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嘉瓦仁波切

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道 仪轨受法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14 23:25:12    点击次数:
仪轨受法

第四仪轨正受者,如大觉窝云:「欲修令此生,应励恒修习,慈等四梵住,应除贪及嫉,以仪轨正发。」若修心已,于其发心获得定解,当行受此之仪轨。

发心之后,为了使发心能够更坚定的缘故,所以在此说到了受愿心仪轨。

此中分三:一、未得令得;二、已得守护不坏;三、设坏还出之方便。初中分三:一、所受之境;二、能受之依;三、如何受之轨则。今初

觉窝于尊长事次第中仅云:「具相阿阇黎」,更未明说。诸先觉说:「具足愿心住其学处,犹非完足,须具行心律仪。」此与胜敌论师说:「当往具菩萨律仪善知识所」,极相符顺。《十法经》中,由他令受而发心者,说有声闻,是说由彼劝令厌离而受发心,非说声闻为作仪轨。

我们受愿心仪轨,可以从上师座前得到。上师是具相阿阇黎,但阿底峡尊者并未详细解说如何是具相之理,于是宗喀巴大师就引用诸先觉所说,这个为我们传授愿心仪轨的上师,必须是生起菩提心、得到菩萨戒的菩萨。虽然也有经论说到由声闻来令受发心,但是宗喀巴大师说,这里的声闻是指劝令厌离而受发心,并不是说由声闻来做授仪轨的上师。

能受之依者,总如胜敌论师说:「若善男子或善女人,具足圆满身及意乐。」谓天龙等其身意乐堪发愿心者,一切皆可为此之依。然此中者,如《道炬释论》说:「厌离生死,忆念死没,具慧大悲。」谓于前说诸道次第已修心者,是于菩提心略为生起转变意者。

由菩提心的思惟,使心获得了调伏转变,有了菩提心觉受的人,就可以成为愿心仪轨的接受弟子。

如何受之轨则分三:一、加行仪轨;二、正行仪轨;三、完结仪轨。初加行仪轨分三:一、受胜归依;二、积集资粮;三、净修意乐。初中分三:一、庄严处所安布塔像陈设供物;二、劝请归依;三、说归依学处。今初

远离罪恶众生之处,善治地基令其平洁,以牛五物涂洒其地,以栴檀等上妙香水而善浇洒,散妙香花,设三宝像谓铸塑等,诸典籍等,诸菩萨像,安置床座或妙棹台,悬挂幡盖及香花等,诸供养具,尽其所有。又当预备伎乐、饮食、诸庄严具,用花严饰大善知识所居之座。诸先觉等又于先时供养僧伽,施食鬼趣集聚资粮。若无供具,应如《贤劫经》说,其碎布等皆成供养。有者则应无诸谄曲,殷重求觅,广兴供养,令诸同伴心难容纳。传说西藏诸知识在莽宇境及桑耶等处,于觉窝前请发心时,觉窝教曰:「供养太恶不生。」所供像中,须善开光大师之像,必不可少。经典亦须摄颂以上诸般若经。次如《尊长事次第》说迎请圣众,诵念三遍供养云陀罗尼,应赞诵之。其次弟子沐浴着鲜净衣,合掌而听。尊长开示福田海会所有功德,令其至心发生净信,教彼自想,住于一一佛菩萨前,徐徐念诵七支供养。先觉多云:「龙猛、寂天所传来者俱修七支,慈氏、无着所传来者唯修礼拜、供养二支。若修悔罪,必须追悔,令意不喜,菩提心者具足踊跃欢喜方生。」不应道理。大觉窝师于发心及律仪仪轨说:「礼敬供养等。」以「等」字摄略。《尊长事次第》中,于发心前明说七支,又其因相,若果如是,则龙猛及寂天派中,亦当许不生。

“所供像中,须善开光大师之像,必不可少”,在此,“大师”是指导师释迦牟尼佛。

宗喀巴大师在此有辨析先觉们的一些说法:有说从龙树、寂天菩萨传来的愿心仪轨,和从慈尊、无著菩萨所传来有些不同,龙树、寂天菩萨所传,加行上要念诵七支供养,慈氏、无著菩萨所传则不需作七支供养,只需做礼拜和供养二支。原因是因为,忏悔支会使心有厌离,而受愿心仪轨时弟子应该非常欢喜才是,所以忏悔支不需要做。宗喀巴大师破斥说,这样说是没有道理的。第一个理由,大觉窝师也就是阿底峡尊者,在说愿心仪轨时有说到了敬礼、供养等,这个“等”字,就不是在说仅有敬礼、供养二支而已,这个“等”字也包含了其他七支。第二个理由,如果说慈氏、无著菩萨传来的仪轨,不需要念诵忏悔支,是因为会使心厌离,使心无法欢喜。如果你说的道理符合逻辑,那龙猛和寂天也是一样啊,他们也应该不念忏悔、不修七支啊,这不是与前说要修七支有矛盾了吗?

第二者,次说于师须住佛想,故应作佛胜解,礼敬供养,右膝着地,恭敬合掌,为菩提心而正请白:「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入大地诸大菩萨,初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如是我名某甲亦请阿阇黎耶,今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」乃至三说。次应为授殊胜归依,谓佛为世尊,法是大乘灭道二谛,僧为不退圣位菩萨,以为其境。

大乘不共皈依,皈依的佛是说大乘法的世尊,皈依的法宝是大乘的灭道二谛,皈依的僧宝是大乘见道位以上的不退转圣位的菩萨。

时从今起,乃至未证大菩提藏,为救一切诸有情故,归佛为师,正归于法,归僧为伴。具此总意乐,特如《道炬论》说,「以不退转心」,当发猛利欲乐,令如是心一切时中而不退转。威仪如前而受归依:「阿阇黎耶存念,我名某甲,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,归依诸佛薄伽梵两足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名某甲,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,归依寂静离欲诸法众法中尊。阿阇黎耶存念,我名某甲,从今时始乃至证得大菩提藏,归依不退菩萨圣僧诸众中尊。」如是三说。归依一一宝前,各一存念,及归法文句,与余不同,皆如觉窝所造仪轨。


  归依学处者,前下士时所说学处,今于此中阿阇黎耶亦应为说。


  积集资粮者,《发心仪轨》中,于此亦说修礼供等,《释论》中说修七支供,忆念诸佛及诸菩萨,若昔若现诸善知识,应如是行。供诸尊长者,前供养时亦应了知。七支者,《普贤行愿》、《入行论》文,随一即可。

修净心者,《道炬论》说慈心为先,观苦有情而发其心,谓令慈悲所缘行相,皆悉明显,俱如前说。

正行仪轨者,谓于阿阇黎前,右膝着地或是蹲踞,恭敬合掌而发其心。如《道炬论》云:「无退转誓愿,应发菩提心。」《仪轨》中说:「乃至菩提藏」。故非仅念为利他故,愿当成佛而为发心,是缘所发心乃至未证菩提誓不弃舍,当依仪轨发此意乐。若于愿心学处不能学者,则不应发如是之心。若用仪轨仅发是念,为利一切有情我当成佛者,则于发心学处,能不能学皆可授之,愿心容有如是二类。

之前是说前行部分,现在讲正行。大乘不共皈依,都包含在愿心仪轨里。受愿心仪轨的最主要目的,是使我们的愿心坚定。

受愿心仪轨,容有两种:如果你觉得可以遵守愿心学处,那你就可以透过仪轨许下承诺,接受愿心的学处;如果你觉得没有办法接受学处,但是又很想让发心坚定,也可以受愿心仪轨,但是你不要许下承诺遵守愿心学处。

若用仪轨受其行心,若于学处全不能学,则一切种决定不可。故有说云:龙猛与无着所传律仪仪轨,于众多人有可授不可授之差别者,是大蒙昧。复有一类造《初发业行法论》,说受行心仪轨令数数受,然全不知诸总学处及根本罪,未尝宣说所学差别,是令受行最大无义。《教授胜光王经》说:「若不能学施等学处,亦应唯令发菩提心,能生多福。」依据此意,《修次初篇》云:「若一切种,不能修学诸波罗蜜多,彼亦能得广大果故,方便摄受,亦当令发大菩提心。」此说若于施等学处不能修学,容可发心,不可受戒,最为明显。

如果于学处不能学,就不要去承诺接受行心菩萨戒的仪轨。有一些人说龙猛和无著菩萨的仪轨是不同的两类,这完全是不了解之故。有说可多次受行心仪轨,但却不知所受的学处及根本罪是什么,那样的话,受菩萨戒仪轨就没有意义了。

虽然没有办法去遵守愿心的学处,但是仅仅是发起愿心,也能累积无比资粮。所以如果你觉得没有办法遵守学处的承诺,也没有关系,也是可以接受发心仪轨的。因为发心仪轨可令发心更坚定,还可以累积广大的资粮。所以虽然没办法受戒承诺接受学处,光是坚定发心,也是值得我们去做的。

受心仪轨者,「惟愿现住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于我存念,阿阇黎耶存念,我名某甲,若于今生若于余生,所有施性、戒性、修性善根,自作教他见作随喜。以此善根,如昔如来应正等觉及住大地诸大菩萨,于其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。如是我名某甲,从今为始乃至菩提,亦于无上正等菩提而发其心,有情未度而当度之,未解脱者而令解脱,诸未安者而安慰之,未涅槃者令般涅槃。」如是三说。归依仪轨,及此二种,虽未明说须随师念,然实须之。

正行,就是念三次仪轨文,来圆满愿心仪轨。

这是说在上师座前去获得愿心仪轨,跟随着师而去念诵。

是有师之轨,若未获得阿阇黎者应如何受?觉窝所造《发心仪轨》云:「若无如是阿阇黎耶自发菩提心之仪轨者,自当心想释迦牟尼如来,及其十方一切如来,修习礼供诸仪轨等,舍其请白及阿阇黎语,归依等次第悉如上说。」如此而受。

完结仪轨者,阿阇黎耶应为弟子,宣说愿心诸应学处。

仪轨结束之后,戒师必须要为弟子们说到愿心学处等。

第二、得已守护不令失坏者,谓当知学处故应宣说。此中分二:一、修学现法不退发心之因;二、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。初中分四:一、为于发心增欢喜故应当修学忆念胜利;二、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;三、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;四、修学积集福智资粮。今初

若阅经藏或从师闻,思菩提心所有胜利,《华严经》中广宣说故,应当多阅。如前所引说如一切佛法种子,又说总摄菩萨一切行愿故,犹如总示。谓若广说,支分无边,于总示中能摄一切,故谓总示。又如嗢柁南,摄集一切菩萨道法所有扼要,说为嗢柁南。《菩萨地》中所说胜利,是愿心胜利,彼最初发坚固心有二胜利:一谓成就尊重福田,二能摄受无恼害福。第一者,如云「天人世间皆应敬礼」,谓发心无间,即成一切有情所供养处。又如说云:「发心无间,由种性门,亦能映蔽诸阿罗汉。」谓成尊上。又说:「虽作小福,亦能出生无边大果,故为福田,一切世间悉应依止,犹如大地。」谓如一切众生父母。第二者,如说得倍轮王护所守护,若寝若狂或放逸时,诸恶药叉、宅神、非人不能娆害。若余众生为欲息灭疾疫灾横所用无验咒句明句,若至此手尚令有验,何况验者。由此显示息灾等业,发心坚固则易成办。诸共成就,若有此心亦得速成,随所居处,于中所有恐怖斗诤,饥馑过失非人损恼,未起不起,设起寻灭。转受余生少病无病,不为长时重病所触,常为众生宣说正法,身无极倦,念无忘失,心无劳损。

一开始发起菩提心,有二种胜利:成就尊重福田;能摄受无恼害福。

菩萨安住种性之时,由其自性粗重微薄,既发心已,身心粗重转复薄弱。由其成就堪忍柔和,能忍他恼不恼于他,见他相恼深生悲恼,忿嫉谄覆等多不现行,设暂现起亦无强力,不能久住速能远离,难生恶趣,设有生时速得解脱,即于恶趣受小苦受,即由此缘深厌生死,于彼有情起大悲心。菩提心福若有色形,虽太虚空亦难容受,以诸财宝供养诸佛,尚不能及此福一分。《勇授问经》云:「菩提心福德,假设若有色,遍满虚空界,福尤过于彼。若人以诸宝,遍满恒沙数,诸佛剎土中,供养世间依。若有敬合掌,心敬礼菩提,此供最殊胜,此福无边际。」传说觉窝绕金刚座时,心作是念:当修何事而能速证正等菩提?时诸小像起立请问诸大像曰:欲速成佛,当修何法?答曰:当学菩提心。又见寺上虚空之中,有一少女问一老妇,亦如前答。由闻是已,于菩提心,心极决定。由是能摄大乘教授一切扼要,一切成就大宝库藏,超出二乘大乘特法,策发菩萨行广大行,最胜依止,应知即是菩提之心。于修此心,当渐增长勇悍欢喜,如渴闻水,乃至多劫以希有智,最极深细观察诸道,诸佛菩萨唯见此是速能成佛胜方便故。如《入行论》云:「能仁多劫善观察,唯见此能利世间。」

正令增长所发心故应当修学六次发心分二:一、不舍所发心愿;二、学令增长。今初

如是以佛菩萨知识为证,立彼等前立大誓愿,未度有情令度脱等。次见有情数类繁多行为暴恶,或见长久须经多劫励力修行,或见二种资粮无边难行皆须修学,为怯弱缘,若更舍置发心重担,较别解脱他胜之罪尤为重大。如《摄颂》云:「虽经亿劫修十善,欲得独胜及罗汉,尔时戒过戒失坏,发心重过他胜罪。」此说菩萨毁犯尸罗。以能防护二乘作意,即是菩萨最胜尸罗,故若失此即是破戒。若未舍此,纵于五欲无忌受用,犹非破坏,菩萨不共防护心故。即前经云:「菩萨受用五欲尘,归依佛法及圣僧,作意遍智愿成佛,智者应知住戒度。」若弃如是所受之心,则须长夜驰骋恶趣。《入行论》云︰「于少恶劣物,由意思布施,若人后不施,说为饿鬼因。若于无上乐,至心请唤已,欺一切众生,岂能生善趣?」是故此论又云:「如盲于粪聚,获得妙珍宝,如是今偶尔,我发菩提心。」谓当思念我得此者极为希有,于一切种不应弃舍。更当特缘此心,多立誓愿剎那不舍。

之前在说愿心仪轨的时候,我们在众佛菩萨面前发大誓愿:为了利益一切有情,未度者令度脱等,已经许下了这一种的承诺。但在后来行菩提道的时候,会反复看到有情随着烦恼而现种种暴恶的行为,加上时间这么长久,有时会觉得好困难,于是沮丧而去退失之前的发心。当我们生出舍弃一个有情的心,就等于舍弃了一切有情众生,这种罪障会比出家破别解脱戒根本罪还要来得严重。在此的“别解脱他胜”,“他胜”的意思是根本罪,被他所胜、被烦恼所胜的缘故叫他胜,也就是犯根本罪。宗喀巴大师引用经论说:如果已经决定要去布施东西,结果却没有去作布施,这会成为堕落饿鬼的因缘。我们在诸佛菩萨资粮田的面前,许下如此的承诺,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。结果今天却违背了承诺,那就等于是欺骗了一切有情众生,所以我们会长时间地堕落于恶趣。为了使我们已发起的菩提心坚定不退转,不舍弃任何一个有情,所以就说到了昼三次、夜三次,励力使发心增长的观修。

第二者,如是不舍尚非满足,须昼三次及夜三次,励令增长。此复如前所说仪轨,若能广作即如是行,若不能者,则应明想福田,供诸供养修慈悲等六返摄受。其仪轨者,谓「诸佛正法众中尊,乃至菩提我归依,以我所修布施等,为利众生愿成佛。」每次三返。

学心不舍有情者,《道炬论》及《发心仪轨》中说学处时,虽未说及,《道炬释》云:「如是摄受不舍有情,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,发心轨则,共同增长及不忘故,应当守护。」尔时数之与根本文,意无乖违,故于此事亦应修学,心弃舍之量者,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为因缘,便生是念,从今终不作此义利。

舍心,比破出家根本罪还要来得严重。那么什么是舍心?舍心的量是什么?任何一个有情,由于他的恶业造作,造作非理等事的因缘,便从心生是念:这个人的利益,我永远不可能去成办。其他人我都可以帮助,唯独这个人我绝对没有办法去帮他。如果内心深处真有这种的想法,就是舍心。这个念头生起的当下,就已经没有菩提心了。这种的罪业是非常严重的,所以我们要特别地小心。虽然为了防护众生的恶业,我们有时必须要做出严厉的回应,这是可以的。但是不应该从内必深处说,这个人我是永远不可能来帮助他的,我永远都不可能做出对他有利益的事情。内心这样想,是绝对不行的。

修学积集二种资粮者,从以仪轨受愿心已,当日日中供三宝等,勤积资粮,是能增上菩提心因。此除先觉传说而外,虽未见有清净根据,然有大利。

先觉虽有说,从受愿心仪轨后,“当日日中供三宝等勤积资粮,是能增上菩提心因”。宗喀巴大师说这种说法并没有见到有清净的根据,不过,这样做是有很大的利益,所以也可以这么做。

第二、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分二:一、断除能失四种黑法;二、受行不失四种白法。

上述所说昼三次、夜三次励令增长发心的思惟,是于今世不要退失发心之理。这里接着说后世不离发心之因。

 

《大宝积经迦叶问品》说成就四法,于余生中忘失发心,或不现行。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证菩提中间,不忘菩提之心,或能现行,此即愿心学处。四黑法中,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福田者,当以二事了知:一境,二师,易知。言尊重者,谓欲为饶益。言福田者,谓非师数,然具功德。此是《迦叶问品释论》所说。二即于此境由作何事,而成黑法,谓于此等随一之境,故知欺诳则成黑法。欺诳道理者,《释论》解云:「谓彼诸境以悲愍心举发所犯,以虚妄语而蒙迷之。」总其凡以欺诳之心,作蒙蔽师长等方便,一切皆是。然谄诳非妄者,如下当说。此须虚妄,以《集学论》说断除黑法即是白法。能治此者,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。若于尊重启白余事,而于屏处另议余事,说善知识已正听许,亦是弟子欺蒙师长。

愿心学处有八:断除四种黑法、行四种白法。如果我们行四种白法,四种黑法就自然能断除了。

第一黑法,“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福田者”。由境和加行两方面来认知:境是亲教师和阿阇黎两者随一,这容易了解。“尊重者”,指的是能带来利益的善士或具量士夫等。“福田者”,并非是指自己的善知识,是指具有功德的资粮田。加行是什么呢?就是明明知道并非如此,却跟他们撒谎、打妄语,于是而成黑法。

谄诳跟妄语是不同的,下面会说到,这里是说打妄语。还有一种叫欺蒙,跟师长禀告的时候所说是一回事,私底下又说成是另外一回事,说善知识已经知道这事了,这也是欺蒙师长的黑法。

于他无悔令生追悔,其中亦二:境者,谓他补特伽罗修诸善事,不具追悔。于境作何事者,谓以令起忧悔意乐,于非悔处令生忧悔。《释论》中说,同梵行者正住学处,以谄诳心令于学处而生蒙昧。此上二法能不能欺,生不生悔,皆同犯罪。《释论》亦同,然《释论》中于第二罪作已蒙昧。

第二黑法,“于他无悔令生追悔”。境是指行善行不后悔的人;加行是通过言语等,让他觉得我所行的并非是善法,有所后悔,于是黑法成立。能不能欺、对方生不生后悔,都是同样的罪行。《释论》中不只是说后悔,又说到令于学处生蒙昧,就是使对方不知道该怎么做。

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。境者,有说已由仪轨正受发心而具足者,有说先曾发心现虽不具为境亦同,此与经违,不应道理。其《释论》中仅说菩萨,余未明说。然余处多说具菩萨律学所学处者,谓正趣大乘,似当具足发心。于此作何事者,谓说恶名等。由瞋恚心发起而说,与《释论》同。对于何境而宣说者,《释论》说云:「如彼菩萨欲求法者,信解大乘或欲修学,为遮彼故对彼而说。」然了义者即可。其恶称者,如云本性暴恶,未明过类。恶名者,如云行非梵行,分别而说。恶誉者,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,行非梵行广分别说。恶赞者,通于前三之后。是《释论》解。此于我等最易现行,过失深重前已略说。又如菩萨起毁訾心,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。《寂静决定神变经》说︰惟除毁谤诸菩萨外,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。《摄颂》亦云:「若未得记诸菩萨,忿心诤毁得记者,尽其恶心剎那数,尽尔许劫更擐甲。」谓随生如是忿心之数,即须经尔许劫,更修其道,则与菩提极为遥远。故于一切种当灭忿心,设有现起,无间励力悔除防护。即前经云:「应念此心非善妙,悔前防后莫爱乐,彼当学习诸佛法。」若有瞋恚,则其慈悲先有薄弱。若先无者,虽久修习亦难新生,是断菩提心之根本。若能灭除违缘瞋恚,如前正修,则渐渐增长以至无量。《释量论》云:「若无违品害,心成彼本性。」又云:「由前等流种,渐次增长故,此诸悲心等,若修何能住?」

第三黑法,“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”。这也分境和加行两者:境是什么?有说是获得了菩萨戒的菩萨,有说先曾发心,现不具菩萨戒的菩萨,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,与经相违,不成道理。《释论》里面说到了菩萨,但到底是怎样的菩萨,有没有具足菩萨戒,却并没有多作解释。但是在其他多处都有说到,具足菩萨律仪、承诺菩萨学处的对象是为境。所以宗喀巴大师说,所谓“正趣大乘”的意思,应该是具足菩提心者。加行是什么?如同《释论》中说,由嗔恚心对具有菩提发心的菩萨说粗言恶语,有四种诽谤方式:一是恶称,说这个人的本性很粗暴;二是恶名,说他破戒了,行非梵行;三是恶誉,详细说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去行什么样的非梵行等;四是恶赞,于说前三之后,说这个人真坏或者说这个人真不行。

宗喀巴大师在此劝到,我们无法知道哪一个人是佛菩萨的化现,所以我们只能凭自己的眼睛来判断对方的好坏,这是不公平的,而且我们时常会判断错误。一旦我们诽谤的对象真的是已发起菩提心的福德田,那我们的罪障会非常深,这种过失我们往往最容易犯,所以要特别小心。菩萨造业令堕恶趣,唯一的就是诽谤菩萨。如果对菩萨产生忿怒,每一刹那都足够让我们堕入地狱一劫,有多少刹那就等于有多少劫数将会住于地狱。所以宗喀巴大师在此非常殷重地说到,菩萨们必须要以多门力而去思惟嗔心的过患,一旦嗔心生起,应马上去忏悔。如果有嗔恚心的话,那我们好不容易修学的大慈心、大悲心,就马上被削弱了。未发心之前,也是因为有嗔心,所以没有慈心、悲心,再怎么样去修学慈悲心,也很难发起菩提心。所以嗔心是断除菩提心的根本,要特别特别地谨慎小心。

于他人所现行谄诳,非增上心。境者,谓他随一有情。于此作何事者,谓行谄诳。增上心者,《释论》说为自性意乐。谄诳者,谓于秤斗行矫诈等。又如胜智生,实欲遣人往惹玛,而云遣往垛珑,后彼自愿往惹玛。《集论》中说,此二俱因贪着利养增上而起贪痴一分。诳谓诈现不实功德,谄谓矫隐真实过恶。言矫隐者,谓于自过,矫设方便令不显露。

第四黑法,“于他人所现行谄诳,非增上心。”就是说以非增上心,来谄诳他人。境,是随便任何一个有情。加行,就是行谄诳。“非增上心”是什么意思?增上心,《释论》说是自性意乐,也就是说还有理智。那么非增上意乐谄诳,就是说不理智去谄诳。有些人天生智障,没有自性意乐,就是说没有理智去辨别是非黑白。谄诳的意思是什么呢?。“诳谓诈现不实功德,谄谓矫隐真实过恶。言矫隐者,谓于自过,矫设方便,令不显露。”就像是于秤斗行矫诈等,又如同胜智生,这个人想要派一个人去惹玛这个地方,可是他怕直接让人去惹玛,那个人不愿意,他就很狡猾地说,让被派的人去垛垄这个地方。因为此人到了垛垄之后,离惹玛就比较近了,会自愿前往惹玛。以这种狡猾奸诈的方式,来利用他人,是一种谄诳。这一种黑法,是因为有贪心驱使,贪着利养的缘故。

四白法中初白法中,境者,谓凡诸有情。事者,谓于彼所以命因缘下至戏笑,断除故知而说妄语。若能如是,则于亲教及轨范等殊胜境前,不以虚妄而行欺惑。

第一白法。又可分境、加行二者:境是一切有情中任何一个;加行是纵使要舍弃自己命的因缘,下至一般的开玩笑,都不会造作妄语。所以于亲教及轨范等殊胜境前,也不以虚妄而行欺惑。

第二白法,境者,谓一切有情。事者,谓于彼所不行谄诳住增上心,谓心正直住。此能对治第四黑法。

第二白法。境者,谓一切有情中任何一个;加行是心非常坦诚,没有谄诳的意念。此能对治第四黑法。

第三白法,境者,谓一切菩萨。事者,谓起大师想,于四方所,宣扬菩萨真实功德。我等虽作相似微善,然无增相。尽相极多,谓由瞋恚毁訾破坏菩萨伴友,而致穷尽。故能断此及破坏菩萨者,则《集学论》说:依补特伽罗所生诸过悉不得生。然于何处有菩萨住,非所能知,当如《迦叶问经》所说,于一切有情起大师想,修清净相赞扬功德。谓有听者时至,非说不往四方宣说,便成过咎。此能对对治第三黑法。

第三白法。境者,谓一切菩萨。加行,“谓起大师想,于四方所宣扬菩萨真实功德”。我们虽然作有相似微善,但功德一直没有办法增长的原因,就是因为以嗔恚心来诽谤菩萨法友,所以导致福报用尽。真正的菩萨化身成什么相,我们无法知道,无从了解。应于一切有情起导师释迦牟尼佛想,观功念恩,以乐观的角度去赞扬他人的功德,不应以负面的角度去观待他人的过失。此能对治第三黑法。

第四白法,境者,谓自所成熟之有情。事者,谓不乐小乘令其受取正等菩提,此就自己须令所化受行大乘。若彼所化不能发生大乘意乐,则无过咎,非所能故。由此能断第二黑法。若由至心欲安立他于究竟乐,定不为令他忧恼故,而行令他忧恼加行。《师子请问经》云:「由何一切生,不失菩提心,梦中尚不舍,何况于醒时!」答曰︰「于村或城市,或随住境中,令正趣菩提,此心则不舍。」又《曼殊室利庄严佛土经》说:「若具四法不舍大愿,谓摧伏我慢,断嫉,除悭,见他富乐心生欢喜。」《宝云经》说:「若于一切威仪路中修菩提心,随作何善,以菩提心而为前导,于余生中亦不舍离如此心宝,如如若人多观察。」等明显宣说。

第四白法。境者,是由自己所度化的众生,由自己的因缘使善业成熟的众生。加行是什么呢?这个所度对象不欢喜小乘,想要获得大乘正觉菩提的果位。所以就通过自己的教言令对方受行大乘,依教奉行。如果对方不能发生大乘意乐,也不会有过失,因为这是对方因缘不够具足。如果我们能从内心深处想要帮助他人,以这种想要他获得究竟安乐的利益来度化他人,而不是令他忧恼,所以不会犯第二黑法。

第三犯已还出道理者,多作是说,犯四黑法及心舍有情之五,或加念云我不能成佛弃舍发心,共为六种。若越一时则舍愿心,若一时内而起追悔,仅是失因。若犯六次发心及学二资粮,亦唯退失之因。若已失者,应以仪轨重受愿心,若唯退失因者,则不须重受,悔除即可。其中若念我不能成佛故舍发心者,即彼无间弃舍,无待一时,故一切种毕竟非理。四黑法者,非是现法失发心因,是于他生令所发心不现起因,故于现法而正遮止。《道炬论》云:「此为余生忆念故,如说学处应尽护。」言如说者,谓如《迦叶问品》所说也。即此经意,亦是如此。四白法时显然说云:「迦叶,若诸菩萨成就四法,一切生中生已无间,菩提之心即能现起,乃至菩提中无忘失。」四黑法时,虽无现后明文,故亦当知是约后世。然于现法若行黑法,则所发心势力微弱。若非尔者,则具菩提心律仪者,为戏笑故,略说妄语,于有情所略起谄诳,瞋恚菩萨略说恶名,于他善根略令生悔,自无追悔,过一时竟,皆当弃舍菩萨律仪。以由此等弃舍愿心,若舍愿心即舍律仪,《菩萨地》中及《集学论》俱宣说故。若许尔者,亦应立彼为根本罪。然任何中悉无立者,不应理故。又算时者,当是依于《邬波离请问经》。然彼全非义,我于《戒品释》中已广抉择,故此不说。心舍有情者,若缘总有情,谓我不能作此许有情之事,心弃舍者,即舍愿心,极为明显。若缘别有情,谓我终不作此义利。若起是心,如坏一分即坏整聚,便坏为利一切有情所发之心。若不尔者,则弃二三四等多有情已,为余有情而发心者,亦当能发圆满菩提之心。

有很多的人说,犯有六种:四黑法、第五心舍有情、第六有念“我不能成佛”的弃舍发心。如果超越一个正修的时段,叫做舍弃愿心;如果在一正修时段内起后悔,并非是破根本,只是退失之因。如果我们犯了根本的罪,可以通过仪轨来重受愿心;如果只是退失之因,不须重受,悔除即可。

宗喀巴大师回复说,只要我们内心里面有想:好累啊,我没有办法成佛。一旦有此念头发起,瞬间我们就已经坏失了菩萨戒,犯了根本罪,不需要超越一个正修时段。上述所述,不应理。之前说到违犯四黑法,叫做退失因。并非如此,四黑法的作用是让我们在后世没有办法现起菩提心,会忘失菩提心,并不是说在现世会让我们退失菩提心。造四黑法并不会犯根本罪,纵使过了一个正修时段,也不会破根本罪。但是如果我们这一世行四黑法,会使我们的发心势力减弱。四白法的作用,能让我们后世,乃至无上菩提之前都能一直现起菩提心。如果说犯了四黑法,过了一个正修时段,我们的愿心就会舍弃,那就变成说造了四黑法,连菩萨戒根本都破坏了。因为没有菩萨愿心,就不可能有菩萨行心。菩萨戒的根本是由愿心来生起的。这是没有依据的,《菩萨地》、《集学论》中都没有这么说。你又说到过一个正修时段,这个时间又要怎样来计算呢?当然是依《邬波离请问经》所说,但经中的原义并非如此。我在《戒品释》里面已经作了很详细的解释,在此就不说了。

心舍有情是什么意思?有两种:一是缘总相;一是缘别相。缘总相,就是说一切有情有这么多,我没有办法去成办他们的利益。如果真有产生这种想法,那就瞬间舍弃愿心,这是非常明显的。缘别相,就是说这个人没救了,我绝对帮不了他。当内心深处真的有此怨憎之想,那也是舍弃了愿心。一个团体的一分坏掉,由这种种支分所聚起来的团体就会跟着坏灭。如果你认为舍弃一个有情也无所谓,那么舍弃两个、三个也无所谓,四个、五个、六个、七个也无所谓。一边舍弃有情,一边还说为利一切有情愿成佛,那就很奇怪了。若有一个有情不包含在内,就无法圆满菩提发心。

如是于此发心学处,《道炬释论》别说,因陀罗补底、龙猛、无着、勇识、寂天、大德月、静命等派各有差别。有者许为尽初发心及行诸行所有学处,又有许为经说一切皆应守护,复有许为资粮道所有学处。余者有谓不许如此如此定相。有余更许于其归依学处之上应护八法,谓不忘心法及忘失心法。说此诸轨,皆是经说,应随自师所传受持。说云「我师所说」,许彼一切皆是经义。总此《释论》从善知识敦巴所传,诸大知识皆不说是觉窝自造,拿错所传,则说是觉窝造,是拿错之秘法。然诸先觉传说觉窝,于补让时作一略释,次在桑耶,译师请其更为增释,觉窝教令广之即可。是以觉窝所作略解,更引众谈说之事而为增补,故亦略有数处谬误,然于正义亦多善说。诸无谬者,我于余处及《道次》中亦多引述。此说学处多不可信,若以发心是为行心,其学处者则于归依学处之上,仅加取舍白黑八法,定非完足,故不应理。若单取愿心者,则其学处不须俱学经说一切,及入行以后所有学处。若非尔者,则与律仪学处无差别故。除前所说二学处外诸余学处,是如《道炬论》及《发心仪轨》所说。须学《七法经》者,说是欲求速发通者所应修学,故非发心特别学处,此中不录。如是自宗除舍愿心,心舍有情犯余学处,乃至未具菩萨律仪,无依菩萨之罪犯,仅违所受中类善性学处,故是恶行,应以四力而悔除之。从得菩萨律仪之后,即犯违越律仪学处,如论所说还出罪法,依行即可。故即摄入行心学处,非为别有。然六次发心,是为愿心不共学处。

以上说到了《释论》的解说及依据是否是清净,之前有种种不同的争议。宗喀巴大师说到,“此说学处多不可信”,如果发心指行心,行心学处只是皈依学处加上黑白八法,这并不是我们遵守菩萨戒所行的菩萨律仪。如果发心指愿心,发心学处即是愿心学处,那就不需要行心生起之后的所有学处了,这样不对。

除了黑白学处以外的所有其他学处,是依照《道炬论》和《发心仪轨》里面所说,要修学《七法经》说是发起神通等等的学处,宗喀巴大师说这并非是发心的特别学处,所以在此不说。

总之,自宗除舍愿心、心舍有情,有犯其余的学处,乃至未受菩萨戒之前都不会犯菩萨根本罪。只是违反中类善性学处,即与承诺有所违犯,应以四力悔除。如果得了菩萨戒之后,有违背菩萨学处的罪行,就按照菩萨戒经中的忏悔方式而来作净治,这属于行心学处。而昼夜六次发起愿心,是愿心不共学处。

我们从《菩提道炬论》中的第十九句来看:

除行心体诸律仪,非能增长正愿心,由欲增长菩提愿,故当励力受此律。

若常具于七,别解脱律仪,乃有菩萨律,善根余非有。

七种别解脱,如来所宣说,梵行为最胜,是比丘律仪。

当以菩萨地,戒品所说轨,从具德相师,受此彼律仪。

善巧律仪轨,自安住律仪,堪传律具悲,当知是良师。

若努力寻求,不得如是师,当宣说其余,受律仪规则。

如昔妙吉祥,为虚空王时,所发菩提心,如妙祥庄严。

佛土今所说,如是此当书,于诸依怙前,发大菩提心。

请一切众生,度彼除生死,损害心忿心,悭吝与嫉妒。

从今至证道,此等终不起,当修行梵行,当断罪及欲。

爱乐戒律仪,当随诸佛学,不乐为自己,速得大菩提。

为一有情因,住到最后际,当严净无量,不思议佛土。

受持于名号,及住十方界,我之身语业,一切使清净。

意业亦清净,不作不善业。

接下来,说到了戒的部分:

自身语心清净因,谓住行心体律仪,由善学习三戒学,于三戒学起敬重。

如是勤清净,菩萨诸律仪,便当能圆满,大菩提资粮。

福智为自性,资粮圆满因,一切佛共许,为引发神通。

如鸟未生翼,不能腾虚空,若离神通力,不能利有情。

具通者日夜,所修诸福德,诸离神通者,百生不能集。

若欲速圆满,大菩提资粮,要勤修神通,方成非懈怠。

若未成就止,不能起神通,为修成止故,应数数策励。

止支若失坏,即使勤修习,纵然经千载,亦不能得定。
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