性障,具慧不能见圣谛。」此由不忍,嫉天富乐,令意热恼。由此因缘,与天斗诤,受割裂等伤身众苦。此等虽具智慧,然由异熟障故,于彼身中不堪见谛。《念住经》说此为旁生,《瑜伽师地论》说为天趣。

思惟苦谛的时候分总苦、别苦,总苦是讲整个轮回中任何一道都会得到的痛苦,以上已说八苦、六苦以及三苦。现在思惟别苦,是讲轮回六道中个别道众生的痛苦,有六种。三恶趣的部分,之前已说。这里讲人与非天的部分。非天因为时常嫉妒天道,有时候会跟天人发生战争。虽然有智慧,但却因为业障的缘故,这一世没办法现量看到空性得到见道位,所以叫“不堪见谛”。

思惟天苦分二:一、欲天三苦,二、上二界粗重苦。今初

  初死堕苦中有二。死殁苦者,如云:「诸天趣乐虽极大,然其死苦大于彼,如是思已诸智者,莫爱有尽天趣乐。」谓较昔受天欲生乐,将临殁时,五死相现,所起痛苦,极重于彼。五死相者,即如彼云:「身色变为不可爱,不乐本座华鬘萎,衣服垢染身出汗,是于先时所不出。天趣报死五死相,起于住天界诸天,等同地上诸人中,传报当死诸死相。」堕下处苦者,如云:「从天世间死殁已,设若全无少余善,彼无自在往旁生,饿鬼地狱随一处。」悚栗苦者,谓由有成就广大福聚及上妙五欲天子生时,诸薄福天子见已惶怖,由此因缘受大忧苦。斫裂杀害苦者,谓天与非天斗诤之时,受断支节破裂,其身及杀害苦,若断其头,即便殒殁,伤身断节,续还如故。驱摈者,谓诸具足强力诸天,纔一发愤,诸劣天子便被驱摈出其自宫。又如《资粮论》云:「所有受欲天,彼亦无乐心,遭欲贪炽然,内火而烧煮。若诸心散乱,彼岂有安乐?非于无散心,剎那能自在。散逸扰乱性,终不能寂灭,等同有薪火,遍受大风吹。」又云:「如病愈未久,食所不宜食。」

思惟天苦分二,欲界天与上二界天。先说欲界天人的死堕苦有二:一是死殁苦;二是堕下处苦。死殁苦又可分为临死时的五种死相。因为在天道的时候福报大部分用尽,所以天寿尽的时候大都会堕落到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趣之一。

  色及无色上界诸天,虽无此诸苦,然烦恼随逐,有诸障碍,于死于住悉无自在,故彼亦由粗重为苦。又如《资粮论》云:「色无色诸天,超越于苦苦,以定乐为性,住劫不倾动。然非毕竟脱,从彼仍当堕,似已得超越,恶趣苦暴流。虽励不久住,等同空飞鸟,如童力射箭,堕落为边际。如久然诸灯,剎那剎那坏,诸行变坏苦,仍当极侵恼。」

色界和无色界诸天,虽然已经暂离苦苦,没有苦受,可是最终还是会堕落恶趣,因为烦恼的根本没有断除故。

  如是思惟五趣六趣,总别诸苦,厌患生死意欲出离,便当观察其因,念云如是生死以何为因。

由上所说总苦和别苦,了解苦谛的过患,我们应该透过苦相而去寻找苦谛的因缘。生死因缘从那里来?为此必须要去认识四圣谛里面的第二谛—集谛。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