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佛门人物网!

微博 微信 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当代佛教网大德开示,欢迎浏览,欢迎浏览……

当前位置:首页 - 嘉瓦仁波切

菩提道次第广论 十八天教授 第五部分 上士道 学菩萨行
出处:当代佛教    上传时间:2011-10-14 23:25:12    点击次数:
学菩萨行

第三、既发心已学行道理分三:一、发心已后须学学处之因相;二、显示学习智慧方便一分不能成佛;三、正释学习学处之次第。今初

如是发愿心已,若不修学施等学处,虽如前引慈氏《解脱经》说有大胜利,然不修学菩萨学处定不成佛,故于胜行应当修学。《伽耶经》云:「菩提是以正行而为坚实,诸大菩萨之所能得,非以邪行而为坚实诸人所有。」《三摩地王经》亦云:「故以正行而为坚实,何以故?童子若以正行而为坚实,无上正等菩提非难得故。」言正行者,谓成佛方便,即是学习菩萨学处故。《修次初篇》亦云:「如是发心菩萨,自未调伏不能伏他。如是知已,自于施等极善修学,若无正行不得菩提。」《释量论》云:「具悲为摧苦,当修诸方便,彼方便生因,不现彼难宣。」谓于他所,若有大悲须除他苦。又除彼苦但有善心,愿其离苦犹非满足,故应转趣除苦方便。又若自不先趣方便,不能度他,故欲利他当先自调。又于自调,经说「正行而为坚实」。其正行者,说「受律仪已,学其学处」。故以正行为坚实者,于所行处无错为要。

“菩提是以正行而为坚实”,正行就是六度万行,是六度波罗蜜多。光是在一种发心的状态中也是不行的,要将发心付诸于实践,遵守菩萨学处,策励行菩萨行。而且要以“无错为要”,也就是要正确地修习。

第二者,如是欲求成佛犹非满足,应须进趣成佛方便。又此方便须无错谬,于错谬道,任何励力终不生果,如欲构乳而扯牛角。若虽不错,然不圆满,纵多励力亦不生果,犹如种子及水土等,随缺一缘亦不生芽。故如《修次中篇》云:「若于错因殷重修习,虽极长时终不能获所欲得果,譬如从角而构牛乳。若不修行一切因者,亦不生果,如种子等随缺一缘,亦不发生芽等果故。故欲得果,当依无错一切因缘。」若尔何为圆满无错因缘耶?如《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经》云:「秘密主,一切种智者,从大悲根本生,从菩提心因生,以诸方便而至究竟。」其中大悲如前已说。菩提心者,谓世俗、胜义二菩提心。方便者,谓施等圆满。是莲花戒大师所说。

如果因错,是不可能感得佛果位的,如同要挤奶,却去抓牛角一样。因缘不圆满也不行,如种子无足够水土等因缘就不会生芽一样。

什么是正确而又圆满的成佛因缘呢?如《毗卢遮那现证菩提经》云:「秘密主,一切种智者,从大悲根本生,从菩提心因生,以诸方便而至究竟。」大悲,如前已说,就是能够发起增上意乐的大悲,于初中后三极为重要;菩提心,又可以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者;方便,谓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静虑、智慧六度,这是莲花戒大师所说。

支那堪布等,于如此道颠倒分别。有作是云:「凡是分别,况恶分别,即善分别亦能系缚生死,其所得果不出生死。金索绳索皆是系缚,黑白二云俱障虚空,黑白狗咬皆生痛苦,是故唯有无分别住是成佛道。其施、戒等,为未能修如是了义愚夫而说。若已获得如是了义,更修彼行,如王为农,得象求迹。」和尚于此引《八十种赞叹无分别经》根据成立,此说一切方便之品,皆非真实成佛之道。毁谤世俗破佛教之心藏,破观察慧思择无我真实义故。故亦远离胜义道理,任何胜进终唯摄于奢摩他品,于此住心执为胜道,是倒见中最下品者。莲花戒大菩萨以净教理已善破除,宏扬如来所爱善道,然由圣教将近隐没,能以了义无垢教理,判决正道圆满扼要,诸善士夫亦尽灭亡。又诸有情多是薄福,虽于正法略有信仰,然其慧力最极羸劣,故现仍有轻毁行品持戒等事,于修道时弃舍此等,宛如和尚所教而修。又有一类除不毁谤方便而外见解道理,许和尚说而为善哉。又有余者弃舍观慧,全不思惟,意许和尚修法为善。此等之道,全未接近修空方所。纵许修空,然若说云已得无倒空性之义无谬修习有修证者,唯当修空,不当更修世俗行品。或说行品不须执为中心,多门修习,亦与一切圣教相违,唯是违越正理之道。

为了能够无误地圆满成佛之因,宗喀巴大师在此破除支那堪布的错谬邪见:以为只要是分别,无论执着善或恶,就会让我们堕落于三有轮回当中,无论是金索还是绳索都是用来绑的,无论是黑云白云都会遮蔽阳光、障碍虚空,无论是被黑狗白狗咬都会痛苦。唯一能够安住佛道的方式就是无分别,没有任何执着。佛说的布施、持戒等修持,是对那些愚夫、下根器的人而说,如果已经知道了了义,知道了最究竟的修佛意趣,再来学习布施、持戒,就好比把国王当作农夫了,或者是已经获得了大象,却又要经由象迹来寻求象一般。

宗喀巴大师说,支那和尚这种说法,认为通达了了义之后,一切的方便资粮都不是成佛之道,这样的话就等于破坏了世俗谛的方便法门。如果世俗谛的方便法门被破坏,那也等于是破坏了胜义谛的道理。为什么呢?因为声闻、独觉罗汉虽有通达现证空性的智慧,可是却因缺乏了菩提心的摄持,所以他们的空正见不称做胜义菩提心,只叫做现证空性的智慧,并非是成佛之因。如果没有了世俗菩提心的摄持,又怎么会有胜义菩提心呢?所以这种谬见不只是破除了世俗谛所缘的一切方便资粮,就连胜义菩提心也一并破除了。心安住于无有分别的观修上,再怎么增长也只是奢摩他而已,没有毗婆舍那。如果执取安住于奢摩他的境界,是最殊胜的成佛之道,这是非常颠倒的一种邪见。

莲花戒大师以清净的教理来破除支那和尚的种种邪见,而去解说并弘扬了诸佛欢喜的教义。然因圣教慢慢衰败,今已进入了末法时代,通达教义的善士夫也慢慢示现圆寂相。所以很少人能够真正了解了义的无垢教理,缺乏对正道的圆满扼要的认知。有些福薄有情,虽对正法有点信心,可是因为慧力非常羸劣,所以就说布施、持戒不需要去做,修法的时候就像是支那和尚所说的无分别去做观修;又有一些人,虽不诽谤布施、持戒等方便品,可是见解上却跟支那和尚所说的一样,而且还赞叹支那和尚所说;还有一些人,观修胜义谛的时候,完全不去做思惟,只是缘空奢摩他而已,并不是缘空毗婆舍那,许支那和尚说为最殊胜。上述三种修法,并不是正确修空的方法,连边都还没有沾到。如果以为修空,根本就不需要修学世俗谛的方便资粮,不需要以多门力来做思惟观察,这种见解是与圣教义趣完全相违的。

以诸大乘人所应成办,是为无住大般涅槃。其能不住生死者,是由觉悟真实义慧,依胜义道次甚深之道,智慧资粮智慧支分之所成办故。不住寂静般涅槃者,是由了悟尽所有慧,俗谛道次广大之道,福德资粮方便支分之所成办故。如《秘密不可思议经》云:「智慧资粮者,谓能断除一切烦恼。福德资粮者,谓能长养一切有情。世尊,以是因缘,菩萨摩诃萨当勤修习福智资粮。」圣《虚空库经》云:「由慧智故,而能遍舍一切烦恼。由方便智故,而能不舍一切有情。」圣《解深密经》云:「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,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,能得无上正等菩提。」《无垢称经》云:「何为菩萨系缚解脱?若无方便摄取三有,是为菩萨系缚。若以方便趣向三有,是为解脱。若无智慧摄取三有,是为菩萨系缚。若以智慧趣向三有,是为解脱。方便未摄慧为系缚,方便所摄慧为解脱。慧所未摄方便为缚,慧摄方便是为解脱。」如是广说。是故欲得佛果,于修道时须依方便、智慧二分,离则不成。《伽耶经》云:「诸菩萨道略有二种。何等为二?谓方便、智慧。」《祥胜初品》云:「般若波罗蜜多者是母,善巧方便者是父。」《迦叶请问经》云:「迦叶,譬如大臣所保国王,则能成办一切所作。如是菩萨所有智慧,若由方便之所摄持,能作一切诸佛事业。」故当修习完具施等一切方便,具一切种最胜空性。仅以单空,于大乘道全无进趣。《宝顶经》云:「应披慈甲住大悲处,引发具一切种最胜空性而修静虑。何等名为具一切种最胜空性耶?谓不离布施,不离持戒,不离忍辱、不离精进,不离静虑,不离智慧,不离方便。」如经广说。《上续论》中释此义云:「此诸能画者,谓施戒忍等,具一切种胜,空性为王像。」谓如有一善能画首不善画余,有知画手不知余等,集多画师画一王像,若缺一师亦不圆满。国王像者譬如空性,诸画师者譬如施等。施等方便若有缺少,则同缺头残手等像。

大乘人所要追求的目标是无住涅槃,无住涅槃的意思是慧不住生死、悲不住涅槃,第一不住生死,第二不住涅槃,是透过智慧不住于生死,透过福德方便不住于寂静涅槃。仅有空正见,只是小乘人的别解脱寂静涅槃而已。大乘菩萨因由大悲心,不会让自己安住在享受个人的涅槃静虑的欢乐当中,相反的,他会去利益有情众生,所以叫不住涅槃。没有方便品,大乘人如何成就无住涅槃呢?没有办法。

宗喀巴大师引用了许多经文来强调,成佛之道最主要的精髓是福智双运,不只是要修学胜义谛的智慧资粮,也要修学世俗谛的福报资粮。由菩提心摄持空正见,由空正见摄持菩提心,这样才能获得解脱。

所以菩萨们需要修学具一切种最胜空性,就是由菩提心摄持的情况下,以多门力去思惟空性的道理。“最胜”的意思,就是由菩提心摄持。菩萨了解空性,并不只是为了让自己通达,更是为了让众生能够了解空性。所以菩萨需要去了解更多的譬喻、更多的理由,以善巧的方式来引导众生。这是跟声闻、独觉不同的,声闻、独觉只是个人通达空性而已,不需要以无量多门的道理来了解空性。“仅以单空,于大乘道全无进趣。”如果没有菩提心摄持的空性观修,是没有办法进入大乘道的。

又若执谓唯应修空余不应修,世尊亲为敌者而善破斥。谓若果尔,则菩萨时多劫行施,护尸罗等,悉成坏慧,未解了义。《摄研经》云:「弥勒,若诸菩萨为欲成办正等菩提,修行六种波罗蜜多。然诸愚人作如是说,菩萨唯应修学般若波罗蜜多,何须诸余波罗蜜多?此是思惟,破坏诸余波罗蜜多。无能胜,此作何思?前为迦希王时,为救鸽故自肉施鹰,岂慧坏耶?弥勒白言:不也,世尊。世尊告曰:弥勒,我昔修行菩萨行时,修集六种波罗蜜多相应善根,是诸善根有损我耶?弥勒白言:不也,世尊。世尊告曰:无能胜,汝亦曾于六十劫中正修布施波罗蜜多,六十劫中正修尸罗波罗蜜多,六十劫中正修忍辱波罗蜜多,六十劫中正修精进波罗蜜多,六十劫中正修静虑波罗蜜多,六十劫中正修般若波罗蜜多。彼诸愚人作如是说,唯以一法而证菩提,谓以空法,此等未能清净诸行。」故若说云,有空解者,不须励力修方便分,是谤大师昔本生事,为是未解了义之时。设作是念,由种种门修施等行,是未获得坚固空解,若有空解即此便足,是大邪见。此若是实,则已获得无分别智,证胜义谛大地菩萨,及诸特于无分别智获得自在八地菩萨,不须修行。然此非理。《十地经》说︰「于十地中,虽各各地于施等行别别增上,然于余行非不修行。」故一一地中说皆修六度或修十度,此等经义,无能胜尊、龙猛、无着皆如是释,定不可作余义解故。

特八地位灭尽一切烦恼,安住寂灭一切戏论胜义之时,诸佛于彼作是劝云︰「惟此空解,不能成佛,声闻、独觉亦皆得此无分别故。当观我身及智土等,此无量德,我之力等汝亦非有,故当精进。又当思惟,未能静寂诸有情类,种种烦恼之所逼恼,亦复不应弃舍此忍。」尚须修学菩萨诸行,得少三昧便生喜足,弃舍余舍余德,诚为智者所轻笑处。如《十地经》云:「佛子,若有菩萨安住菩萨此不动地,诸佛世尊于此安位(住)法门之流,发宿愿力,为令善修如来智慧,作是教言:善男子,善哉善或,当随证悟一切佛法。此虽亦是胜义法忍,然汝尚无我之十力及无畏等圆满佛法。为遍求此圆满佛法故,当发精进,亦不应舍此法忍门。善男子,汝虽得此静寂解脱,当思此诸异生凡夫未能静寂,起种种惑,种种损恼。又善男子,当念宿愿,饶益有情,不可思议智慧之门。又善男子,此乃诸法法性,随诸如来出不出世,然此法界恒常安位(住)。谓一切法空性,一切法不可得性。非以此故差别如来,一切声闻、独觉亦皆得此无分别法性。又善男子,当观我身无有限量,无量智慧,无量佛土,无量成办智,无量光明轮,无量清净音声,汝亦当如是修。」《十地经》又说:「譬如大船入大海已,顺风所吹一日进程,未入海前励力牵行,纵经百年亦不能进,如是已至八地不待策励,须臾进趣一切智道,若未得入此地之前,纵经亿劫励力修道,亦不能办。」故若唱言有速疾道,不须修学菩萨行者,是自诳自。

执着只要修学空性,其他都不需要修的想法,早已被世尊给破斥了。如果真是如此,那菩萨们长劫修学布施、持戒等,都是坏失智慧品,就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佛了。这与《摄研经》中所说完全相违。由经文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佛陀往昔在行菩萨道的时候,曾经牺牲自己的性命而去圆满布施波罗蜜多等。如果说只要修学空性就好了,其他都不需要,那这些菩萨行就都变成没有用处了,这才是真正不了解空性而说的荒谬话语,是诽谤佛陀本生事。金刚乘无上瑜伽里面有说到一道修法,是说在这一道殊胜法门里面,已经具足了大乘的方便品和智慧品的一切资粮,并不是说只修学空性,忽略或是不需要方便品。

有人说,布施、忍辱、精进等的修持,是没有了解空性之前要修的,了解空性之后就都不需要修了。这种想法是大邪见,如果真是如此,已经现证空性的大地菩萨们便不需要去修学方便品的资粮了,这是完全不符合佛经中所说法义的。《十地经》中说:“于十地中,虽各各地,于施等行别别增上,然于余行非不修行。”对于其他的波罗蜜多等,并不是不修,而且个别的像是初地,布施具有不共的殊胜;二地,尸罗具有不共的殊胜等。由每一地增上的不同,而说到了十度不同的殊胜功德。宗喀巴大师引用《十地经》破斥了上述邪论之后,总结说,针对这种经典的内涵,无能胜也就是慈尊菩萨,以及龙树菩萨、无著菩萨等大论师,都是同样的解释。

而且,菩萨入八地之后,因为他已经断除了一切的烦恼障,所以如果入禅的时间稍微久一点,佛陀就会以弹指的方式来唤醒这位正在入定的八地菩萨,说:你们不该入禅这么久,不然就跟声闻、独觉享受寂静乐没有两样了,你们现在还没有获得像我一样的圆满功德,所以必须要出禅定。由此法义,我们也可以知道说,纵使是通达空性甚至于现证空性,而且已获八地菩萨的果位,仅靠空正见也没有办法成就佛果位,必须要缘世俗谛积集福报资粮。更何况是连资粮道、加行道的菩萨果位还没有得到之前,就说有一无有分别的禅定就已经满足了,这是最高空性的境界,这真的是被智者所轻笑处。仅是空性,不能区别三乘。因为“一切声闻、独觉亦皆得此无分别法性。”如果以为有一种不需要通过方便资粮,可以快速成就的成佛之道,那是自己欺诳自己。

设谓非说不须施等,然即于此无所思中完具施等,不着所施、能施、施物,具无缘施,如是余度亦悉具足。经中亦说一一度中摄六六故。若仅由此便为完足,则诸外道心一境性奢摩他中,亦当具足一切波罗蜜多,于住定时亦无如是执着故。特如前说声闻、独觉,于诸法性无分别时,应成大乘,具足一切菩萨行故。若因经说一一度中摄六六度,便以为足,若尔供献曼陀罗中「具牛粪水即是施」等文,亦说具六,唯应修此。故见摄行,方便摄慧者,譬如慈母丧失爱子,忧恼所逼,与诸余人言说等时,任起何心,忧恼势力虽未暂舍,然非一切心皆是忧心。如是解空性慧,若势猛利,则于布施、礼拜、旋绕、念诵等时,缘此诸心虽非空解,然与空解势力俱转,实无相违,如初修时若菩提心猛势为先,入空定时,其菩提心虽非现有,此力摄持亦无相违,故于如此名无缘施。若全无舍心则不能施,如是于余亦当了知。方便智慧不离之理,当知亦尔。又经宣说福资粮果,为生死中身及受用长寿等事,亦莫误解。若离智慧善权方便虽则如是,若由此摄持,亦是解脱一切智因。如《宝鬘论》云:「大王总色身,从福资粮生。」教证无边。又汝有时说一切恶行一切烦恼恶趣之因,皆能变为成佛之因,有时又说施戒等善增上生因,是生死因,非菩提因,应当令心正住而说。

成佛,必须福智双运才行。经中并没有说我们不需要布施等,但如果我们在布施的时候,没有通过空性的思惟来做布施,而是执取布施的对象、布施的行为、布施者这三轮有真实自性,那我们所行的布施就不能称为布施波罗蜜多。我们虽然要做布施,但要以无自性的概念来做布施。而光是以无自性的概念来做布施,如声闻、独觉,也没有办法成为布施波罗蜜多。所以我们不只要以空性的概念来做布施,还要以菩提心摄持来做布施,这样才能够成为布施波罗蜜多。持戒、忍辱、精进等都应该如此。

经中说“一一度中摄六六故”。布施中不只要具足空正见和菩提心的摄持,也要具足尸罗度、精进度等。布施时,还要把功德回向给一切有情,布施里面再去做布施,所以布施里面具有布施度;为了防护悭吝的烦恼作祟而行布施,里面就具有了尸罗度;行布施时,不因他人的不善良反应而使布施有所减损,这种以忍辱心、慈悲心来做的布施里面就具足忍辱度了;布施时,欢喜布施,因为欢喜善法的缘故,在布施里面就具足了精进度;不以散乱或昏沉的方式来做布施,而是专注来做布施,所以具足了静虑度;布施时以空正见思惟来做布施,所以具足了般若度。一一度中摄六六故,就是每一度里面都具足其他六度。大乘菩萨们每一个善行里面,都具有六度,所以区别于声闻和独觉。

如果觉得圆满布施波罗蜜多,是不需要通过缘世俗谛的方便品的,只要以一种无分别的概念专住,那外道早已圆满布施波罗蜜多了。像非想非非想天的外道,他们就是毫无作意的以一定性安住在奢摩他中,难道这叫做圆满波罗蜜多吗?没有。非想非非想天的天人,没有任何的分别执着,如同之前所说的长寿天人,只有生的时候有“我生了”、死的时候有“我死了”这两种念头。

之前说到由菩提心、空正见摄持,这是什么意思呢?观修空性的当下,所要遮挡的是自性,所缘的是无自性。所以在空正见现起的当下,菩提心是没有办法现起的。那么空正见被菩提心所摄持是什么意思呢?如同一个母亲丧失了独生子,无论别人跟她说什么话,她缘丧子的这种忧恼心,像是虽没有火,但余温一直存在般,任何时候的心都会受到这种忧恼的影响。同样的,正行布施的时候,并不是了解空性的智慧,然因为之前对空性的概念非常地深刻,所以由此摄持,就像是空正见的余温还存在般的,会受到影响。所以无缘布施,就是先思惟空性的道理,再去行正行布施,因之前思惟空性的缘故,所以空正见的力量还在。由空正见的思惟、菩提心的思惟,再去行布施正行,在行布施的当下虽然不一定有菩提心和空正见现起,可是却被菩提心和空正见所摄持。这就是经中所谓的福智双运、两者摄持的意思。行布施的时候,有一个舍心存在。我要布施的这种心,和菩提心不一样的,和空正见也不一样的。但是我要布施的这种心,却可以被菩提心和空正见所摄持的。同样的,其他度也是如此。

经里面又说到了广大福报资粮,在生死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暇满身、圆满受用、长寿等。但宗喀巴大师说“亦莫误解”,我们不要搞错了。若由空正见去摄持,暇满身、受用、长寿等就不再是生死轮转当中的安乐因缘了,而是成为了解脱和一切遍知的因缘。佛陀的法身,由空正见而去成办;而成办佛陀的色身,唯有通过方便品的福报资粮,最主要是由菩提心摄持,造作一切的善行。

布施的因,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变成生死轮转的福业?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为解脱之因?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,成为成佛的因?这些,我们都需要去了解。由自性执着摄持下的布施、持戒等善行,只是轮回中的福业,是生死之因;空正见摄持下,去做布施、持戒等善行,就会成为解脱之因;由空正见和菩提心摄持下,来做布施、持戒等善行,才会成为大菩提,也就是成佛之因。

又如经说:「着施等六,是为魔业。」《三蕴经》说:「堕所缘故而行布施,由戒胜取守护戒等,如是一切皆悉忏悔。」《梵问经》云:「尽其所有一切观择,皆是分别。无分别者,即是菩提。」于此等义亦莫误解。

支那和尚引用经文来证明自己的见解:无分别的思惟、不作意,才是唯一成佛之道;缘世俗方便品的资粮道是对愚夫所说,如果通达了义,则知方便品在成佛当中是一种障碍。所引经文有三:第一,“着施等六是为魔业”;第二,《三蕴经》中说:“堕所缘故而行布施,由戒胜取守护戒等,如是一切皆悉忏悔。”第三,《梵问经》里云:“尽其所有一切观择,皆是分别。无分别者即是菩提。”宗喀巴大师说,你并没有真正地了解经文的内涵,请不要误解。

初经义者,谓于二我颠倒执着,所起施等未清净故,说为魔业,非说施等皆是魔业。若不尔者,六度俱说静虑般若,亦当许为是诸魔业。

接下来,宗喀巴大师针对每一段经文来做分析,破斥支那和尚谬见。

第一句,“着施等六是为魔业”。宗喀巴大师解说:佛并没有说光是布施等就是魔业,而是说以自性执着摄持的布施等是魔业。如果按照你的方式去解释,那么修学智慧波罗蜜多也算是魔业了,因为是“施等六”,并不是“施等五”,那你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?因为你其实在说,通达了义也是魔业了。以自性的执着来修学智慧,那当然是魔业。而真正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,不应以自性的执着去修学。同样,布施波罗蜜多等也不应该以自性的执着去修学。并不是说布施波罗蜜多不用修学,智慧波罗蜜多也不用修学,不是这个意思。如果你觉得不需要多加一个自性执着的区别,只是很单纯地说布施波罗蜜多就是魔业,那也就是在说智慧波罗蜜多也是魔业,通达了义的智慧是魔业。那你又说通达了义是唯一成佛之道,其他都是魔业。这不是自语相违了吗?

第二经义,亦于颠倒执着所起未清净者作如是说,非说不应修习施等。若不尔者,说堕所缘而行布施,则不须说堕所缘故,理应总云行施当悔,然未作如是说故。《修次下编》如是回答,理最切要。若倒解此,则一切行品皆为补特伽罗,或法我相执,许为有相故。又若舍心念舍此物,及防护心防此恶行,如是等类诸善分别,一切皆是执着三轮法我执者,则诸已得法无我见,于一切种理应断除,如瞋、慢等不应习近。又诸分别念此为此,一切皆是分别三轮法我执者,则思知识所有功德,及思暇满,死没无常,诸恶趣苦,净修皈依,从如此业起如是果,大慈大悲及菩提心,修学行心所有学处。一切皆思此者为此,此从此生,此中有此功德过患而引定解。如于此等增长定解,当是渐增诸法我执,又法无我增长定解,此道定解渐趣微劣。行见二品违如寒热,故于二品全无发生猛利恒常定解之处。故如果位,安立法身为所应得,及立色身为所应得,二无相违。于如是道时二我相执所缘之事,虽微尘许戏论永离,引发定解,及于此从此生,此中有此功德过失。引发定解,二须无违。此复依赖因位正见,抉择二谛之理。故以教理抉择,生死涅槃一切诸法,于自本性无少自性立胜义量;与因果法各各决定无少紊乱,安立因果名言之量。此二互相,况为能损所损,实互为伴。获此定解,其后乃为证二谛义,始得堕入获得诸佛密意数中。此理于毗钵舍那时,兹当广说。

针对第二句经文“堕所缘而行布施,由戒胜取守护戒等,如是一切皆悉忏悔。”宗喀巴大师如是解释:因为在经里面多加了四个字“堕所缘故”,如果佛的意趣是说光是行布施就要忏悔的话,就用不着多加这四个字了,可是佛并没有这样讲。佛多加了这四个字“堕所缘故”,是说由颠倒执着,由未清净的执着来行布施,那就要去忏悔了。并不是你认为说光是做布施,就要去忏悔的意思。佛陀说每一个字,都有他特别的用意,所以我们不应误解。

可以参考《修次下篇》里面所说的回答,这非常重要。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去理解佛经法义,执着一切的行善资粮都成为了执人我执和法我执的自性相,那这样就等于谤一切的世俗谛了。并不是要去舍除一切的是非善恶的分别,不是的。我们要懂得辨别何为是非善恶,不然,善知识的功德和不依善知识的过患,我们都不需要去了解了;思惟暇满义大、念死无常的功德以及不念死无常的过患,也不需要去了解;四圣谛也都不需要了,因为四圣谛讲到了污染谛的过患,必须要去舍弃,必须要去获得清净谛的灭道二谛功德。那这样的话,就等于破除了佛说的一切法义,便成了是非善恶都分不清楚了。如果我们认知了善知识的功德、暇满义大的功德、念死无常、皈依以及修学慈心、菩提心都是增长法我执的话,那就很奇怪了。那就变成我们在修学佛法时,无害行和意乐缘起见,没有办法融于一体,有行没有见,有见没有行。好象寒冷和炎热互相矛盾一样,见解永远是见解,没有办法付诸行为,我们的行为也不需要见解,只靠自己的感觉。那可真的是智者可轻笑处了。

如同法身需要因一样,色身也需要它的因缘,这是没有违背的。我们在修道的时候,破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所执相,透过智慧脱离生死而获得了涅槃;同时,因为性空现缘起因果法则,两者并没有任何相违,反而还相互依赖。由这种的正见来抉择二谛之理,发起定解,才有办法真正获得诸佛的密意。关于这方面的理义,将会在毗钵舍那部分做比较深入的解说。

第三经义,其经文时正是观择生等之时,故说施等真实无生。言分别者,显其唯是分别假立,非说施等不应习近而应弃舍。是故乃至未成佛前,于此诸行无不学时,故须学习六度等行。此复现在当由至心励力修行,诸能修者策励而修,暂未能者当为愿境,于能修习此等之因,集聚资粮,净治业障,广发大愿,是则不久当能修行。若不如是行,执自不知及不能行,谓于此等不须学者,自害害他,亦是隐灭圣教因缘,故不应尔。《集经论》云:「观察无为厌有为善,是为魔业。知菩提道而不寻求波罗蜜多道,是为魔业。」又云:「若诸菩萨离善方便,不应勤修甚深法性。」《不可思议秘密经》云:「善男子,如火从因然,无因则灭。如是从所缘境心乃炽然,若无所缘,心当息灭。此诸善巧方便菩萨般若波罗蜜多遍清净故,亦能了知息灭所缘,于诸善根不灭所缘,于诸烦恼不生所缘,安立波罗蜜多所缘,亦善观察空性所缘,于一切有情以大悲心亦观所缘。」此中别说无缘有缘,当善分别。如是烦恼及执相缚当须缓放,学处之索则当紧束。当坏二罪,不当灭坏诸善所作。学处系缚与执相缚,二事非一。护律缓放与我执缚缓放,二亦不同。一切种智由多因成,仅一一因非为完足。获妙暇身,本当从其种种门中而取坚实。若说一石惊飞百鸟,修道一分不修余者,当知是遮二资粮门不善恶友。

针对第三段经文“尽其所有一切观择,皆是分别。无分别者即是菩提。”宗喀巴大师解释到:在此的分别,是说布施时自性执着所产生的分别,而并非说布施时候的善行要舍弃,不应该学习,并没有这样讲。

“是故乃至未成佛前,于此诸行无不学时,故须学习六度等行。此复现在当由至心励力修行,诸能修者策励而修,暂未能者当为愿境。”能够修学就尽量修学,如果自己能力不够暂无法修学,也应该好好地发愿,祈愿自己能够早点修习。不要因为自己办不到,就跟别人讲这不需要修学,这是使教法坏灭的因缘。

这里,宗喀巴大师详细说到了有缘、无缘,还有紧、缚之间的差别,我们也都要了解。不应以自性执着来缘取的部分要舍除,由无自性来做布施等,叫无缘。虽然经里面说到了紧束和放缓,但要看情况而定,并不是说一切都放缓,像对烦恼和我执一样;或一切都紧束,就像我们对菩萨戒非常严谨地遵守一样。行学处应紧束,我们要好好地遵守紧缚,这和被我执所相缚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。同样,戒律的缓放和我执的缓放也完全不一样。成就一切遍知,并非一个无分别智因缘就可以满足了。生死轮转中获一个暇满人身,尚且需要很多的因缘。如果有人说:一石惊飞百鸟,修道一分即可不需修其他。这么说的人,就是恶师或是恶友。

又大小乘,亦是修时学不学习无边资粮。曰少分乘,及曰小乘,二是异名。少分义者,是一分故。现在劣果饮食等事,尚须众多因缘成办,而于士夫第一胜利欲修成佛,反计一分而为完足,极不应理。果随因行,是诸缘起法性尔故。《悲华》于此密意说云:「少分成少分,一切成一切。」《如来出现经》云:「若诸如来出现于世,非一因缘。何以故?最胜子,诸如来者要以十亿无量正因,乃能成办。何等为十?谓以无量福智资粮圆满正因。」乃至广说。《无垢称经》亦云:「诸友伴,如来身者从百福生,从一切善法生,从无量善道生。」如是广说。龙猛菩萨亦云:「若佛色身因,如世间无量,尔时法身因,如何而可量。」如是方便智慧,以六波罗蜜多总摄修学者,如前所说,是诸密咒与波罗蜜多二所共同。诸大咒典释诸宫殿及中诸尊,尽其所有,一切皆是内心德时,数数说为六波罗蜜多,三十七菩提分,十六空等圆满波罗蜜多道故。故除少数补特伽罗差别,以诸欲尘为正道等与波罗蜜多所说,略有取舍,当知诸余唯是共学。若以上说而为种子,善思惟已非一分道,于全分道未获定解,则不能知大乘总道。故具慧者,当于此发坚固定解,由多门中渐增大乘种性堪能。

宗喀巴大师在此又强调,小乘之所以称为小乘或少分乘,原因就是因为它没有像大乘一样去学习无边的资粮,由少分的学习所获得的当然是少分果位,所以此道称为少分乘或名小乘。如果要圆满一切功德,圆满因缘不应该是单一的资粮,必须智慧和福报资粮都具足才行,才能圆满果位。一般世间短暂的利益,都需要多因缘才有办法圆满,更何况是士夫第一胜利,成就最究竟的目标呢?通过单一的因缘而要去满足佛果位,这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果随因行,这是法性,本来就是如此。

大乘的金刚乘和波罗蜜多乘,两者大致都是共同的,只有少数不同,如金刚乘里有说到无量宫、坛城还有本尊等,而讲到内心功德的时候,都是同样反复说到了六波罗蜜多、三十七道品、十六空等圆满波罗蜜多道。小乘所学,几乎都是大乘与小乘的共同学处,只有少数的差别。比如小乘说要完全断除五欲,可是大乘菩萨为利有情,会刻意地以贪心因缘来促成利众的事业,像是故意现为转轮圣王,娶妻生子等。除了这种少数的区别,其实下下乘是上上乘的基础,下下乘是上上乘所要共同学习的内涵,不应弃舍。我们如果要了解整个大乘道,就并非是只学一法门而已,应该发生定解,要去完全地认知全分道。这样的话,我们的大乘种性才有办法慢慢地增上。

以上说到了发心的殊胜利益,我们不只需要使这一颗已发的心坚定,更重要的是要去实践菩萨行。如果只是说一说或只是想一想,那就会变成有口无心、表里不一了,会有这种的问题。要如何实践呢?要悲智两双运,累积无边的资粮。任何善行,都不应该舍弃菩提心、空正见这两个根本。要在菩提心、空正见的摄持下,行无边的善行,断无边的恶行。

第三、正释学习学处之次第分二:一、于总大乘学习道理;二、特于金刚乘学习道理。初中分三:一、净修欲学菩萨学处;二、修已受取佛子律仪;三、受已如何学习道理。今初

律咒二中,若先未受各各律仪,不可听闻所有学处。此不同彼,此诸学处先当善知净修相续,次乐受者,乃可授予诸律仪故。如《菩萨地》云:「欲受菩萨净戒律仪,先应为说菩萨法藏摩怛履迦。其中所说菩萨学处及犯处相,若慧观察自思择已至心爱乐,非为他劝非为胜他,当知是名坚固菩萨,堪受菩萨净戒律仪。如受戒法,彼亦应受,亦应授彼。」故先了知诸所学处,为作意境。若于学处至心爱乐,修欲学已,次受律仪则极坚固,是善方便。此及下文二处宣说,文恐太繁,当于后释。

别解脱戒、菩萨戒、金刚三昧耶三者的不同点就是,在未得别解脱戒和金刚三昧耶戒戒体之前,是不允许听闻所要受戒的内涵的,受戒之后才可以学习所受的戒条的内容。可是菩萨戒不同,未受菩萨戒、还没有得到菩萨戒体之前,就可以好好地听闻而且是必须要去学习菩萨戒的内涵,看自己有没有办法去欢喜接受菩萨戒,让自己获得戒体。“摩怛履迦”是论藏或本文的意思,菩萨论藏有《菩萨地》论,经文是《华严经》。

第三、受已如何学习道理分三:一、何所学处;二、其中能摄诸学道理;三、于此如何学习次第。今初

若广差别虽无边际,随类略摄,于六度中尽摄菩萨诸应学事,故六度者摄菩萨道一切扼要大嗢柁南。四摄亦即于其中,摄施易知。爱语者,是依六度教诫所化;利行者,是安立他于所教义;同事者,是自亦同所化行故。又二资粮及三学等,亦摄菩萨一切正道。然如六度所引解了,诸余能摄则不能尔,故以六度为能摄事最为第一。

虽然对菩萨行有不同的解说,但最主要的是以六度来诠释所有菩萨学处,最为圆满。菩萨的一切善行,都可以被六度所摄,连四摄也是。

第二分二:一、正义数量决定;二、兼说次第决定。今初

佛薄伽梵略说六度总嗢柁南,最胜绍尊如佛密意而为开解,解释如是重要因相,令发定智,即此数量决定道理。若于此理获胜定解,则执六度修持为胜教授故,当得定解。其中分六。

为什么菩萨一切的善行都被六度所摄?理由有六。

观待增上生数决定者,谓圆满菩提广大行者,必须转经无量生世。此复进道,若无圆满德相之身,如现在身略有少相,纵勤修行实难增进,故须身德一切圆满。又须具足所受用财、能受用身、同受用伴、凡所作业悉能成办四种圆满。又此盛事亦多变为烦恼之缘,故须不随烦恼力转。此犹非足,尚须对于诸取舍处,能善分辨无倒进止。若不尔者,犹如竹蕉结子便枯,骡孕自死,即彼盛事而为害故。若有智慧,知是往昔妙业之果,更勤修因令渐增长。若无智慧,受尽先果而不增新,后苦起首。故于余生感六盛事,非为无因,不平等因,其随顺因定为六度。故于现法,当修当习当多修习六到彼岸,以殊胜因能感如是殊胜果故。此是现前增上生果。身圆满等究竟增上生者,唯佛地有。如《庄严经论》云:「受用身眷作,圆满增上生,恒不随惑转,诸事无颠倒。」

第一,观待增上生数决定。修行者必须转经无量生,才有办法圆满广大的菩萨行。在这么多生生世世里面,必须具足圆满德相的修法工具,也就是我们的身德须圆满。因为布施,受用部分不会有困难;因为持戒,能得人身;因为嗔心会使我们失去好友,所以我们修忍辱,而得真正善友作法伴;由精进的缘故,凡所作业悉能成办;行善的时候,很容易随着烦恼而转,所以由静虑来压伏烦恼;由智慧来善辨是非黑白等,才能使我们继续精进,如果缺乏智慧,不能断除以前的种种恶业,而且现在所拥有的善业也会有用竭的那一天。由六度的缘故,我们才能真正获得一具足八德的暇满身。

以如是身学菩萨行,菩萨唯有二所作事,谓正引发自利利他。是故观待引发二利数决定者,其修利他,先须以财而作饶益。此若损恼有情而施,亦无所济。善遮损他及所依事,利他极大,故须尸罗。若不能忍他作怨害,报一报二,戒难清净。故戒究竟,须耐怨害忍。由不报复,能免众多他所造罪,他若信乐堪令行善,故是最大利他。自利者,谓以慧力得解脱乐。若心散乱不能得此,故须静虑令心住定,堪能如欲安住所缘。有懈怠者不能生此,故须昼夜发勤精进,无有劳倦。此即彼等一切根本,故修二利,六度决定。如云:「勤行利有情,修舍不害忍,住脱及根本,一切自利行。」此中利他非一切种。言住脱者,心住所缘,是静虑行迹。解脱生死,是慧行迹。若辨此二,则于寂止不致误为毗钵舍那。如是自许甚深持心,亦仅是此静虑一分,故于六度圆满之体,当求定解。

第二,由自利和他利而言,也是六度决定。

以利他而言,决定须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。先以布施无论是法施还是财施等来饶益有情;若是随着嗔恚来损恼有情,纵使布施也没有办法摄受他人,所以应修学忍辱;而且要真正做到利他,必须要通过清净的戒体,若自己的行为不妥当,就没有办法使别人相信、尊敬。

以自利而言,决定须智慧、禅定、精进后三度。首先决定须智慧,因为唯有慧力能得解脱;但即使是有智慧,心若散乱也没有用,“故须静虑令心住定”,才能随心所欲地安住在善所缘上;为了能够获得禅定,精进很重要。

观待引发圆满一切利他数决定者,先以财舍除其匮乏,次于有情不为损恼,且忍怨害,于助他事发起精进而无厌离,依于静虑以神通等引摄其意,若成法器,次依智慧善说断疑,令解脱故六度决定。如云:「不贪及不害,耐怨事无厌,引摄善说故,利他即自利。」此二颂说修自他利,不可不依六度。若于引发自他利理,获得定解,则能殷重修习六度。

第三,仅是利他,也是六度决定。不只是自利和他利两者的角度而言,六度决定,光是以利他的角度来讲,六度也是决定的。

首先以财施或法施等,使他人远离对于法义、财物上的缺乏;通过尸罗,让自己不去损恼众生;而且去忍辱他人对我们的伤害;于利他的事业发起精进,不会疲倦;以静虑等引发神通来摄众;若成法器,再以智慧来善说离苦解脱。

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者,谓已得财位无所贪着,及于未得不希求故,于诸财位能不顾恋,有此则能守护学处,受戒敬戒,依情非情所生众苦,能堪忍故不起厌患,修善所作勇悍无厌,修奢摩他无分别瑜伽,及毗钵舍那无分别瑜伽。以此六事摄尽一切能趣大乘,此由六度次第引发无须更多。如云:「不乐着受用,极敬,二无厌,无分别瑜伽,诸大乘唯此。」由是因缘,欲入大乘弃舍六度,实为相违。

第四,观待能摄一切大乘数决定。

“修善所作勇悍无厌”,这里的“勇悍”,藏文是“欢喜”。

依一切种道或方便数决定者,谓于已得境界受用无贪欲道或方便者,谓行惠施,由修能舍离彼贪故。诸未得境为得彼故功用散乱,防护方便,谓持净戒,由能安住苾刍律仪,一切事业边际散乱悉不生故。不舍有情方便,谓能堪忍,不厌怨害一切苦故。增善方便,谓发精进,由发精进善增长故。净障方便,谓后二度,静虑伏惑,般若能净所知障故。故六度决定。如云:「不贪诸境道,余防为得散,不舍有情增,余二能净障。」又不随已生欲尘散乱自在转者,谓无贪施。若先未生预遮灭者,则须尸罗,防护无义非义散乱。恶行有情数多易遇,由此因缘退舍利他。能对治者,谓当修习有力堪忍。净善众多长时修作,令增长者,要由思惟此胜利等,发起恒常猛利勇进。暂伏烦恼,须修静虑。灭烦恼种及所知障,谓须般若。此于六度,能与最大决定知解。

第五,以大乘所说来讲,也是六度决定的。

“暂伏烦恼,须修静虑。灭烦恼种及所知障,谓须般若”。由静虑先压伏烦恼,让烦恼不现起,由智慧把烦恼的根本彻底消灭。

“发起恒常猛利勇进”,“猛利”是欢喜的意思。

观待三学数决定者,戒学自性即是戒度。此要有施,不顾资财,乃能正受,是戒资粮。既正受已,由他骂不报骂等忍耐守护,忍是眷属。静虑心学,般若慧学,精进遍通三学所摄,故六度决定。如云:「依三学增上,佛正说六度,初学摄前三,后二摄后二,一通三分摄。」如是当以何等胜身,圆满何等自他二利,安住何乘,由具几种方便之相,修行何学,能满能摄如是身、利、大乘、方便及诸学者?当知即是六波罗蜜,总摄菩萨一切修要大嗢柁南,乃至未得广大定解,应当思惟。又初不令超出生死,其因有二,谓贪资财及着家室。能治此者,谓施及戒。设暂出离,不能究竟而复退堕,其因有二,谓由有情邪行众苦、长修善品而生厌离。能治此者,谓忍及进。以耐众苦及他怨害,经无量时犹如一日,善知修习勇悍之法,若多修练发起忍进,则能对治退堕之因,极为扼要。非但修此菩萨诸行,即现在时修诸善行,于少艰辛忍力薄弱,于所修道无大勇悍,以是因缘初入虽多,然于中间能不退者,实不多见,皆由未修忍辱精进教授所致。又于中间虽未退转,然有二种失坏之因,谓心散乱不住善缘,及坏恶慧。对治此者,谓静虑、般若,佛说散心修念诵等无大义故。若于内明法藏之义无简择慧,虽于粗显取舍之处,亦起错误。颠倒行故。此依断除所对治品,能治增上数量决定。依能成办一切佛法根本扼要数决定者,谓初四度是定资粮。以此四种能成不散静虑度故,依此因缘若修妙观,则能通达真实义故。随顺成熟有情增上数决定者,与前所说第三义同,此是圣者无着所许,如狮贤论师所立而说,对于六度引发定解,最为切要。

第六,观待三学数决定。

“初学摄前三”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三者是戒学。“后二摄后二”,静虑是定学;智慧是慧学。“一通三分摄”,无论是戒、定、慧,都需要精进。故六度摄三学。

第二兼说次第决定分三:生起次第者,若能布施于诸资财,不顾不贪则能受戒;若具尸罗善防恶行,则于怨害而能堪忍;若有忍耐不厌难行,退缘微少能发精进;若能昼夜发勤精进,能发正定,心于善缘堪能安住;若心定者,乃能如实通达真实。胜劣次第者,前前微劣,后后殊胜,粗细次第者,前较后者易转易作,故相粗显,后较前者难转难作,各较自前,故为微细。《庄严经论》云:「依前而生后,安住胜劣故,粗显微细故,说如是次第。」

“胜劣次第者,前前微劣,后后殊胜”。前前较易修,后后较难修;前前为下品,后后为上品。


推荐阅读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网站备案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